[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给学生一份自信,一份成功的喜悦,一片广阔的天空。处处留心,不放弃任何一个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让这些小花在适宜的、友善的环境中生长。
[关键词]关注;引导;学生成长
[背景]:
每年新学期开学,总会有一些学生转进插班。这学期四年级共进6名学生,而班级只有5个,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班主任进行抓阄,但是今年四个班主任坚决不同意要其中一个学生,原因很简单:外地生,成绩册上几乎看不到成绩,有的是不及格,并且大都是空白,教务处解释说,孩子的父亲是学校附近部队的军人,这孩子一定得收下。当母亲把孩子再次带到我们面前时,我看到了母亲一脸焦虑和无奈,而那男孩身材矮小,大概是知道情况了吧,只是低着头,紧锁眉头,一声不吭地跟在母亲的身后,显得局促不安。多年的班主任让我突然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孩子就放在我班上,其余5个学生再进行抓阄吧。就这样,这个叫小文的孩子和另外一个学生都顺利进入了我的班级。
[案例叙述]:
1、第一次辅导
知道他成绩差,我把他放在了第一排,靠近讲桌。上课第一天,我们学习新课《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齐读时,我发现全班只有他一个人的嘴不动,提问回答时,也只有他丝毫没有举手的意思。莫非我讲课他听不懂?还是他根本就不想读书?不行,我得试探一下。我用开火车的方法,让一个小组的每位学生一个接一个读一小段,进行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流利、有感情。轮到他读时,他的脸憋得通红,甚至拿书的手在发抖,我微笑着提醒他:“小文,别紧张,读吧,有不认识的字老师会教你,放心吧!”他终于开了腔,这一开腔不要紧,全班所有的学生都乐了。原因是一口的外地音,连我没听懂,听到同学的笑声,他一下子伏在了桌子上,把头深埋在了书下。
幸好这时下课铃响了,帮他解了围。接下来的一堂课我没再让他读课文,他也更显得不自在。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放学时,我叫住了他,他显得神情紧张,小心跟在我身后。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他。我小声问他:“小文,你能听懂老师的话吗?”他连忙点头。“噢,那是因为老师说的是普通话,你想学吗?”他用眼睛看着我,点点头,我读懂了孩子眼神中的渴望。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几乎是我一句,他一句的朗读,不知不觉,几十分钟过去了,他不仅会读了,而且还会背诵了。直到看到她的妈妈在门口来接他,我才停止了第一次辅导。临走时,我对他说:“小文,明天的语文课有胆量读一遍课文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只见孩子坚定地点点头,从他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自信。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当他把课文流利地读完时,我和同学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每天在放学时都要到我这里读一遍课文,这是我给自己的任务,也是给他的任务,孩子是聪明的,很快就过了语言关。
2、第一次家访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调好课,来到离校不远的部队,小文的的父母高兴地接待了我。父亲很腼腆,说了些自己的责任没尽到的话,缺乏对小文的严加管教,母亲倒是一直夸小文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性格内向,只是自己不会教育。在小文的小书桌上,我看到了我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一辆都是用子弹壳制作的小坦克,一架粘贴过多次的塑料小飞机,一高一矮两个穿军装的塑料小人。小文的妈妈说,这是小文从小就喜欢的东西,谁都不让碰,是从老家带过来的。这次的家访让我收获颇多,感受较深,小文是聪明的孩子,由于父亲长期不在家,孩子思念着父亲,向往崇拜自己的父亲,希望像爸爸那样做一名勇敢的军人,而他每天上学来回要走4小时的路,母亲一个人又忙里忙外,疏忽了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
3、第一次微笑
一个多月的接触,发现孩子过于沉默,这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平时的课堂专心致志,特别认真,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在跟自己较劲,也能试着举手发言了,看到这样的他,我会特别开心;可是课外活动,他总是眉头紧锁,从来不肯出去活动,其他同学也许是觉得他不容易接近吧,都不太愿意理他,看到这时的他,我实在忧心忡忡。
中秋节前夕,学校要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我向家长发出了邀请,在“两人三足”活动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选择一名家长参与。小文用红领巾把自己的左腿和爸爸的右条腿紧紧地系在了一起。哨声一响,小文父子便一路领先率先跑到终点,配合十分默契,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我看到父亲骄傲的神情,看到了小文通红的脸上绽放的绚丽的笑容,这笑容竟使我感动,不由得眼里一阵湿润,对,孩子就需要有这样的笑容!从那以后,小文开心了许多,在我介绍了小文的爸爸是个勇敢的军人,小文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时,同学们都向小文投来羡慕赞许的目光,课后也能看到他跟其他孩子一起开心玩耍了!
4、第一次获奖
转眼期末考试到了,小文语文81分,数学72分,英语63分,这个成绩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可能是很低,但对于小文来说,已经相当不易,在老家时,英语从没学过,他硬是每天靠借书、听磁带,问爸爸部队的一个战友,完成了大部分内容。期终表彰会上,我毫不犹豫地在“进步学生”一栏里填上了他的名字。那天的表彰会上,我把奖状交到他的手里,他的小脸依旧是通红的,他用那憨厚的微笑接过了奖状,那一瞬间,他好像如获至宝,我知道,他获得的不仅是一张奖状,更是一份自信,一份成功的喜悦,一片广阔的天空。
[反思]:
1、给每一朵花适宜的土壤
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独立的个体,只有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关爱。老师把爱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有时可以,但更多时候是行不通的。好多孩子由于特殊的背景,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小文从小就很少受到父亲的关爱,但这没有让他失去对父亲的崇拜,反而让他越发地思念远方的父亲,他逃过学,有时是因为他看到别的同学有爸爸背着过桥,而自己只能一步一滑地走到学校;他打过架,有时是因为有同学欺负他个子矮小;母亲的繁忙,让他觉得孤单,所以变得性格内向。他的父母选择让他转学过来,一家人团聚了,有了完整的家,小文满足了;一座崭新的校园,有了好多快乐的新同学,有了关心他的老师们,小文开心了。小文的事让我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孩子需要适宜成长的环境。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真正所需,不仅满足于让他们吃饱喝好,作为老师,要处处留心,不放弃任何一个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机会,让这些小花在适宜的、友善的环境中生长。
2、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果
春天的桃花开满了枝头,个个芬芳艳丽。可是到夏天结果时,往往只是一部分,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谎花,但是我们不能就说这些谎花不美丽,没有作用,他们毕竟努力了,它们把自己最美的时刻展示给了世人,它们也努力试图让自己开花结果,虽然没成功,他们却享受到了努力的过程,这已经足够了,正是有了这些谎花,才让我们不会忘却满树桃花的姹紫嫣红。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孩子,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努力,他们认真听课,认真作业,和每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美好的理想,他们快乐的活动,开心的微笑,不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他们身上同样有着夺目的光华,我们只需要走近他们是不难发现的。
我喜欢于丹老师的一句话: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我觉得我们老师关心他们,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同样会开启另一扇成功大门,放飞自己的理想,获得成功的喜悦。
3、给每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拔苗助长”的故事已流传多年,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成绩显著,往往给予过多压力。小学阶段既定什么短期目标,什么长期规划,小学生就参加各类补习班、加强班,各类试题大战,甚至请家教,孩子真的不堪重负,结果呢往往也不尽如人意,只落得劳命伤财。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争气,真的是孩子不争气吗?不都是。我们孩子不是机器,是有思想的人!新西兰克里斯蒂教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每个人都存在知识、智能、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他们每个人喜欢学习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有的人需要努力的时间较长些,这是符合情理的,我们唯有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去不断完善自我,相信只要我们多点耐心,一定会看到他们的成功。
是的,学会等待,我们会看到花儿绽放的姿态;学会等待,给每一朵花开放的机会!
作者简介:程建霞,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