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学生质疑能力管窥

2013-02-01 08:58高健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质疑措施

[摘要]本文从高中语文课教学活动中学生“质疑”能力差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学生不善于“质疑”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几点改变现状,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教学;质疑;措施

在高中语文课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提不出不懂的问题,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要么是自己已经懂得的,要么是非常幼稚的,有时在老师的鼓励和降低要求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也很想提几个问题,但是从哪些方面来提呢?他们似乎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质疑”为什么这样难呢?

一、学生“质疑”难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严格的课堂纪律,高度集中的“注意”,教师强化的要求,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张扬,而失去了“质疑”的情致。第二,是由于他们年龄的增长,学习知识的不断增多,认知能力的不断增强所产生的结果。因为日复一日变化不大的生活,使他们习惯了他们所见到的自然现象、人际关系、生产过程:知识的增多,使他们理解了一些他们原本以为神秘的东西。这样,淡化了他们的好奇之心,使之失去了质疑的内驱力。第三,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思想上没有意识到“能提出一个真正的问题”在探究学习中的重要性。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懒于思考,等老师讲,靠老师讲,要老师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境地。第四,没有训练质疑的方法,他们不知道怎样“质疑”。

二、改变学生“质疑”难现状的对策

针对以上这些,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或改进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的教学工作。

第一,对课题提出质疑

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一课,出示课题后,老师引导:“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读课题后,对题目的意思,包含的内容等,问为什么,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第二,对课文的重难点处质疑。如教《<指南录>后序》,在分析课文基本内容之后,我问学生:文天祥奉命出使元营议和,非但没完成使命,还遭拘押。作为有辱使命的文天祥此时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引决”,二是“隐忍以行”。他选择了后者,大家怎么看?此问一出,学生立即活跃起来,通过激烈的争论一致认为:只要是爱国英杰、仁人志士,不管是“引决”还是“隐忍以行”,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通过这样的质疑训练,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三,营造良好的课堂质疑氛围。

首先,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对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也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应允许学生随时随地的提出问题。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时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会参差不齐,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养成质疑的习惯,提高质疑能力。其次,创设新奇别致的质疑情境。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如在教学《雷雨》一文时,就可以通过《荷花淀》创设一种比较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质疑,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两人的对话和水生与水生嫂的对话所表现的各自不同的意义和情感。再比如,在学习《咬文嚼字》这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王虚之认为《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有一些多余罗嗦的成分,于是便进行了改动,你认为改动之后,效果更好了还是更糟了呢?”学生经过思考,有人回答:“老师,我认为改动前后的效果不应该用好坏来评说,而应该从情感下手来解读。”我当时就给这位同学极大的肯定,因为她是敢于质疑并能够真正思考的人。

第四,树立一个乐疑的信心。

学生提问的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我们要重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对学生提出来的优质问题固然要赞扬、肯定,而对似乎游离学习任务外的问题也应注意把握分寸,不要一棍子打死,因为只要是问题,都是学生们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予以肯定,有一个学生在探讨《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根源时对我说:“老师,他们俩的爱情悲剧根源是不是青春期遭遇更年期所引发的矛盾结局呢?”虽然他的答语引发了全班的哄堂大笑,但我还是斩钉截铁地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在教师有意识地鼓励下,学生能经常享受到质疑带来的喜悦,久而久之,学生愿意质疑了,质疑的信心就重新回来了,思维就更加活跃了。

三、结语

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是学生探究客观世界,构建新知的能动反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因此,受到世界教育家们的高度重视。美国早已出现了多种问题导向模式:如杜威的“反省问题导向模式”、布鲁纳的“构建知识结构发现模式”、奥斯本的“创造性过程‘发现模式”等等。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分析现状,提出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对应措施,以供高中语文教学参考。

作者简介:高健,滕州市第一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质疑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