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

2013-02-01 01:30丁美萍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半小时课堂”是一种理念,如何在这种理念下提高教学的效率是很多教师关心的话题。文章以“半小时课堂”理念作为教学背景,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半小时课堂: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

一、精心设计方有效

1、目的性是课堂作业的“根”

课堂作业应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能够为特定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运用和练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人教版五下教材《桥》,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为了攻克这一难点,笔者在课堂结尾处设置这样的一道练习题:村民为了纪念这位朴实但却不平凡的老汉,在小河上,就在那座被洪水冲垮的木桥遗址上建起了一座桥,桥身上镌刻着几个红红的大字“。”不需要教师更多的言语引导,不需要更多的交流讨论,在这一作业的落实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课题“桥”的含义,明白了为什么课文要以“桥”为题。

2、趣味性是课堂作业的“吁”

一是作业设计尽量做到有情趣,有新意,让学生喜欢做。如我在执教《詹天佑》一课时,让学生自学课文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后,让每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隧道开凿示意图”和“人字形”线路图,并让学生充当纪念馆的解说员,借助示意图向“游客”介绍京张铁路修筑的情况。学生在“画示意图”、“解说”中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要认真研读课文,分析课文,才能准确地完成练习,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画一说”中,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詹天佑的杰出与伟大。

二、利用学习主体,体现“主人”意识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越强,他们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重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比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我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感染了学生,他们的学习劲头被调动起来,争着抢着举手要求朗读课文。于是,我和学生从听读、自读、仿读、诵读

到比着读,引领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通顺,并且能够做到有感情。然后,我启发他们思考:“读词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都说:“很振奋,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学、愿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夯实三十分钟的学习效果。

三、勤思多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有些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心里就有畏惧的思想,尚未好好琢磨就准备放弃。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他们鼓鼓劲,让学生仔细分析分析,他们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教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明人陈献章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凡是好学生都善于提问题,而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我一般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提问:

首先,内容方面可以从课题着手。比如,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中,工人叔叔是怎么修筑这条铁路的?为什么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如果学生能这样进行思考和提问,就可以从整体上思考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文中主要句子着手,比如《草船借箭》,根据主要句子“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可以引导学生提出(1)诸葛亮有哪些本领?(2)周瑜心里很妒忌,他会怎么做?这样的两个问题把全文内容都包括进去了,极易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还可以从文章的中心思想着手,引导学生在学习写人文章时,可以从人物的哪些语言、动作、神态来反映其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如《钓鱼的启示》。

其次,关于文章内涵方面,提问的方式可以用“为什么”。比如在《慈母情深》一文中,“母亲却已将钱塞到我手心里,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赚钱那么不容易,母亲却很快地把钱塞到我手里”。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提出问题。比如,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中,可以提出“用上比喻句和去掉比喻句,有什么区别”。

最后,外延方面,这是指与文章有一定关系的其他问题,提出和解决这类问题,是实现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的有效途径。比如《月亮姐姐的新伙伴》,除了阅读材料中提到的知识以外,学生还想知道的是“人们是怎么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的”;“我国是哪一年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的”;“现在天上有多少颗人造卫星”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由阅读材料所引发的,超越了文章内容和文字内涵的拓展性问题,是学生求知欲的强烈表现。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似乎是不着边际的或者是不合情理的问题,其实是为学生探求新知识提供了契机,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自己会思、会问、会学,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让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同时熟练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者简介:丁美萍(1984-),女,义乌市黄山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小学语文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