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3-02-01 01:30孙德升林丽丽严玲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途径

孙德升 林丽丽 严玲红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在校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在参与校外实践中也要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这对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通过前期课题组成员对浙南部分高校关于学生党员在参与校外实践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党员在参与校外实践过程中发挥了一定先锋模范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在校外实践中高校学生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可能性及途径。

[关键词]学生党员;校外实践;先锋模范作用;现实可能性;途径

一、学生党员在校外实践中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实可能性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当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所具有的优势素质,使得在参与校外实践中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学生党员具备相对较高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这有利于学生党员在校外实践中把自身成长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社会工作等方面发挥模范的作用,为广大学生在校外实践中树立一种良好的模范作用。

第二,学生党员具有核心凝聚作用。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集体里,能够激发个广大学生对校外实践的组织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形成全体意识,形成一个校外实践特有的具有良好信念和价值取向的氛围。

第三,学生党员能起到决策参谋作用。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党员一起探讨、研究在校外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纳或参考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制定出合理的措施和方案。学生党员既是参与者,同时还是重要的组织者,是教师开展校外实践工作的重要助手,在联系、帮助学生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学生党员在参与校外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

第一,学生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为民服务思想和爱岗敬业理念。加强党性修养,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党员应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头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思想,做校外实践的“贴心人”。由于校外实践的学生分散较广,时间不统一,不便于学校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学生党员要主动承担校外实践联络员的角色,同时,协助辅导老师做好校外实践的各项管理工作,努力争当校外实践工作中的模范。平时,应多注意和同学之间经常保持联络,要积极帮助实践上有困难的同学,让同学们深受这种良好的实践氛围的感染,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理念,做好校外实践的“践行者”。学生党员在参与校外实践中努力做好工作,立足岗位创造业绩,争当日常学习和专业研究的排头兵。在暑期实践、实习和见习等实践岗位中多学习、多动手、多动脑,善于思考和总结,不管自身在哪个实践岗位上都做出成绩争当模范。

第二,高校党组织应加强学生党员在校外实践中的继续教育、管理和引导,搭建展示模范平台。加强教育。要求学生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进行,并结合高校的特殊情况和大学生特点把党员标准具体到校外学生党员的实践活动中。加强监督和引导。实行学生党员挂牌制,如“党员示范岗”,加强对学生党员监督,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参加校外实践期间,辅导员、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党员通过经验交流会、讲座等形式回校为低年级学生做指导。拓展新载体。党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高校学生党员校外实践网站,努力营造“教育先行,载体搭台”的先进性氛围,积极搭建校外实践展示模范平台,增强其模范性的辐射面。

总之,为使高校学生党员在校外实践中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既要靠每位高校学生党员的自觉性,有要靠高校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管,搭建平台,共同促进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在校外实践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简介:孙德升,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林丽丽,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严玲红,温州大学法政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

猜你喜欢
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党员途径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