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习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解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目是“习惯”,没有任何提示语和限制语,可以给考生提供广阔的构思和选材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习惯”展开,否则很容易有偏题的危险,只是行文重点可各有不同,可以集中笔墨叙写某人有怎样的习惯;可以重点叙述某个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可以尽情抒写自己习惯了什么;还可以论述某种习惯的影响和优劣……
无论怎样的构思立意,都要写出对“习惯”的感悟思考,这样,文章才有思想的厚度而不流于肤浅。
例文一
习惯周鸣柳
有时习惯未必是一件好事。
幼年在父母的陪伴中,少年在老师的教导下,中年在上司的命令里,顺从不知何时早已成为一种习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规则、陌生的状态中,我们总是喜欢这样安慰自己:“哎呀,习惯了就好了。”是啊,习惯了就好了。
可是,习惯了就真的好了吗?
当我们一直往前走的时候,总是习惯低着头,忘却了身边的风景,忘却了身后的呼唤,忘却了前头的目标,一心想要习惯,将自己伪装成貌似很老成的样子,在一张又一张虚伪而沉重的面具下,会是怎样呆滞的面庞,是否还能记起当初的梦想。
幼年,涉世未深的我们,稚嫩的脸上还带着鲜活的笑颜,偶尔几句天真的话语惹得旁人哭笑不得。年少的我们,还不懂察言观色,还不懂顾及颜面,我只知道那时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人们开始抑制我们的天性。他们借口“玉不琢,不成器”,堂而皇之地把我们禁锢在家中。梦里那片碧蓝的天空蒙上了一层阴影。望着窗外嬉闹的小伙伴们,我们对自己说:“习惯就好了。”
少年时代理应洋溢着青春的色彩,描绘着明艳的图画。可我们早已肩负学习的压力和上辈人的厚望。扇动着羽翼未丰的翅膀,就要去搏击所谓的风浪。成堆的书本,没有尽头的作业,早起晚睡的作息时间,无不重重地砸碎了幻想中的美好生活,交织成只有黑白灰的青春。在一个又一个的规则下,我们被束缚得像个小木偶,没有了叛逆的行动,没有了张扬的青春,怎么能称得上青春呢?我们本应成为自由翱翔的雄鹰,却为何变成了圈养的小鸡。既然被圈养,又怎么能担当在苍空中搏击的重任呢?从书山中抬起架着眼镜框的苍白面庞,我们对自己说:“习惯就好了。”
成年后该是自由发挥的时候了吧?想要大展身手的欲望在心中蠢蠢欲动,可是刚鼓起勇气,满怀抱负地走进社会,我们就被迎面泼了盆冷水。社会与我们当初的想象大相径庭。于是我们强迫自己适应种种规则,可不知不觉早已沉湎其中,失掉本心,在污浊的游戏中挣扎,还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可能是千万人中的幸运儿。在深夜勉强支撑起疲累的身躯,我们对自己说:“习惯就好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我们只是凡人。于是,不停地对自己说:“习惯就好了。”这到底是安慰,还是借口?正是因为我们仅仅是个凡人,我们只要做到不被利益左右,不被规则束缚,不被社会异化就好。
别让生活摘掉你的标签,别让习惯成为一种习惯。
佳作点评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文章开篇一句“有时习惯未必是一件好事”,令人深思,然后概述人们在人生不同境遇的感慨“哎呀,习惯了就好了”,进一步发问:“习惯了就真的好了吗?”振聋发聩。然后从幼年、少年、成年三个阶段论述人们在各种束缚压制中失去了生命最初的活力和精彩,且都以“习惯了就好了”来自我安慰。最后在充分蓄势的基础上棒喝:“别让生活摘掉你的标签,别让习惯成为一种习惯”。
由此可见,该文论述条理清楚,层层深入,论证充分有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笔老练,颇有杂文之风!
(唐德雪)
例文二
习惯张弛
我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热,永远不改掉。
我习惯在去爸爸妈妈T作单位时,面对紧闭的自动门和门卫室,大喊一声:“开——门——!是——我——!”然后等门卫小陈叔叔急急地赶过来,看都不看地笑着说:“是阿弛啊!”黑色的皮肤随着因笑意而上扬的嘴角一皱一皱的,早已伸出的手按下按钮,然后门开了,发出“嘭”的一声,那是门发出的最好听的声音。而我则会中气十足地喊:“是!小陈叔叔好!”等待着他露出欢喜的神情,用厚厚的大手把我拽进去。
小陈叔叔是我们一家人的好朋友,经常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吃饭,有时还会带上他的妻子。他总是和爸爸聊些树木花草石块,和妈妈说点儿打麻将的输赢和孩子未来发展的问题。都是些普通而枯燥的话题,却让我感到一缕一缕的饭香,甜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见门不开一声吼,是我们之间的习惯。
我习惯在吃完晚饭的一刻,等着隔壁的小伍叔叔大大方方地“破门而入”,看着一桌子饭菜,摆出一副悲痛的表情皱眉大喊:“你们都开始吃晚饭了?我家还有两个多小时呢!不知今天是八宝粥还是方便面,我家的那位真是懒啊!”然后抚着额头做苦恼状。于是我便帅气地放下筷子,站起身,无奈地摆了摆手,“悲悯”地说:“纠正一下,是已经吃完晚饭了不是‘都开始吃晚饭了哦。”迎接我的必然是小伍叔叔更加撕心裂肺的叫喊,伴随着我念叨着今晚都吃了什么……
这已经成了我们每天的小插曲,由于奶奶家是棋牌室,大门理所应当地开着,若是今天饭吃得比较早,我们会故意放慢吃饭速度等待小伍叔叔的“破门而入”。小伍叔叔是大家都很欢迎的人,虽然有很强的能力和资产,却甘愿被“欺负”,只为这社会上愈见疏远的邻里关系,还留有温暖的一笔。而我也毫不客气地继续“欺负”着叔叔,反正他总会在几分钟之后端着碗在爷爷奶奶的邀请下蹭饭的。
“欺负”与“被欺负”,是我们之间的习惯,
我习惯在去奶奶家吃饭前,从单元楼外就开始喊:“爷爷奶奶——”,走到一楼再喊一声:“爷爷奶奶,我来了——”,等到了二楼,我的第三声“我来吃饭了——”还没说完,奶奶就已经把门打开了,站在门口笑吟吟地望着我。屋内的光柔柔地照着,奶奶的脸色也柔柔的,像一片温柔的湖。于是我蹦蹦跳跳地跑进屋内,“噌”的一下跳到耳朵不灵敏的爷爷面前,伴随着我“我来吃饭了”的大叫。爷爷必定会“哎哟”一声被我吓着,然后再用黝黑的手摸着心口,张开牙齿掉光了的大嘴,眯着小眼“呵哈哈”地笑着,微驼的背也前后摇晃,就像多年没见一样高兴极了,可明明昨天才见的。
爷爷耳朵不好,却从不大吼大叫;奶奶腰背有毛病,却总是为来“蹭饭”的牌友或邻居准备丰盛的饭菜。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亲热,即使是在这钢筋混凝土的都市里,也从未离开过我。
只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我们之间的习惯。
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热,是我引以为傲的习惯。
佳作点评
读完这篇小文,内心会情不自禁升起一种温暖的情愫,耳边仿佛已回荡着张弛与邻里亲人们的说笑声,生活的美便在一句句话语间层层绽放,无限馨香,令人沉醉。
该文贵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鲜活生动的细节,读来亲切自然;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善于在行文中抓住关键处不时点题以突出“习惯”这一主题。
(唐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