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护理应对策略

2013-02-01 19:10:08王秋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0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病情问卷

王秋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护理应对策略

王秋月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其护理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研究, 内容包括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健康教育的需求及出院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等方面。结果 依据调查结果了解患者及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从而制定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论 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患者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照顾者;健康教育需求;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心脏产生了器质性或功能性的损伤而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引发的一系列病变, 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最后阶段,具有较高的致病率与致死率[1]。现对平顶山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调查研究, 了解患者及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 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7例, 女53例;年龄22~85岁, 平均年龄(56.5±10.8)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检查确诊,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Ⅰ级20例, Ⅱ级35例, Ⅲ级45例, Ⅳ10例。

1.2 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可自行拟定, 大致方向为健康教育的选择、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及患者出院后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等。在患者照顾者进行填写前要向其讲解问卷中各问题, 确保其对问题透彻理解, 然后完成调查填写。当场发放问卷待被调查人员填写完后当场收回。发放110份, 收回110份, 有效问卷答题率为100%。

2 结果

2.1 患者照顾者选择接受健康教育渠道 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学习方式来源广泛, 110例患者照顾者中有93例选择受主治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的临床指导, 占84.63%, 92例患者照顾者受媒体、现场专家讲座以及现场互动指导, 占83.5%, 55例患者照顾者选择健康教育手册阅读, 占50.0%, 62例患者照顾者选择相关书籍阅读, 占56.5%。

2.2 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110例患者的照顾者中有105例需求相关疾病的介绍知识, 占95.5%, 有104例对治疗效果较为关注, 占94.5%, 104例选择治疗方法, 占94.5%, 66例选择饮食指导, 占60%, 64例选择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 占58.2%, 72例选择康复训练指导, 占65.5%, 40例选择疾病预防知识, 占36.4%。

2.3 患者出院后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110例患者的照顾者中, 直接到返院进行健康教育咨询的有58例, 占52.7%, 通过电话咨询的有101例, 占91.8%, 选择约护士人员进行家访的有55例, 占50%, 选择阅读健康教育手册的有94例, 占85.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量受到限制、呼吸困难及全身乏力等症状, 此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损害过程。在患者病情加重时需要接受住院治疗, 待病情好转后可出院在家中疗养。而在患病期间, 患者的生理、心理上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困扰, 如身体活动受限、睡眠质量下降、心衰相关性抑郁、对诊疗的困惑等, 这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属(照顾者), 在患者整个治疗及护理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能够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在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时能够及时向医疗机构求助[2]。照顾者被鼓励参加到患者的康复运动中去,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自理, 改变其生活方式, 给予患者膳食搭配平衡营养, 控制患者训练运动量等, 给予患者心理上与情感上的支持。因此, 照顾者的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从本调查结果分析可知,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照顾者对于健康教育来源选择较多样化, 大多数患者的照顾者选择向相关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咨询以及接受专家讲座指导, 结果显示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有极大的求知欲, 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解吸收, 并实施到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中去;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中, 患者照顾者对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效果、治疗方法等需求量较大, 对饮食指导、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康复训练指导及疾病预防知识的需求相对较少。表明患者照顾者日常生活中的保健意识相对较薄弱些;在患者出院后患者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中, 主要以向医护人员进行电话咨询及自行阅读相关健康教育手册为主要获取知识渠道, 这就说明患者照顾者易于接受简便经济的较实用的方法[3]。

护理人员通过了解照顾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①适当给予患者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分级, 可适量安排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运动, 以患者不感到累、机体无不适感觉为标准。②维持患者饮食平衡 膳食选择富含维生素、热量较低、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作为日常饮食, 少食多餐, 尽量避免患者过饱、食用具有刺激性及含盐量较大的食物, 以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③做好患者用药工作 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易引起毒副作用, 医护人员在患者用药前要向患者详细讲解用药目的、用药剂量及相关注意事项, 给药期间医护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机体的症状反应, 一旦发生反应异常应立即停药, 并将用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照顾者。④加强患者心理护理 向患者耐心讲解病情,提高患者及照顾者对疾病的认知, 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患者的不良情绪加重心脏负荷, 导致发生血压升高、心脏衰竭及心律不齐等病症, 加重心力衰竭的病情。

总之,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及照顾者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 根据患者及照顾者的需求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并要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平时的预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向患者及其照顾者宣传健康教育知识, 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 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1] 张传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吉林医学, 2010,28(12):121.

[2] 陈玮.照顾者负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管理杂志, 2010,10(23):15.

[3] 董爱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家庭照顾者负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22(45):48.

467000 平顶山市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病情问卷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00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中老年保健(2021年7期)2021-12-02 16:50:22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问卷网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34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