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2013-02-01 21:11杨瑞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多媒体

◆杨瑞真

多媒体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求广大教师适应形势的发展,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的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枯燥的数学课增添活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目标。

1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说来,学生感兴趣的事,基本都能做好。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在传统的教学中,广大教师在这方面曾经做了很多探索,如做游戏、讲故事、观教学挂图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因而这些作用还只是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学生还是通过死记硬背和重复训练来获取知识,久而久之,兴趣就会逐渐消失。

信息技术的到来,有效地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把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运用多媒体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促进学生以快乐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时,上课一开始,运用多媒体课件,在优美的背景和音乐中,出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魔方、篮球、礼品盒等学生所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比要求学生观察书上的那几幅图,效果好得多。

又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一位教师一开始就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辆黑色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车轴是白色的,圆心是红色的。该情境以车轮的颜色给学生以视觉的反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圆”的感性认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进一步观察和认识“圆心”“半径”等特征的问题探究点,效果很好。

2 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观念,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这座桥梁上去探索、去发现,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经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的兴趣。

还以“圆的认识”一课为例,上课一开始,笔者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马路上一个个下水道的盖子,然后提问:“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呢?”学生兴趣高涨,纷纷发言,提出了因为圆形盖子好看的观点等。此时,笔者再用多媒体出示掀圆形盖子和掀方形盖子时不同情形的录像,然后适时引导他们:“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个问题呢?”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最后得出“因为圆的直径相等,圆形的盖子翻起时,不容易掉下去”这个结论。这样,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

3 利用多媒体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趣味性的故事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有利于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引发学生产生探究事物原委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一位数学教师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两只猴子,一天他拿了两个同样大的西瓜准备分给两个猴子吃。他对一只猴子说:‘我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4块,其中3块给你吃。’又对另一只猴子说:‘我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12块,其中9块给你吃。’第一只猴子听了,不高兴地嚷了起来,说:‘主人,你太不公平了,给它这么多,给我这么少。’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判断猴子的主人公不公平?”

这个教学情境如果是教师用语言叙述的话,学生的兴趣可能不是很大,但用课件播放,那栩栩如生的猴子形象,再加上优美的背景,组成了一个个连续镜头,就像电视剧一样,使课堂教学成为魅力、成为激情,立即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大家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气氛非常活跃。最后在师生合作探讨中解决了问题,既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体现了坚持学生主体性的现代教育理念。

4 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而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数学课往往不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情境时充分体现数学的魅力,就能把学生的心理情绪引发到最佳状态,使学生在迫切解决问题的心情下提高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激活思维。

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青草绿树的山脚下,牛、羊、鹿组成的动物群在吃草。此时,学生兴趣大增,然后再出示各种动物的角。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角?

生:牛角、羊角、鹿角。

(这时,镜头变换,多媒体出示长方形。)

师:看看这个长方形,它有几个角?

(学生讨论。)

师:长方形中的角与我们刚才看到的动物角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

这样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建构角的概念引起了质疑:动物的角与长方形中的角有什么不同呢?由此,学生带着探究和疑问之情,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之中。

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简洁明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情境体验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究的愿望,对数学的本质产生一种新的领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及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5 利用多媒体创设矛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许多数学知识的矛盾因素是隐含于事物之下的,一般不容易一下子看清楚。利用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模糊意识设计矛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矛盾冲突来解决矛盾,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样一个情境,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一棵大树上,有10只小鸟在唧唧喳喳地唱歌。一只狐狸拿着枪,偷偷摸摸地来到树下,朝着树上的鸟儿开了一枪,随着‘砰’的一声,一只小鸟掉在地上。”关闭录像,教师问:树上还有多少只鸟儿?学生不假思索,纷纷举手发言:还有9只。再播放录像,结果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学生都纳闷起来,最后经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他们恍然大悟。

利用多媒体创设冲突情境的方法很多,如在解答时,可有意出现差错与疏漏,让学生形成思维上的正误冲突,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正确与错误的强烈对比,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而且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总之,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力帮助,只要恰当地运用,定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堂化作令学生向往的探究场所。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