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晓 陈亚东 张慧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宁波3158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的化工企业纷纷选址内地,内地成为从事化工产业台商的最大投资地。据统计,台湾的石化企业已有60%转移至内地,未来这一比例还将持续增加。台湾化工产业起步比内地早,两岸化工业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因此,在化工专业高等技职人才培养方面,两岸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具有先进性,在两岸的化工领域越来越密切的合作过程中,台湾化工专业高等技职人才的培养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之处。
内地的化工产业链是从上游向下游发展,而台湾则是从下游走向上游,因此,台湾的化工产业链下游发达,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管理、行销经验。台湾是世界上石化产品的加工基地之一,在台湾经济发展中,石化业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石化工业的中、上游企业在下游应用产业外移(如食品行业)的带动下相继赴岛外投资设厂,其中以到内地投资居多。另外,在台湾,传统的化工产业开始向高端化发展,如研发新材料、开拓新兴产业(咨询、环境材料等),并结合当地制造业特点,与其他产业整合,如电子、半导体、光电、生化、生医、航天、微机电等。因此,台湾技职类大学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从原来的应用型、操作型、技能型逐步转向技术型、科研型。
反观内地的石化工业,中下游发展较迟,导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合成纤维原料等石化产品的产量长期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都需大量进口。因此,内地的塑料产品和橡胶制品生产是许多化工企业关注的投资方向,其中,江苏、广东、福建、浙江是台商投资的主要区域。由于经济发展与市场需要,近年来,内地化工企业迅速扩张,对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旺盛,不少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实行批量招聘,或以“订单班”模式开展合作,化工专业就业市场前景良好。
台湾的化工产业已经升级,台湾技职教育中的专科技术学校也已升格为技职类大学,这些因素使得台湾化工专业高等技职人才的培养定位提升为“工程师”,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简称龙华科大)为例,其化工与材料工程系(简称化材系)培养的是“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化工工程师、化学分析工程师、环境工程师、工安卫工程师、光电工程师、材料工程师、专案工程师、专利工程师以及制程工程师。其中,材料方向是化材系发展的重点方向。化材系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涉及运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的能力;设计与执行实验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执行工程实务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设计工程系统、元件或制程的能力;计划管理、有效沟通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发掘、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认识时事议题,了解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地球的影响,并能够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理解专业伦理的能力并具有社会责任感。
内地的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高职化工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第一线从事生产操作与管理的高等技职人才。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宁职院)为例,其应用化工系培养的是从事化工、环保、生物、分析与检验等领域的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及适应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其中,应用化工技术方向是化工系发展的重点方向。化工系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主要强调操作技能及团队协作、举一反三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淡化学生对数学与计算、工程设计知识的掌握,反映出内地的高职教育倡导“知识以够用为度”。
由此可见,两岸化工专业对高等技职人才培养的定位,取决于各自的市场需求以及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台湾高等职业院校已转型为技职类大学,整体师资水平较高,专业教师多为博士。相比之下,内地高职院校的师资仍以硕士为主。龙华科大化材系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占83%;宁职院化工系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仅占25%,另有2名博士研究生在读。两所院校均注重聘任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授课,宁职院化工系所聘兼职教师均为企业高工,而龙华科大化材系除聘请企业人士外,也聘任其他大学的同行进行授课。
相比台湾技职类大学,内地高职院校更为重视教学发展,注重打造各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等。如宁职院化工系目前有国家级名师1人,省级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相对而言,台湾技职类大学教师在科研上所花精力较多。
在教学上,台湾技职类大学采用传统大学的授课方式,理论课程较多,且程度较深、数学运算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实验课程较少,且与理论课分离。相比之下,内地高职院校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知识的讲授相对较为浅显,以适应学生学习能力。但是,龙华科大的实验课程非常注重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实验前需要先以PPT形式汇报实验内容、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获得教师认可后方可进行实验,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汇报,这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也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专业软件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龙华科大的专家讲座(菁英讲座)较多,通过这些讲座,学生可以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龙华科大的网络教学亦相当成熟,化材系所有专业课程均开设了网络教学平台,有利于师生在课外良好互动。
在课程设置上,龙华科大根据学科体系设置课程,宁职院等内地高职院校则是以能力为本位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两所院校均设有课程委员会,定期邀请企业专家讨论课程内容,并适时进行调整。除专业课程外,龙华科大的学生还可跨系、跨年级选课,通识类课程也贯穿整个大学阶段,涉及艺术领域、应用社会领域、管理科学领域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等,使得化材系等工科学生能够吸收人文领域的知识。宁职院等内地高职院校也开设有人文素质与成功教育课程,但一般只面向一年级学生,且相比之下课程涉猎内容不够广泛。
工学结合、产学合作一直是内地高职院校倡导的发展方向,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如宁职院化工系已经先后与宁波德泰化学有限公司、宁波大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宁波科元塑胶有限公司、浙江恒河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朝日硅材料有限公司、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开展了联合订单培养。企业参与“订单班”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校企紧密合作,双向参与、双向互动,学生受到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接受专业知识与企业文化的熏陶,真正将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开展教育工作。此外,化工系也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实习,吸取企业实际经验,用于改善教学。
反观台湾,由于受当地化工企业发展现状的制约,化工专业高等技职人才培养鲜有“订单班”模式,对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也没有强制规定。但是,台湾技职类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强,教师可通过科研积极参与产学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尽管宁职院化工系已有两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也为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从整体上看,教师的科研能力与龙华科大化材系教师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是体现技职类院校办学效果的途径之一,学生若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也能构成其今后发展的优势。内地高职院校的技能竞赛往往与职业工种相结合,如化学检验工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等,主要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宁职院化工系非常重视全国化学检验工技能竞赛,近年来亦逐步完善了竞赛的学生选拔与教师辅导工作,在全国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台湾技职类大学的技能竞赛重心则在设计上,如龙华科大化材系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电池车设计大赛以及燃料电池车设计大赛,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具有环保意识的化学车。此类竞赛既面向台湾高校,也有其他国家的高校参与。除了专业技能竞赛之外,化材系也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意比赛以及由台湾金属工业中心举办的创业竞赛,以此培养、训练学生在创新创意及设计方面的兴趣与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与实作能力。通过这类竞赛,学生可吸收市场营销、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知识,将工科背景与产品推广相结合,为以后走创新之路奠定基础。
事实上,两岸高等技职教育的学生水平并无差异,且台湾技职类大学的生源多数是来自职业高中或综合高中,而就读化工专业的学生,专业对口的较少,如龙华科大化材系学生在高中多数是学习电子专业的,这与内地高职院校招收普高生以及专业对口的职高生的招生情况有所区别。但是,台湾技职类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培训专业技能,如龙华科大化材系,希望能够培育“具有专业技术与人文素养的博雅科技人才”,以及具有创新、创意、创业精神与能力的能顺应国际社会需求的人才。内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有其显著优势,如能结合台湾化工专业高等技职人才培养的一些做法,则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产学研能力 内地的高职院校尽管在工学结合与产学合作方面成果显著,但是其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具备通过参与产学合作真正替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能力的则相对较少。专业教师参与产学合作仍以下企业实践学习为主,但由于实践时间较短,很难在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方面取得成效。为加强教师的产学合作能力,一方面,教师自身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学历晋升、阅读文献、在企业实践中汲取经验等途径提升自身产学研能力;另一方面,教学团队中有丰富企业经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应起带动作用,形成科研团队,帮助其他教师提高产学研能力。此外,学校也可根据专业的实际运行情况为教师深入参与产学合作提供机会,如制定鼓励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政策(适当减少课时、对产学研能力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等),延长教师下企业学习的时间,整合师资共同参与科研课题(尤其是校企合作课题)等。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 内地的高职院校注重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培养学生。但是,有时过于侧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结果导致有些工科专业的高职学生对实验的前因后果一知半解,只懂得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应变能力不够强,实验后处理数据的能力也较为薄弱。在参加顶岗实习时,这些薄弱之处就会凸显出来,起步就会较慢。因此,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除了掌握操作技能外,更应多思考“为什么”、“如何调整”,从被动接受操作步骤转变为主动寻求方法乃至能够自行设计与改进。另外,应在实践环节当堂训练学生正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避免课后相互借鉴而无法真正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只有真正增强学生的这些学习能力,才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而不是长期从事单一的操作工作。参与教师科研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的良好途径,有参与教师科研小组经验的学生,往往能在就业时取得优势,也能在实习单位获得好评。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能够具备创新、创意精神是台湾技职类大学人才培养所倡导的理念。龙华科大化材系所在的工程学院,自2006年起,每年都举办“创意实作大赛”,将专业知识与日常应用相结合,并邀请企业行家做评委,点评学生设计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这类创意、创新竞赛亦有校际联合的乃至国际等级的。然而,这类竞赛在内地的高职院校中尚不普遍。尽管高职学生基础较差,但仍不乏具备创新精神的学生,而创新、创意的过程不仅是产品设计的过程,也是市场调研、产品营销乃至专利申请的过程。如果能够通过学校、企业、政府等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搭建平台,则可开拓高职学生的视野,有利于高职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此外,除了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外,也可经常邀请企业行家开设讲座,使学生不仅能学习到职业技能,也能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这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要鼓励学生考证,拓宽就业面 尽管目前化工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但学生如能拥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显然可提升其未来就业的竞争力。学校可为学生考取证书搭建平台,如宣传各类常用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及时提供各类证书的辅导与考试信息,提供相关咨询服务;组织师资开设培训班,帮助学生实现考证等。但是,引导学生考证与其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职业资格证书,清楚地进行定位,合理地安排考证,使职业资格证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不是成为无用的点缀。
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良好的人文素质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对于化工专业等工科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博雅综合素质有利于其个人的发展,是未来与人沟通交流,走上管理岗位,乃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需的。为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学校可进一步开拓通识类课程的范畴,或将一些艺术表演引入校园,使学生有机会在校内欣赏到高雅艺术。
[1]葛自祥.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私校)办学特色——以龙华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4):13-17.
[2]郭扬.近年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9(5):63-65.
[3]顾准.论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能力本位课程的设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1):33-34.
[4]许建民.基于重点产业协调的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研究——以石化职业教育为例[J].现代企业文化,2011(21):142-143.
[5]刘绍春.当前我国化工教育改革面临的若干问题及其出路[J].化工教育,2005(2):12-15.
[6]崔国星,张启卫,王益凡.化工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9(6):33-36.
[7]童张法,粟海锋,文衍宣,黄祖强,陈小鹏.强化工程实践的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8,25(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