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3-02-01 19:37:44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证书办学院校

满 鹏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枣庄 277500)

我国的教育不仅应注重培养研究型的人才和技术指导性人才,更要加强以培养技术推广型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我国教育大局来看,发展职业教育已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在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中,每年仅有5%的人进入重点本科教育,为国家科技发展储备力量,有15%的高中毕业生进入普通本科教育,主要培养方向为科技指导型人才。而在剩余的80%高中生中,至少应有40%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与专科教育,为国家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培养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成为科技推广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将进一步加大。

对于接受职业教育及专科教育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本身的学业水平处在中等水平,如果让他们搞科研开发可能有些难度,但我们可以发挥其爱动手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方面,这样有利于发挥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决目前的就业问题。下面就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在办学理念上要更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应与以前的专科教育不同,高职要有高职的特点。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其次,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将需要一大批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的高级人才。再次,从社会产业结构发展来看,我国的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愈来愈小,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先进的办学理念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与时俱进的,它源于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既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的共性,又体现高职教育自身的特性。

应采用多样化的教材 在编写教材前,国家应每年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把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省。我国各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教材,而应由国家编写大纲,各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具体编写。编写人员应由高校教师、企业人员等组成。另外,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一些知识更新换代较快,这就要求最好每隔几年就组织编写一次,以紧跟时代的步伐。各职业学校应根据市场和专业的需要,选用教材不应以学生学习深度为主,而应以学生的知识广度、专业实用性为主。

在证书与学历上给予社会认可的地位 证书及学历紧密关系着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及发展方向,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处理好。具体做法是:第一,我们应把证书按等级至少分成3个层次,由初级、中级、高级组成。高职学院的培养目标应该至少具有初级能力的水平,而中级、高级到学生毕业后再考。同时,应加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对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中,应加大理论考试的比例。第二,证书不应局限于现有几个专业,应该是多样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证书,更要多样化。第三,如果一些学生还想继续深造,我们可以允许他们以专科身份报考任何专业,而不应限制他们。我们应有长远的眼光。

国家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对人才的需求量和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高职院校首先是为本地区服务的,这就要求学校开办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首先,国家应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院校进行综合调整,应有长远的眼光。由于办高职教育需要大量资金,国家一时拿不出大量的财力,因此高职教育办学可以是公办、民办、公私合办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地引导资金投资于高职教育。其次,国家公办高职院校应占相当的比例,目的是国家更能利用宏观调控,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浪费,同时又引进了竞争机制。再次,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

就业后职称晋升 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文件,保证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就业后他们的工资及待遇不应与其学历挂钩,而应与其证书的等级水平挂钩。职称晋升也应淡化学历,应以证书等级为主,不让学历变成职业技术人才晋级的门槛。第二,继续加强等级证书监管和发放力度,可分别在县、市、省考试,呈现金字塔模式,特别是对高级技术证书更要加强监管。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级技术推广及应用人才。

建立以国家、省级为主的高职教育督导办公室 建立高职教育督导办公室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监控高职教育,以利于高职教育更健康地发展。其作用:第一,可以统一管理,使高职教育按自己的特色更好地发展。第二,可以有宏观的眼光,把人才市场中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从而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调节招生,避免盲目性。第三,可以根据时代发展及时取消一些专业证书和增添一些新的专业证书。第四,可以组织高职院校之间进行交流,使高职院校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从而促进学校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本身的定位、评估和改革创新 (1)定位。对高职院校定位不清,导致了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层次、类型结构、办学方向不合理、不明确,高职教育办成了大学教育。高职院校不应以科学研究为主,而应以推广大学的科研成果为主,让更多的人享受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的定位应是“双师型”,以应用型为主。利用学生的兴趣及爱动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减少理论课的比例,增大试验课的比例。(2)学校评估。高职教育的教师以及学校评估,应以高职院校内部评估为主,同时,高校参与,由省组织评估。方法可以是办学好的高职院校去评估办学差的学校以及互评,要出台新的评估标准,而不是按照大学的标准来评审高职院校,以突出高职职业教育的特点。(3)创新。国家应逐渐取消原有专科学院,统一划归为高职学院,并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评审办法,以适应新的发展。不仅要创新办学方式,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主要任务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专门人才采用不同的课程模式进行培养。

总之,对我国高职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低水平的重复教育投资,把更多的钱投入到大学教育,使其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让高职院校去推广。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减少了科研推广的成本。同时,高职教育又可解决大量的人才就业,服务于国家和本地区,更有利于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

[1]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韩玉璞.理性回归:教育钟摆的和谐律动——兼论两种文化与两种教育[J].教育理论和实践,2009,29(7):14.

[3]翟玉胜.民办高职院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实施路径及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

[4]周建松.关于高职院校培育名师名家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1(5).

[5]刘文娟,秦建国.对高职院校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6]孙中范.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猜你喜欢
证书办学院校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