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3-02-01 22:05孙鹏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1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笔者同学

孙鹏远

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131

1 问题提出

江苏“3+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方案自2008年实施以来,生物学科作为选修2的地位确立,也就决定了师生对生物学科的教和学的态度和策略。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前,以每周2课时的教学时间完成必修一、二、三册的教学任务,选修生物的学生在完成非选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以后,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完成必修课的教学任务,所以一般学校都要安排每周4或5节的教学时间。这样,一轮复习往往很系统和全面,教师往往根据教材体系详尽而有序地进行教材讲解、加深和巩固训练,使学生在“一模”考试中成绩凸显;二轮复习往往出现教师复习策略上的“瓶颈”,以及学生学习“高原”现象。教师往往以“练”代“讲”,将各地模拟卷数十套做尽讲完,搞得学生很疲惫,高考成绩反而退步很大。尽管很多地区生物学科教研员,组织专题复习教学案,督促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由于形势上往往还是教师“一言堂”,导致学生厌学,成绩不佳。

启于我国现代教育家裴娣娜先生《现代教学论》,笔者提出“学生主体式复习教学”模式,由本校高三备课组讨论后,确定详细方案,呈报学校教务处,经高三年级“质管组”批准后实施。

2 设计方案

2.1 确立教案

将高中生物教材体系按专题形式划分: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增殖、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变异育种和进化、植物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人体稳态和免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共13个专题,依据《步步高——二轮复习》资料为蓝本进行。

2.2 确定学生

由两次大型考试出现生物未达“B”的8位学生和主动提出要讲课的5位学生组成,分配专题时依据学生主动选取和个别分配的方式,教师往往把学生最薄弱的专题分配给他。例如,濮文清同学对遗传的基本规律部分最薄弱,就分配给她这个专题;李淑容同学对胚胎工程部分最有研究,她主动承担这个专题。

2.3 备课安排

安排学生的备课时间在上课前一个周末,有教师提供基本的思路和PPT,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调查其他学生的问题后,利用周末时间备课,和老师商讨后,确立教案。要求讲课学生至少提出2~3个有价值的问题给听课学生,听课学生至少提出2~3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来“难为”讲课学生,讲课学生可以求助同学和老师,而听课学生只能独立思考或与同座同学讨论,要有课堂板书和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主动要求上课的学生和被动安排的学生穿插进行。

二轮复习从4月1日正式开始,高三生物每周4课时,教师上2课时,主要进行能力专题训练,包括计算专题、图标专题和实验专题;学生负责的是知识专题,每周上2课时,5月20日左右完成二轮复习任务。

3 实施过程

在第一个专题复习之前,由教师先上“细胞的分子组成”作为示范。

第一个上课的学生由主动提出上课要求的邱志刚同学承担,这位男生落落大方,生物学素养较好,在江苏省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省二等奖,在学生中威望较高,上课环节紧凑,提问有方,互动合理,笔者在下面坐着听课,几乎不要给他“帮助”。笔者点评后,不禁和其他学生一起鼓掌。

第二位上场的是沈孝同学,她讲的专题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首先用PPT演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发生条件、场所、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反应式等基础知识网络,接着引导学生思考[H]和ATP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来源和去向?通过列表对比,深化学生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原理及过程的理解。接下来,她在黑板上展示一个叶肉细胞示意图,其中画了一个线粒体和一个叶绿体示意图,让同学思考如何用CO2制造O2?如何用O2制造CO2?一个调皮的男生举手回答说:前者我不行,后者我能行。说完做一个深呼吸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笔者赶紧控制课堂,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叶肉细胞中在不同条件下CO2和O2的变化情况: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吸收CO2释放O2?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吸收O2释放CO2?什么情况下叶肉细胞O2和CO2既不吸收也不释放?将这种状态用示意图画出,并在另一份纵坐标为CO2的吸收和放出、横坐标为光照强度净光合作用的坐标曲线上指出对应的点或线段。学生完成后又接着提问什么情况下只有线粒体活动,叶绿体“休息”?什么情况下只有叶绿体活动?叶绿体能吸收氧气吗?线粒体能吸收CO2吗?这些问题似乎没有道理,而又值得思考。

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计算,笔者在计算专题中进行了有力的补充和提升,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在接下来的学生讲课中,笔者邀请了同备课组的另外两名教师来观摩,她们提出意见后,师生进一步加强备课,主动邀请学校领导来听课,得到校领导的表扬,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高了。

当然,也有效果很不好的。一位薛同学讲“人体稳态和免疫”专题时,只是对着PPT读,不敢看下面的同学。笔者提示几次,她只是用眼睛呆呆地看着笔者:“您说怎么办呢?”“下面怎么办?”在同学们的一再鼓励下,她也只上了30分钟,只好由笔者来完成下面的任务,在后面的“图标专题”中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课后她向笔者表示歉意,不过还是收获不少。

4 效果统计

高考成绩出来,实验班从原来的达“B”率70%、达“A”率25%提高到达“B”率92%、达“A”率38%;对照班只从原来的达“B”率65%、达“A”率20%提高到达“B”率72%、达“A”率25%。

5 思考

5.1 学生主体之一:学生更了解学生

在上课过程中不少讲课学生提问了非常简单的问题,如:病毒是细胞吗?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的区别?什么是细胞分化?甚至是基本概念,不少学生答不出,搞不懂。这让笔者知道,最了解学生的是学生自己,教师往往了解的不够深刻和全面,教师往往只关注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基础较差的。这样做,让所谓的“差”学生来讲课,也展示了“差”学生的风采,改变了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

5.2 学生主体之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今天来重温这句早就在教育学中出现的名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习的主体——学生,让他们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学生是主体”,这不仅是“新教育”的主张,也几乎是所有的现当代教育家和教育理论的主张。笔者在思考,在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梳理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并主动探究,给学生空间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究和实践的课题。

5.3 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工作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要准备学生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卡壳”,教师要给予过渡;如果出现错误,要及时予以纠正;如果课堂出现混乱,要及时制止。教师不仅是一堂课的“导演”,而且是整个二轮复习体系的制定者、决策者和“总导演”,既要有宏观上的把握能力,又要有细节上控制水平。每个家庭可能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也许只有一次高考,教师要对他们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不允许失败!

5.4 不足之处:学生达“A”率提高得不够明显

本次教学实践不足之处是学生达“A”率提高得不够明显,是不是课堂上学生对问题挖掘得不够深刻?还是时间上有所“浪费”,综合训练的量不够?是不是应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实验来摸索体会呢?高考成绩是不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是一个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着的!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主导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上,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又可促进教师主导性的发挥和发展。在师生“双主”的相互作用之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学生主体复习教学模式”的提出,最根本的是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服务宗旨。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笔者同学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爱上光合作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