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平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311231)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浙江省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然而,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依旧存在,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中,高职生占相当大的比例。“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我国现阶段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同时又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问题。”在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压力的情况下,了解他们的就业现状,探究造成这一现状的深层原因,找到有效地缓解、改善高职学生就业现状的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用人观念的改变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逐年有所提高,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其就业质量仍然较低。笔者为了了解这一状况,进行了大量调查。调查主要采取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对象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和25家企事业单位,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376份,回收率为75%,其中,有效问卷327份,有效率为87%。现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如下。
高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 随着大学生就业逐步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及其就业愿望与历届大专生的就业情况相比均存在较大的落差。2011年,浙江省20~24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进入民营企业工作的超过六成,占63.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单位占53.2%,而在备受大学生青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和外企就业的分别只占16.2%、11.9%和4.9%,与大学生的期望有较大差距。与历届大专生相比,尤其是与2001年以前毕业的大专生相比,高职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下降了28.3个百分点,而在民营企业工作的比例提高了29.8个百分点,可见高职生的就业现状与他们的师兄师姐们相比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别。
毕业生的就业区域 从高职生的就业地域来看,与高职生的期望也有不小的距离。只有34.9%的高职生能够留在杭州、宁波这两个大城市的城区工作,到温州等9个设区市的城区及义乌市这些中等城市工作的占23.9%,41.2%的高职生需要到基层县(市)工作。高职生求职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已成为他们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状况 对于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课时数的调查显示:浙江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数均达到和超过38课时。其中,开设38课时以上的占44.45%,开设38课时的占22.22%。但是,仍然有33.33%的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课时数少于38课时,尚未达到教育部关于就业指导课程课时数的要求(教育都要求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且要求课时数不少于38学时)。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专业认同度 调查显示,对于“大学生活已经基本结束,您觉得上大学值得吗?”问题的回答,8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值得”,20%的毕业生认为“不值得”。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不同性别的毕业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认为“值得”的女生高于男生,分别占60.1%和39.9%,认为“不值得”的男生高于女生,分别占59.5%和40.5%。反映出女生比男生对上大学的态度更加积极、乐观。调查显示,64.1%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35.9%的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考察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原因,就业困难排在第一位,专业发展前景不好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专业教学水平差。
影响求职的因素 毕业生择业与用人单位聘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当问及“您认为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哪些”时,调查显示,“个人的实际能力”占50.3%,“个人学习成绩”占34.3%,“所学专业”占5.9%,其他占8.3%;当问及“在求职过程中对就业影响最大的能力”时,“专业技能和特长”占28.1%,“社会适应能力”占27.2%,“人际交往能力”占17.6%,“计算机、外语能力”占12.8%,“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占10.4%,“表达能力”占3.9%;当问及“您对自己就业成功”的看法时,21.9%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成功非常有信心,43.7%的毕业生有信心,31.1%的毕业生选择一般,3.3%的毕业生对就业成功缺乏信心,说明多数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己就业成功持乐观态度。
就业信息的来源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56%以上是通过“学校就业中心”获得有效就业信息的。这表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推荐、举行的招聘会对学生而言针对性强,帮助较大,有效性较高。因此,为保证毕业生能够成功就业,学校应当尽可能地举办校内招聘会。获得有效就业信息的其他渠道是“政府办的人才市场”、“媒体网络”和“亲友关系网”,分别占15%、17.5%和11.5%。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媒体等无形招聘市场的快速发展,毕业生利用网络等渠道就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多灵戈和派奥认为:劳动力市场可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工资高,福利丰厚,条件优越,晋升靠资历,就业有保障;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工资低,福利较少,培训和晋升机会少,工作条件差,容易被解雇。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一方面,尽管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要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很容易地在次要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但一旦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便很难再返回主要劳动力市场。于是,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出现了劳动者面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自愿性失业”。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体现为城乡劳动力的分割,因而使毕业生就业市场范围受到限制:毕业生更倾向于在城市就业。然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与城市新增就业机会的相对缓慢导致高职毕业生在城市就业越来越难,传统意义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一部分毕业生宁愿在城市待业,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由此出现了一些城市就业中的低效配置问题,如在浙江省就出现了在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人才聚集,而在温州、义乌等中等城市及下属县人才不足的状况。
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较高 其一,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较为苛刻使毕业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挫败感、不信任感,进而导致对就业缺乏信心。有的用人单位招聘时风风火火,其目的却不在于引纳人才,旨在于宣传本企业。有的用人单位面试过后又取消招聘计划,不了了之,浪费了毕业生的时间和精力;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做出过高的待遇承诺,而毕业生上岗后却又不能兑现;还有的用人单位根据应聘人数的多少,临时更改招聘条件,不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只重视毕业生的文凭与毕业院校,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选人,而是怀着可以装点门面的虚荣心选人。其二,某些就业潜规则仍在大行其道,导致劳动力供求有效配置的下降。如在就业市场上,女大学生受到性别歧视,年龄偏大的学生受到年龄歧视,学历层次较低的学生受到学历歧视,外地大学生受到地域或户籍歧视等等,背离了市场经济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内在要求,扭曲了就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使本来可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就业市场走向异化。
浙江省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好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为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但是,从社会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看,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尤其是很难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形成了市场上高职人才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究其根本,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是有出入的,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盲目性、攀高性、城市指向性三个误区。
盲目性 每所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优势、办学条件、所处区域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其办学定位应该有所侧重,突出自身的特色或优势。但是,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这个问题上,各院校却很难有正确的定位。盲目地套用国内外一些院校的办学模式,导致部分高校办学定位雷同,服务职能重叠,相互之间恶性竞争。从人才培养规律看,大学生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大学教育的效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决策过程其实是针对几年前的市场需求而不是未来市场需求做出的,大批量地培养同类人才,很容易带来结构性的就业困难,同时,也会导致自己办学优势的浪费。
攀高性 即积极地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将学生升入本科的比例作为衡量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还有的高职院校将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自己的办学理想与追求。在这种办学指导思想之下,一些高职院校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办学优势和恰当定位,忽略了打造特色专业、特色人才的热情,而在向综合大学看齐的路子上越走越挤,进而影响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
城市指向性 从就业难的地域分布特点可以看出,在广大的农村是存在很多就业职位空缺的,虽然高职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会有一些功利主义的倾向,但也不可否认高职教育体制本身也是有着很明确的城市指向的,带有城市专用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培养更多地侧重城市专用性的职业技能。在这种培养倾向之下,大量的城市专用性的人力资源在农村也就没有发挥作用的空间。高职院校办学很少考虑到农村的市场需求,比如,有的医科院校的专业划分极为细致,看鼻子的不能看耳朵,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医生是绝对不能胜任乡镇卫生岗位工作的。
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的情况,在择业心理和做法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也是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业观不适应就业要求有以下主要表现:一是就业观陈旧。仍然抱着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的就业观念不放,认为只有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才算就业,在非国有单位工作不算就业。因此,只想在大城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不愿到非国有单位、中小企业、农村和基层单位就业。二是价值观错误。从思想和心态上看,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定位不准确,急于工作、急于赚钱,追求高回报的急功近利思想;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忽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不能从人生的长远发展确定就业目标,没有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做科学、全面、理性的思考;没有磨炼意志、提高技能、汲取经验、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这也影响了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是依赖性强。据访谈调查,在对“就业过程中谁的意见对你的影响最大”的回答中,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学校、家长,这足以说明,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今天,学校和家长仍是高职学生就业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表明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学校、父母或家庭的影响较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与经济的发展变化是休戚相关的,只有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中,知识和技术要素代替劳动力要素是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第三产业领域。所以,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既是政府调控产业结构的方向,也是实现浙江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途径。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根据笔者对浙江省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意向”有关“到中小企业工作”意愿的调查结果,有将近七成以上的学生是愿意的。如此看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今后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因此,在抓好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正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贡献。在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必然也能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宏观调控改善经济环境 要加快浙江省一些中小城市地区的发展,大力推进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施区域共同发展。经济环境的改善必然会使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企业就会增加用人需求,这样可以相应增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些用人单位不合理的限制也将随之消失,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到这些地区寻找就业机会。
政府加强正面导向 高职毕业生往往会把目光聚焦在大城市或者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造成所谓的“结构性失业”。政府应广泛宣传国家制定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地区、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的关系,服从国家需要,勇于到相对发展落后的地区、艰苦行业、基层锻炼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就业准入制度”值得借鉴。对就业者进入工作岗位提出专业方面、技能方面的要求,可使劳动者具有求职、任职的凭证。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要求:“完善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这些制度的出台将能够很好地保护众多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不被浪费,使学生能够“零距离”地与市场要求接轨,大大缩短上岗后的适应期。
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 第一,要积极构建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要求高校建立起独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信息网,并使之成为沟通供需双方的重要平台。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就业信息的网络化和就业工作的电子化,要建立并完善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信息网,就业信息网的内容应主要包括就业政策、专业介绍、毕业生生源信息、就业指导、招聘信息、就业新闻等等。第二,要组织校园招聘会,启动就业直通车。尽管现在社会上的招聘方式多种多样,但现阶段校园招聘会这一传统方式还是更容易被企业和毕业生接受。高职院校要将企业“请进来”,一方面,可为毕业生与企业搭建供需见面的平台,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可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为下一步校企合作铺平道路。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现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职学生应将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职业准备活动中重点学习的内容,因为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往往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放在首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增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越精确,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越能拥有广阔的就业空间。高职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需要掌握高新技术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他们是生产技术的管理者、标准技术的执行者、技术措施的处理者、技术革新的推行者。在智能方面培养的方向应该是:在知识方面,能够掌握针对性、适应性、应用性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成熟新颖的技术规范,理论知识在量上以必需、够用为度;在能力方面,需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等。具体要体现为实施“双证书”制度,要求学生获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操作证书方可毕业。毕业生应具有双重优势:与中专生相比,具有大学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善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就业后能够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够有继续深造的良好基础;与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相比,一出校门就具备社会同行认可的某项技能。这既是劳动力市场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谋发展和切实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要求。
突出办学特色 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上果断进行调整,办出产销对路的特色来。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高职院校应将过去的“供给驱动”专业设置模式转变为“需求驱动”模式,以增强为区域经济服务功能为出发点,将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未来职业发展需要作为特色专业设置和开发的驱动力。另外,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断调整专业,增强办学优势。要使专业建设形成特色,一要坚持做到“人无我有”,即具有专业建设上的独特性和个别性。二要坚持做到“人有我优”,即具有专业建设上的杰出性和优质性。三要坚持做到“人优我新”,即具有专业建设上的开拓性和创新性。努力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增强就业潜力。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中小企业最紧缺的是能够直接“上手”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迫切要求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携手,实现校企合作。浙江省高职院校应该主动“牵手”企业,并与之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真正构建起“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学校为企业输送合格技术人才”的多方互利共赢的和谐局面。这种校企互动机制能够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是学校可以从行业组织和企业获取人才需求信息,能够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改革提供相关依据;二是在充分了解相关职业岗位群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核心技能后,学校培养的人才可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三是行业组织和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四是行业组织和企业可以为学校教师提供实践渠道,有助于教师提高“双师”素质;五是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能工巧匠和专业技师担任兼职教师。比如,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积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教学质量好,毕业生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多处就业基地,与省内外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已构建了覆盖水利行业和华东地区的就业网络体系,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改变“精英”就业观,树立“大众”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短缺人才的市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对高学历的追求逐步被高素质、高技能的新要求所取代。另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浙江省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大规模调整,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许多社会机构吸纳员工的能力会持续下降。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将眼光投向新的就业领域,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城乡非公有制经济实际上已经成为全国劳动就业的主要增长点。
改变“静态”就业观,树立“动态”择业观 高校大学生在求职谋业时,面对僧多粥少的严峻就业形势,应从最初追求一步到位的求职方式转变为先就业、后择业方式。大学生就业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并非表示一生只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每个个体的职业生涯都是动态发展的,具有很强的可变性和可塑性。从事一个自己喜欢而又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这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行为,然而,要想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先积累工作经验,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或职业。先在从业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当对社会和行业有了更多、更深的体悟后,再找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分步到位。
改变“选择工作岗位”的就业观,树立“创造工作岗位”的就业观 由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世界宣言:展望和行动》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据调查,有近一成的大学生想自己开公司或合伙开公司,自己当老板。大部分持有这种观念的大学生都想先打工,进行原始积累,再自主创业,开商店、酒吧、公司等。国家的宏观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高等学校在逐步重视创业教育,社会也需要自主创业人才。这不仅可以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自主创业是未来就业的一大趋势。
就业乃民生之本,作为全社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急需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能否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正视浙江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究改善高职生就业问题的可行性对策,既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和影响力,又可以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善进一步得到深化,在促成高职教育良性循环发展的同时,促进浙江省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1]G·佛雷塔.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2]时勘.职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4-58.
[3]王小明,仲理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三年之痒”[J].教育与职业,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