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凌霞
导师凌霞教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经验总结
王旭 凌霞
月经量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少于既往,或行经时间不足2 d,甚或点滴即净者。近年来随着无痛人流术的普遍开展, 月经量少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月经量少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导师凌霞教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30年, 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导师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肾虚肝郁血瘀, 以自拟中药方补肾疏肝活血来治疗人流术后月经量少效果显著。
无痛人流术;月经量少;肾虚肝郁血瘀
月经量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少于既往,或行经时间不足2 d,甚或点滴即净者。一般认为月经量少于20 ml为月经过少。古医籍有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近年来随着无痛人流的开展, 月经量少患者逐渐增加, 且患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以后生育及生活质量。
无痛人流在麻醉状态下, 患者没有疼痛感觉, 但子宫紧张度亦随着麻醉降低, 处于比正常偏软状态, 医务人员为了保证人流手术无残留, 吸宫强度和时间增加, 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子宫内膜。月经量少是人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另外患者素体虚弱加上人流术时出血量增多也是导致月经过少的因素, 还可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 或原有炎症未治愈等各种原因引起, 进而通过内神经反射使子宫内膜对性激素反应不良, 因此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受到影响引起月经过少, 甚至闭经, 影响以后生育。
中医认为肝肾同处于下焦, 肾藏精, 肝藏血, 精血互相滋生, 使经血源源不断。《傅青主女科》中指出“ 经水出诸肾”,无痛人流手术本身耗气伤血, 损伤肾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恐伤肾, 所以患者本身对手术的恐惧加剧了肾精的亏损;肾虚肝失所养, 则肝气郁滞;《妇科玉尺·胎前·小产》有云:“是知正产者, 正如果中粟熟, 其壳自开, 两无所损。半产者, 则犹采研新粟, 碎其肤壳, 损其皮肤, 然后取得其实。”梅乾茵[1]认为人工流产亦如未熟之粟而强取之, 必然会不可避免地损伤胞宫[2]。术中手术器械直入胞宫, 损伤血络, 瘀血内停, 新血不生。因此, 肾虚肝郁血瘀是月经量少发生的基本病机。
在临床治疗上,雌孕激素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对用药存在思想负担,且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导师凌霞教授认为通过运用中药补肾疏肝活血可以达到调理月经量少的目的。
2.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均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
医院妇科门诊患者, 其中年龄最小者20岁, 最大者38岁,平均年龄25岁, 病程最短者3个月, 最长者2年, 以上全部病例均为无痛人流手术术后患者, 经西医检查, 排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量少, 且近3个月未采取激素治疗。
2.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新药(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2002年张玉珍主编)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4]拟定。
月经量少诊断标准:月经量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 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减少, 甚至点滴即净, 或经行时间不足2 d,经量亦少的月经病,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肾虚肝郁血瘀证:经行量少, 色黯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足跟痛, 或小腹冷, 或夜尿多;有血块, 小腹胀痛, 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 经前乳房胀痛, 或平时易怒;舌紫黯,少苔, 或有瘀点, 脉沉弦细。
3.1 治则 补肾疏肝活血
3.2 基本方 菟丝子20 g, 仙灵脾15 g, 山药25 g, 香附10 g,丹参10 g, 党参15 g, 白术15 g, 黄芪20 g, 陈皮15 g, 薏苡仁25 g, 泽兰叶15 g 鸡血藤25 g, 甘草10 g。
方中菟丝子、山药、仙灵脾滋补肾气, 益精之源;香附疏肝理气调经;丹参、泽兰、鸡血藤养血活血, 使先后天之血下达冲任、胞宫;党参、白术、黄芪健脾益气, 滋血之源;薏苡仁、陈皮健脾袪湿理气, 使众药补而不滞, 气行血畅;甘草调和诸药。
3.3 加减:按月经阶段加减
经后期:加女贞子25 g, 熟地25 g, 枸杞子25 g ;
经间期:加赤芍15 g, 充蔚子15 g;
经前期:加川牛膝15 g, 车前子15 g, 紫河车15 g;
经行期:加桃仁10 g, 益母草15 g;
3.4 服法 于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服药, 水煎, 取汁300 ml,每日一剂, 早晚温服, 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服用中药期间不加服其它药物。治疗同时嘱咐患者注意经期卫生,避寒保暖, 饮食有节, 调和情志。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有关疗效标准拟定。 治愈:经量恢复正常, 维持3个月以上;好转:经量明显增多, 或经量恢复正常, 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月经周期、经量无变化。自拟方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30例, 其中治愈18例, 占60%, 有效10例,占33.33%无效2例, 占0.67%。
患者, 女, 25岁, 2012年11月3号初诊, 月经量少4个月, 末次月经10月23号, 3天净, 量少, 色黯红, 有血块, 伴腰膝酸软, 小腹胀痛, 血块排除后腹痛减轻, 经前乳房胀痛,易怒, 既往月经周期尚规律, 曾行人流术2次。于本院查彩超, 子宫内膜2 mm, 余未见异常。查:舌淡黯, 边有瘀点, 苔薄, 脉沉弦细。诊断:月经量少, 肾虚肝郁血瘀型。治法:补肾疏肝活血。中药方:菟丝子20 g, 仙灵脾15 g, 山药25 g,女贞子25 g, 熟地25 g, 枸杞子25 g, 香附10 g, 丹参10 g, 党参15 g, 白术15 g, 陈皮15 g, 薏苡仁25 g, 鸡血藤25 g, 甘草10 g。7副, 水煎取汁300 ml, 每日早晚各温服150 ml。由于本时期处于月经经后期, 为阴长期, 所以加入女贞子25 g, 熟地25 g,枸杞子25 g, 以促进阴血生长。
11月9号二诊:这一时期处于月经经间期, 是重阴转阳的时期, 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排卵期, 所以11月3号中药方去女贞子, 熟地, 枸杞子, 加赤芍15 g, 充蔚子15 g, 7副, 以促进阴阳转化。
11月15号三诊:这一时期处于月经经前期, 是阳长期, 11月3号中药方去女贞子, 熟地, 枸杞子, 加川牛膝15 g, 车前子15 g, 紫河车15 g, 7副。以促进阳气生长, 并使子宫、胞脉通达, 为月经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11月22号四诊:这一时期患者月经即将来潮, 所以11月3号中药方去女贞子, 熟地, 枸杞子, 加桃仁10 g, 益母草15 g, 7副, 以促进经血顺畅排出胞宫。
11月29号五诊, 服药后于11月23号月经来潮, 月经量较前改善, 但仍不多, 色暗红, 有血块, 伴腰膝酸软, 小腹胀痛, 近日夜眠欠佳, 不易入睡, 查:舌淡黯, 苔薄, 脉沉弦细。上方加栀子10 g,夜交藤25 g,以改善睡眠状况, 后续治疗同上一个月经周期。
12月29号六诊:服上药后于12月22号月经来潮, 经量基本恢复正常, 色暗红, 血块明显减少, 腹痛减轻, 睡眠改善, 查:舌暗红, 少苔, 脉沉细。上方继续用一个月后停药。其后随访3月, 未见复发。
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 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所以在月经产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将影响月经量的多少。
导师凌霞教授认为妊娠本身是一个生理过程, 无痛人流术是人为的阻断这一生理过程, 肾主生殖, 所以手术本身是对肾最大的伤害, 惊恐伤肾, 加重对肾的损害, 所以本病的病机以肾虚为基础, 肝肾同源, 肾精不足, 则肝失所养, 再加上人为终止妊娠的生理过程必然会引起气血运行紊乱, 导致肝气郁滞, 血行不畅即血瘀, 总结无痛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主要病机是肾虚肝郁血瘀。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肝肾同治,兼化血瘀。
因月经病的发病与情志关系密切, 且月经来潮一次才能观察一次效果, 疗程较长, 应嘱咐患者注意调节情绪, 按时服药, 耐心治疗。
[1] 王薇华.补肾活血通经汤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闭经疗效观察.湖北中医学院, 2007.
[2] 王丹.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现代中医药, 2009, 29(1):66-67.
[3] 新药(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年版.
[4]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130117 长春中医药大学(王旭);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