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芳
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临床效果分析
王静芳
目的 观察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具有杀灭乙肝病毒作用的中药成分分析, 通过相同成分组成一组药, 从中选取了3小组药, 对从161例患者随机抽取的治疗组99例进行序贯治疗, 而另外62例对照组的患者用拉米呋啶。结果 治疗组99 例, 显效69 例, 有效28 例, 无效2 例, 总有效率98.8%;对照组62例, 显效7例, 有效51 例, 无效7 例,总有效率91.5%。两组疗效比较,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排列组合对抗乙肝病毒耐药性临床效果明显。
中药排列组合;乙肝病毒;耐药性
1.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收集乙肝患者161例, 主要是2009年11月至2012 年11 月的门诊及住院慢性乙肝患者, 在这161例患者中, 将心肺肾脑等器质性疾病除开, 签订知情同意书,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99例, 在治疗组又分3个小组, 每个组别33例, 治疗组男63 例, 女36 例, 年龄15~50 岁, 平均22.7周岁,病程1~24年, 平均病程6.7年。对照组62 例, 对照组男38例, 女24 例, 年龄16~48 岁之间, 平均24.6 岁, 病程1~24 年,平均6.3年。
1.2 方法 根据具有杀灭乙肝病毒作用的中药成分分析, 相同成分组成一组药, 从中选取了3小组药对治疗组进行序贯治疗。第一组药的主方是酱草15 g, 蒲公英15 g, 金钱草22 g, 田基黄15 g;第二组主方是龙胆草10 g, 紫花地丁15 g;第三组药的主方是主方改为苦参20 g, 虎杖20 g, 大黄3.5 g。在随机分组的病例中, 先随机选取以主要对患者进行治疗, HBVDNA 检测指标出现不再下降而回升, 则更换下一组药。对照组服用拉米呋啶片, 0.1 g/次, 1次/d。
1.3 观察指标[2]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主要的考察指标是HBV-DNA 的检测数据, 治疗组和对照组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疗效观察周期为一年, 每次观察周期为一个月。对治疗组中患者每次的观察检测数据中, 如果HBV-DNA 检测指标连续降低就继续使用第一组药, 如果HBV-DNA 检测指标出现回升趋势, 就需要更换第二组药, 采用此种方法直到第三组药用完。在一年的疗效观察中, 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V-DNA 下降幅度及例数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百分率用于计数资料, χ2用于检验, SSPS17.0 软件包用于计算。
2.1 疗效标准 疗效无效的标准是HBV-DNA 指标数下降<101以下, 疗效有效的标准是HBV-DNA 指标数下降处于101~103, 疗效显效的标准是HBV-DNA 指标数下降>103。
2.2 疗效观察 两组HBeAg, HBv.DNA 和肝功能变化比较表明, 对照组99例HBeAg 阴转39例, 占41.9%;HBv.DNA 阴转有37例, 占39.8%;ALT 复常有52例, 占55.9%;AST 复常有50例, 占53.8%;TBIL 复常有28例, 占30.1%, χ2值为3.927, P值为0.047。对照组有62例, HBeAg 阴转15例, 占24.2%, HBV-DNA 阴转有14例, 占22.6%;ALT 复常有24例, 占38.7;AST 复常有23例, 占37.1%;TBIL 复常有10例, 占16.1%。HBeAg 阴转比较, χ2值为5.158 , P值为0.023;HBV-DNA 阴转比较, χ2值为4.987, P值为0.026;ALT复常比较, χ2值为4.406, P值为0.036;AST 复常比较, χ2值为4.147, P值为0.042;TBIL复常比较, χ2值为3.928, P值为0.047。治疗组和对照组HBV-DNA下降标准比较, 在治疗组, 各项指标数下降101有7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2有19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3有39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4有24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5有9例, 下降<101或反弹有1例;对照组62例中, 各项指标数下降101有34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2有17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3有5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4有1例, 各项指标数下降105有0例, 下降小于101或反弹有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数下降比较, 指标数下降101两组比较, χ2值为-42.801, P值为0;指标数下降102两组比较, χ2值为1.019, P值为0.313;指标数下降103两组比较, χ2值为17.957, P值为0;指标数下降104两组比较, χ2值为13.429, P值为0;指标数下降105两组比较, χ2值为6.370, P值为0.012;指标数下降<101或反弹, 两组比较, χ2值为-4.883, P值为0.027。从两组临床疗效来看,对照组99例中, 显效69例, 有效2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数达到97, 有效率达98.9%;对照组62例, 显效6例, 有效51例, 无效5例, 总有效数57, 有效率达91.9%。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疗效比较, 显效比较, χ2值为56.180, P值为0;有效比较, χ2值为-47.471, P值为0, 无效比较, χ2值为-4.883, P值为0.027, 总有效数比较, χ2值为4.883, P值为0.027, 有效率比较, χ2值为5.701, P值为0.017。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互比较发现HBeAg 阴转, HBV-DNA 阴转, ALT 复常 , AST 复常 和TBIL 复常数相比, P<0.05, 这就说明了在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数比较, P<0.01, 而总的有效数比较, P<0.05,这就说明两组在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是结合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的数据变化, 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但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过程中, 发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出现变异, 并具有耐药性。现有的西药由于所用的西药成分比较单一, 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治疗时, 虽然疗效较好, 但是容易引起乙肝病毒变异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中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 由于其成分复杂, 使病毒对药物的耐药性程度大大降低[3]。目前, 中药对乙肝病毒变异耐药从干预到有明显疗效再到减少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重要疗法分别是益气凉血解毒类中药疗法、中药复方序贯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4]。本文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出发, 结合《中华本草》、《中药药理学》、《中药学》 等中药药理研究成果[5], 从新的角度出发, 充分发挥中药优势。首先,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杀灭作用的中药成分, 根据具有杀灭作用的中药成分分析, 然后通过相同成分的一组药和不同成分的多组药, 对患者采取多个阶段的序贯用药, 结果显示, 这种药用方式, 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数量见到最小,实现了最好的治疗效果, 充分发挥了中药的优势。但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只是选取了三组药进行了疗效分析, 而对于其他各组的中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具有怎样的疗效, 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 8(6):324-329.
[2] 徐春军, 刘燕玲, 李秀惠, 等.益气凉血解毒类中药对抗拉米夫定诱发乙肝病毒YMDD 变异的干预作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3(12):1079.
[3] 何泽民, 姚建华, 高贵清, 等.中药复方序贯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45 例临床观察. 江苏中医药, 2011, 40(6):42-43.
[4] 池晓玲, 萧焕明, 吴黎明, 等.中医辨证治疗对减少乙型肝炎病毒YMDD 变异的疗效观察.世界中医药, 2010, 2(2):7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21000 锦州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