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原文 让阅读教学更“给力”

2013-02-01 21:41葛乃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监生原著名著

葛乃和

(南通市海安县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600)

小语教材中的许多文本来自于文学名著,这些文学名著汇集了人类最美好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在入选课文时,编者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对名著原文进行了精心取舍与重新“创作”,形成了具有学生阅读与学习价值的语文教材。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选用原作中相关的片段,通过诵读、欣赏、想象、品悟、拓写等方法,感受名著语言的韵味、咀嚼名著语言的趣味,体悟名著语言的情味,从而领略原著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唤醒学生的语言智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有深度、力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给力”。

一、对接原文诵读:课堂充满韵味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文本是学生欣赏美、体验美的载体,而诵读是重要手段。优秀文学名著中生动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理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欣赏美、体验美,在联想和想象中感受语言的韵味。如《三顾茅庐》课文第三节的写景的文字是根据原著改写的,但语言风格迥异。相比较而言,原著文言文的句式工整,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韵味十足,排比句式颇有气势,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彰显了名著中语言的魅力。教学中我插入了原文中的这段文字:

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摘自《三国演义》)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比较体会,然后再想象画面,描述画面。有的学生说仿佛看到了远处蜿蜒起伏的山冈,清澈见底的溪流向前奔去;有的说仿佛看到一座连绵起伏的山岭长满松树,山前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还有的说好像听到猿猴的叫声……学生带着想象描述画面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诵读。

教学拓展的原文,虽不似课文白话文这样通俗易懂,但经过师生反复诵读、品味,运用视觉、听觉、联想等手段,将语言文字描绘的秀丽画面描述出来,将文本的语言美感充分发挥出来,体味它的精湛,感受它的魅力,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感,更能深层次地影响他们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在他们的幼小心灵里播下文化的种子。

《三国演义》中的原文的描写片段对学生的阅读具有新的挑战,能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对比阅读,细细品味,悄然领略“雅而不涩,俗而不俚”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当被这一风格深深吸引时,学生就能慢慢咀嚼出语言的味道,嚼出了名著的原汁原味,触摸到经典的脉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审美的感受能力。

二、对接原文练笔:课堂充满趣味

将原著改编成语文教材,编者是有选择性的。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原著的人物特点,丰满人物形象,教学中我们在学生理解文体、感知人物特点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解水平,适当补写故事的情节,再对照原著,比较欣赏作者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特级教师李伟忠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就采取这种巧妙方法,使课堂高潮迭起、趣味横生。李老师首先出示:

晚饭后,赵氏又提起借给两位舅爷赶考作盘程用的二两银子。严监生____________。

教师让学生想象当时情景,严监生会怎么做、怎么说?学生自由练笔,接着组织学生交流。有学生这样写道:严监生气愤地说:“不行!不行!上次两个人借我的钱还没还,我哪有银子呢?”有学生写道:严监生左手捂住胸口,右手挥了挥,生气地说:“我现在到处都要用钱,这不是割我身上的肉吗?”

……

在学生畅所欲言时,老师出示原文:

严监生一言不发,桌子底下有一只猫正趴在他腿上,他一脚把它踢得老远。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原文的妙处,学生从原文中品悟出作者写作手法上的两个特点。一是写得很有趣味:猫本来很可爱,因为严监生听到又要花钱,心里很气愤,就把怒气发泄到猫身上了;二是用词准确:一个“踢”字生动地反映了严监生真实的心理活动,“老远”说明严监生踢的力气很大,表明内心的愤怒之大。最后老师作小结,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这种给名著片段补充情节的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原著的描写片段简直是神来之笔,就像相声表演中的“抖包袱”再现原文,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细致入微的写作功力,揣摩到作者犀利深刻、风趣幽默的语言特色。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丰富审美情趣,使课堂的对话教学充满文化味,更能让学生领略到原著的精妙之处,使学生与作者进行一次精神与心灵的碰撞,从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三、对接原文品悟:课堂充满情味

教学《生命桥》课文第四小节,在学生理解了“生命桥”之后,老师补充原文中的沈石溪先生发出的这样的感慨:

(出示)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羚羊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有想到,老羚羊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摘自《斑羚飞渡》)

师生合作朗读。老师巧妙提问:追赶羚羊的猎人们个个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猎人,此时此刻,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在理解了“生命桥”深刻含义,学生被羚羊们奋不顾身、舍死忘生、齐心协力的精神感染后,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此时,巧妙引出原著中作者的真实感受,将学生带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朴实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情感,缩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为下文转换角色、表达感受架设桥梁。这样借用原著开发教学资源,也为课堂中文本、学生、老师、猎人、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提供了“源头活水”。同时,作者运用反复手法表达内心感受的语言方式值得欣赏与借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文学名著的教学是有生命的,是富有情趣魅力和诗意的。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借用原著片段开发语文教学资源,丰厚语文教材,这也许会成为教学的一个视角,为学生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从中吸取原著语言精华,领略优秀文学作品的绮丽风光,唤醒学生的语言智慧。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会更有深度、力度,语文课堂会更“给力”,更具有魅力。

猜你喜欢
监生原著名著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拔牙
不识“斋戒”闹笑话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紧扣“吝啬”定格人物形象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