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陈学军
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7%,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始终将宣传和教育工作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坚持宣传工作经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宣传群众与宣传领导相结合。2012年,悬挂宣传横幅、墙上书写标语150多条,制作宣传牌18块,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2631份,在地质灾害危险区、灾害点设立警示牌和警示标志48个,印制了3000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页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宣传画,向广大群众免费发放,并利用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使宣传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对群测群防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大大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我市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建设、交通、水利、安监等15个市直部门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根据每年市直局委及有关部门的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各镇、重点矿山企业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领导体系;安排部署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及重点,建立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
每年年初,各镇及有关责任单位向市政府提交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承诺书,各镇政府与镇行政区域内的矿业权人以及村组签订责任书,责任到村组、到人,防灾避灾明白卡发放到位,灾害危险点警示牌和警示标志明显;每年会同水利、交通、城建等部门,重新排查全市的地质灾害危险点,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并建立群测群防人员网络;市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12年市财政拨款60万元用于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员的工作补贴。
结合实际,我们集思广益,认真编制了《济源市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济源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编制了《济源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济源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8~2015)》,并经市政府同意实施。在科学规划的过程中,基本掌握了辖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成因、规模及发展规律,确定了35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3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2处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结合我市每年汛期到来的时间,在雨量达到中雨以上时,由市气象局和国土资源局在市电视台联合发布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在12121气象预报信箱设置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地质灾害防治预警预报的语言信箱,提高防灾避灾意识。2012年,全市发布气象灾害预报共67次、重要天气预报4次、重要气象服务3起;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保证通讯畅通,及时上报监测情况,随时做好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坚持雨天每日下午收集监测信息,对于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上报,使我市地质灾害事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高地质灾害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结合实际制订《济源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局长为主任的突发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并建立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各分局在各个辖区内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了当地群众避灾、避险的意识。2012年8月1日凌晨1时,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45毫米,到3时降雨量为158.5毫米,洪水暴发,景区泥石流、山体塌方约30万立方米,冲毁桥梁3座。王屋镇政府根据气象部门的预警预报和汛期地质灾害预防橙色预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紧急疏散、转移受威胁游客和群众330余人,设立警示牌、拉警戒线,封堵上山道路,落实安全员24小时监控,未造成人员伤亡,成功避让了王屋山景区泥石流灾害带来的危害损失。
我们按照“谁引发、谁治理”、“谁收益、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地质灾害监管查处力度。一是整顿矿山、规范秩序,进行矿产资源整合关小并大,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减少资源开发对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积极推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两评”制度,严格执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从源头上把关,有效遏制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三是积极申报济源市下冶镇采空区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济源王屋镇西门村段高速公路滑坡应急调查和搬迁避让两个项目,争取财政资金1779万元,支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421户进行搬迁避让,并对搬迁新选址建设用地进行了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有效避免和减少了地质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