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2013-02-01 19:37:44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零件图绘制教学效果

刘 薇

(天津市劳动保护学校 天津 300162)

平面设计课程在中职学校中开设较为普遍,是一门与专业相结合的软件使用类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中起着基础工具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平面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兼顾学习对象的专业需要,还要符合软件学习的科学规律。笔者曾先后讲授过机械制造专业、电子电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等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断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要提高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遵循教学规律和教育方法,提升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择贴近学生兼顾实用性的课题,教学过程及内容联系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等。

制定定位准确的大纲,合理选取设计软件

在开设平面设计课程前应作充分调研,慎重制定课程大纲,保证大纲定位准确。目前,平面设计课程在机械制造、市政建设、计算机应用、广告设计等多个专业都有开设。在制定平面设计课程大纲的时候需要深入了解专业特点,根据专业需求选择平面设计软件,制定课程大纲,从而对整个课程体系起到引导作用。

在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首先,研究专业特点,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平面课程的内容定位。例如,机械制造专业,其平面设计课程主要涉及用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加工图,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主要涉及平面绘图、照片处理、网站美工等。其次,研究学生特点,根据学生掌握和接受能力,确定课程目标。例如,数控专业中职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绘图效率,规范绘图,学生学习后要能绘制简单零件图,基本达到中级绘图员水平。而数控专业高职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熟练绘制复杂零件图、装配图,绘制简单三维实体零件图,要基本达到高级绘图员水平。虽然都是数控专业,但由于学生不同,在大纲制定过程中课时安排、内容确定、软件选择也就有所不同。再次,整合安排,分析确定授课软件,指导课程教学。例如,笔者前面提到的数控专业学生,无论是高职或中职类,学生学习的主要是机械加工零件图的绘制,因此,在大纲设定时要充分考虑机械制图课程的需要,选择适合机械加工零件绘制的软件,从简单的零件图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绘图软件的菜单、工具栏的使用方法,结合机械制图知识设定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复杂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同时,应遵循机械加工专业学习特点,把机械类平面设计课程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中职学生授课时可以选择Caxa软件。该软件用于绘制机械图,使用方便,容易掌握,但3D造型功能欠缺,比较适合中职学生。考虑到中职学生未来专业发展,也可选择功能更为强大的AutoCAD软件,但在大纲制定时不能涉及3D造型等复杂功能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由于要掌握3D造型的基本功能,在选择软件时功能齐全、三维造型能力更强大的AutoCAD软件显然更为适合。又如,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不同,在选择学习软件时也有所不同。目前,平面设计软件较多,但侧重略有不同。最常用的软件应数Photoshop,而如果学生将来就业方向是室内装潢设计,则应加入3D MAX软件的学习,广告设计通常还需Corel DRAW,网页制作则还要学习Adobe Illustrator等。可见,对于计算机及设计专业的学生,平面设计课程的基础是学习Photoshop软件,再根据不同方向适当加入其他软件的学习,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及就业的需要,这样的课程设计更为科学。

遵循以上原则来设计制定平面课程的教学大纲就可以做到定位准确、有的放矢地开设平面设计课程,提高课堂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与专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工具软件。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平面设计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软件学习课程,有其固有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模式是机房授课,教师先介绍软件界面,保存、打开、退出等操作,再介绍简单图形如圆形、矩形等的绘制方法,进而一步步带领学生学习软件的各个功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学习虽然比较系统,但职业院校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困难,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笔者的经验表明,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调动起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每一节课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清晰地了解学习所应达到的实际效果。通过任务的完成、教师的指导,达到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取得成果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能清晰地建立课程对未来就业的现实意义。完成任务后学生有了成就感,树立了学习信心,也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是每堂课的任务设定十分重要,既要联系专业需要,又要让学生感兴趣,任务也要讲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二是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作为任务指导者和课程的组织者,教师应采取高效的指导方法,避免传统的步步讲解,又要预防完全的放任自学。基于以上两点,在课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平面设计课程——AutoCAD的教学中,每堂课设计一至两个任务,结合任务学习绘图软件的各项功能,最终达到规范绘图、熟练掌握的目的。

在最初几节课,为了让学生熟悉界面和常用的编辑功能,笔者通常设计一些按要求修改零件图形的任务,并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利用网络教室向学生发放任务指导软件或指导书,介绍所要用到的相关功能的操作方法。学生接到任务后,根据任务指导书和指导课件,按照任务大小独立或分组执行任务,教师不做讲解而是巡回指导。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点评,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利用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改学生无目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又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Photoshop课程中,设计制作个性相框任务,可以先让学生上网搜集个性相框的相关资料,教师将学生搜集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展示,明确个性相框应用范围广,流行于影集制作、照片特效、购物网站贴图、个人微博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应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任务设计要贴近专业和学生,同时使用分组讨论、分层教学、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工具、视频课件等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以积极的学习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避免课程设计花哨,杜绝任务过大过难

为提高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适当设计教学过程,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十分必要。但在课程设计中应避免过于复杂,更不能一味追求新鲜有趣,应适当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资料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布置任务,学生执行任务、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过程应尽量简单,着重于学生全部参与,达到任务教学的目的。在任务设计时要杜绝任务过大过难,避免使学生丧失信心。尤其是课程初期,要用简单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软件各项功能的操作方法,积少成多,从一个个小的任务入手,逐渐扩大任务规模。例如,中职数控专业AutoCAD课程的任务初期多为修改、编辑图形,逐渐过渡到绘制法兰盘主视图、轴类零件图、零件三视图,最后绘制较复杂零件三视图。这样的任务安排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学生在学习初期可以很快树立信心,激起学习兴趣,使学习目标的达成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1]高铁刚,吴祥恩,马小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周仲文,陈宇.Photoshop平面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耿国强.AutoCAD201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姚文锋.中文版 Adobe Illustrator CS2经典实例[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6]杨学俊.社区教育体系的职教特点、功能和体制创新[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12):3.

[7]庄佩芳.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教学管理的改革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11):34.

猜你喜欢
零件图绘制教学效果
Art on coffee cups
放学后
童话世界(2018年17期)2018-07-30 01:52:02
“轴承的配合制选用”的教学心得
浅谈机修钳工实训中的零件测绘
《机械制图》中装配图的识读
速读·中旬(2017年6期)2017-07-29 17:53:13
绘制工程图纸时常见问题分析及研究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