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液压传动》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3-02-01 19:37:44吴晓路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液压传动液压油工学

吴晓路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济宁 272037)

相对于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是一门新技术。由于其具有其他类型传动所不具有的优势,在工程机械、机床工业、军工、农机、汽车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进入液压领域,液压技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对精通液压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液压传动》课程作为高职机电类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液压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一些高职院校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而实质上依然把实践教学作为独立的一部分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仍没有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模式,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难以培养出既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我院结合本地特点,对《液压传动》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和实践。

与企业联合确定课程导向,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工学结合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培养机电一体化一线技术人才,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本地区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在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技术人才的短缺状况也日益明显。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工艺编制与调度、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等岗位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

我们邀请企业专家,针对本地区地域特色,重新修订专业方向和课程方向,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我们与多家企业的一线机电液专家合作,通过企业座谈会、工作分析会等方式,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及与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分析后我们发现,不管是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工作、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工作,还是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都需要员工掌握液压传动元件及系统的基本理论、液压系统的组装调试方法,以及液压系统故障处理方法。另外,我们还对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机电工程系毕业生从事机械加工、机械调试、机械售后服务的较多,而液压技术是企业设备应用及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是《液压传动》课程的主要应用方向。因此,我们把该课程的教学重点调整为应用与维修方向。结合相应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确定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具备机电设备液压系统图的识读分析能力,掌握机电设备液压系统的组装和调试方法,具备液压元件的故障分析能力,具备机电设备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敬业乐群的职业素养。

创设符合工厂实际的项目任务,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工学结合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深入企业调研,归纳出与课程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这些岗位能力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按照由简入繁的原则,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液压油的检测与更换”、“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液压回路的组装调试”、“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

学习情境一:“液压油的检测与更换”。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有80%涉及液压油,因此,我们的第一个学习情境选择了“液压油的检测与更换”。这个学习情境是以一个简单而典型的平面磨床液压系统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全面指导下,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构成、液压油的类型,掌握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污染的危害和更换的原则,学会用目测法、直观检测法、滤纸实验法检测液压油的污染程度,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

学习情境二:“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以“元件”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元件拆装和故障分析的项目任务,了解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故障分析处理方法,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拆装工具,为随后完成复杂的项目任务打下基础。

学习情境三:“液压回路的组装调试”是一个以“典型回路”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路的分析和组装调试,熟悉液压系统安装和调试流程。该学习情境所设计的项目为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体验式学习,学生会对液压回路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学习情境四:“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由两个实际机械项目任务组成。该学习情境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术图纸资料,熟悉机电设备液压故障诊断及维修作业流程,能按规范进行故障维修作业处理,恢复设备的功能及运行精度,完成设备液压系统的维修工作。这个学习情境能强化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学习情境的总体设计上,依照学生学习规律,我们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将在校内实习车间进行的液压油检测与更换作为入门项目,将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和回路的组装调试作为主导项目,将校外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作为拓展项目。由校内到校外、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设计使相应的工作任务复杂度和难度也逐渐增加,进而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项目的完成依托真实情境,在教学流程上实践工学结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一体化教室、实习车间或实训基地完成教学。通过精心设计,把常用液压系统应用和维修过程分解成四个教学情境来完成,每个教学情境又分解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之后,便充分掌握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简单故障分析技术。

如在学习情境二“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教学中,上课时教师首先将问题提出来。然后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答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实施所需工具。教师再总结各个小组的优缺点,结合学生答案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组织学生对具体的液压元件进行拆装和故障分析。最后,由每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产过程的体验进行劳动成果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调动了学生对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和创造欲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方向的理解和对职业情况的了解。学生通过这种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可以实现学习与职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在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学生注重企业强调的安全意识、创新理念和团队协作意识。

实施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制度,在检验方式上突出工学结合

我们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本课程按相关职业标准,将课程的知识点、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转化为项目实施过程来考核。在考核中,坚持能力本位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采用书面理论考核、填写任务工单、实践操作考核、工作过程阶段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液压系统装调和维修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及综合应用能力。

吸引企业技术人才加入课程建设和实施,在师资建设上展现工学结合

从课程的开发到实施,我们一直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合作,其中有一些是高级技术人员,包括我校的毕业生。从他们那里我们了解了企业需求,使我们能够合理地设计并实施课程。同时,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也参与到了我们的课程教学中。

对《液压传动》课程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和实践应用,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学生达到了岗位的能力要求。同时,该课程教学也得到了学院领导和企业专家的好评,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尤其是在工程机械领域,从事液压系统维修的毕业生较多,本课程对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正逐步显现出良好的效果。2011年12月,本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1]李芝.液压传动(第 2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6.

[2]黄志坚.液压故障速排方法、实例与技巧(第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6.

[3]金燕.高职《化工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6):88-89.

[4]蒋鸣雷.高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59-60.

[5]张成涛,庞学光.当前我国工学结合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72-75.

[6]温贻芳.结合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促进工学结合课程的质量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68-71.

[7]吴发汉.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84-185.

猜你喜欢
液压传动液压油工学
液压挖掘机液压油箱内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盐工学人
环境可接受液压油性能要求及开发意义
石油商技(2021年1期)2021-03-29 02:36:20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城市公交车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求知导刊(2016年21期)2016-09-29 12:14:45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设计
工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8:55
安装螺旋桨用液压油顶结构的改进
中国修船(2014年5期)2014-12-18 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