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果
(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泗洪 223900)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已经从传统的学历文凭教育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转变,打造精品专业也成为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然而,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实训教学中已出现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理论教育受技能考核内容的影响,知识面变窄。以三年学分制电气专业学生为例,由于必须在实习前取得维修电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为了保证学生能在非常短的教学周期内完成中级实训并考取电工中级证书,进而顺利就业,学校二年内的专业课程也不得不紧紧围绕着技能考题涉及的专业知识开设。(2)整个专业教育出现受技能证书牵制的倾向。仍以三年学分制电气专业为例,似乎维修电工初级和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的取得是电气专业教学的开始和目标,也预示着专业教学的基本结束。(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变得偏颇。“能讲会做”的主要体现就是技能鉴定规定的若干个模块、若干道试题涉及的内容和训练,而不是实际意义上“双师型”教师该体现出的业务精湛。
从目前部分学校实施的技能应试教育结果看,以电气专业教学为例,这样的应试教育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表现:(1)技术等级证书的含金量呈下降趋势。许多取得电工中级证书的学生在就业面试和岗位实习时遇到一些专业内容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的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不会独立解决,不能达到技术等级证书规定的实际要求。(2)学生的专业能力不能自成系统。技能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全面,也不扎实,只是填鸭式地被动接受教师和师傅传授的内容。这样的应试教育对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无益的。(3)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用人单位反映在聘用实习学生时,必须花大力气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而且培训的时间有增加的趋势。
中职学校技能教育中出现的应试教育现象,危害也很大,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技术等级证书在短时间内贬值,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要打造精品专业,就必须改变技能应试教育这种现象。
劳动力市场持证准入制度的实行 大家知道,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了我国有很多专业必须实行持证准入制度,证书和能力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这种制度的局限性。证书和能力的严重落差引导着人们追求证书的狂热。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中、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严重的干扰和影响。
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局限性严重影响了正常教育的进行 学科内容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多彩,但教学时间是相对有限的。在有限的考试内容、有限的教育时间和无限发展的教育内容的矛盾面前,最有利的办法就是走应试教育这条捷径。
劳动力市场的能力考核标准不健全 劳动力市场不成熟,重证书、轻技能,或者能力考核标准不健全,是应试教育现象出现的温床。用人单位是人才质量的把关人,但目前大多数企业和行业缺乏统一的把关标准和把关能力,只是单纯以技能证书作为依据,这也是应试教育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主观原因 作为教育部门,学校就是希望有更多学生毕业后在短时间内被用人单位接纳,希望学生在进入单位后再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用人单位有所作为。
认清方向,把立足点移到正确的基础上 所谓认清方向,就是说要把技能教育的目的落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而不是证书上。证书要不要?肯定要,而且必须要。应该把证书作为学生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根本的目标应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中职生拥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职业教育要让他们把特长、潜力都表现和释放出来,那么“人人都能成才”是可以实现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是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功能,也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必须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空间,以谋求一份适合的职业,这就是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基础和精髓所在。
真正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努力编写出先进的教材 课程设置是教育的 “纲”,没有科学的课程设置,难免造成教育的盲目性和教学资源的浪费,也编写不出优秀的教材。如果课程设置不根据社会的需要,而是根据技能考试试题内容,那么很难不使教育落入应试教育的陷阱。以电子专业为例。为了真正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新的课程标准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考核要求,确定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思想,将课程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尤其强调创设工作情境,同时加大实践操作的容量,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加强考证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操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既满足技能考证需要,又使专业能力学习系统化,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技能应试教育现象的出现,间接地反映出教师业务能力的低下。因为你考什么,我教什么,实际反映出的问题是教育者不是能力差就是惰性十足,与精品专业教师的要求相去甚远。古语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导学生以法,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成功的职业教育是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而成功的职业教育离不开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这种高素质不仅表现在有较高的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要有专门技能,要有比较扎实的实践经验。
学校在教师管理制度上要避免技能应试教育的滋生 学校和企业是合作关系,教师定期深入企业学习,是职业教育制度改革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教师的视野,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学校评价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只看所教学生取得的证书高低和多少,更要看一个教师的实际技能和教育能力。考核一个教师的业绩,不能短期地看取证情况,更要考察社会对教师的评价。
端正学生的实训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 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这一问题上,我们应该从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教学制度上找出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是否应该采用更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有没有脱离实际、滞后时代、死板硬搬的现象出现?在教学制度上,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对于实训教学,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端正学生的实训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是搞好实训教学的关键。
实训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精品专业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繁荣。莫让技能应试教育成为精品专业建设的绊脚石。这不单只是实训教师或专业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丁洋,崔志荣,梅洋.中职学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资讯,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