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英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2)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名词概念较多,较为抽象和分散,初学者颇难掌握。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没有生产实践经验,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比较陌生和模糊,但对新知识、新事物比较好奇,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驱动力,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谈谈我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授课其实就是一种推销。要使学生接受你的课,喜欢这门课,首先就要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尤其第一堂课,是一堂很重要的学习动员课。现在的学生目的性很强,重要的就学,不重要就不学。所以第一堂课就要从思想上和内容上引起学生重视,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讲述:(1)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与发展性。可以从钢铁生产与汽车制造方面举例说明目前我国工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流的设备,二流的管理人员,三流的技术工人,所以我们只是工业大国但不是工业强国,强调掌握技术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掌握技术,积累经验与资本自主创业,让他们懂得专业前景广阔。(2)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例如,在讲授“绪论”时,给予充足的学时,由远古石器时代─陶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这一材料发展史讲起,接着介绍我国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成果,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与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习热情,再来强调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及和其他课程的紧密联系,使之转化为坚定的信心,从而产生要学好本课程的动机。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学生对新颖和原有经验联系得上的教材最感兴趣。因此,在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之前,按照不同专业筛选教材内容,选取学生接触过的易于接受,有联系的新颖教材,而不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似曾相识而又陌生的感觉,就会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难点拉伸曲线强化阶段的教学中,先让大家比较铝电线、铝高压锅、铝合金门窗的性能如何,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形变强化与合金化是强化材料的重要方法;硬质合金制造与烧制红砖;不锈钢无磁性与收废品时的磁铁检验等,使学生觉得学过而又想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的启发,才有强大吸引力,才能诱导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 “材料中的碳钢和铸铁”部分时,我首先提出问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然后告诉学生,要获得钢,首先要练得生铁,而生铁是由铁矿石经高炉冶炼而得,接着又提出问题“钢与铁的关系是什么?”再以 “恨铁不成钢”引入钢与铁的关系:钢是由生铁经高温熔炼后,降低含碳量,调节Si与Mn的含量,除去有害元素硫、磷而得到的。又如,紫铜管冷拔后再冷弯易开裂怎么避免?学生就开始分析为什么开裂,找出原因之后,再找避免措施。这样学起来印象深刻。
近几年,我校学生有较大一部分来自外地及农村,他们社会实践知识较为缺乏,对工厂极为向往。我紧紧抓住这一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例如,在讲金属学基础知识中的力学性能这一抽象概念时,就用实例来启发诱导,如起重机上的钢丝绳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而不断,引出拉伸载荷,满载火车给钢轨以很大的压力(即为压缩载荷)等,从而引导出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并表明它是工厂中机械零部件设计、制造和选择材料的主要依据。再如柴油机上的连杆、齿轮是机械上的重要零件,在工作时不仅受到拉力、压力的作用,还承受冲击力的作用,这些载荷作用对零件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性。这就要求该零件的金属材料必须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能,使学生听后还想学。
又如在硬度教学时,同一把小刀削铅笔和划玻璃,前者小刀比铅笔硬,后者玻璃比小刀硬,说明硬和软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对刀具来讲通常要求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就可以了。但对于有些工具来讲,却不是这样,还必须具备其他的性能,如医生用打针的针头既不能太硬(因太硬了往往会导致脆断而造成更大的痛苦),同时又不能太软(因太软也往往使针头卷口导致伤口使病人痛苦),使学生感到奇异而和谐,抽象而直观,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归纳总结的过程是探寻知识内部规律和与外部联系的过程,也就是“悟”的过程。学生对新知识形成认识后,尚未达到掌握的程度,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可使之系统化,概括化,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的程度,有利于学习能力形成。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教学中,单位课时的教学内容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归纳总结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教学重点“钢的热处理方法与常用的碳钢、合金钢”等部分感到头疼,课堂上感觉学得很清楚了,可一到做习题或应用时就觉得头脑混乱,对种类繁多的钢种及其热处理方法的选用特别容易混淆,这时可列表从各种热处理规范、目的及应用钢种和场合进行归纳、比较;常用的合金钢也可从其成分、性能、热处理及用途等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着较为清晰的脉络,比较记忆之后,掌握得牢,颇有成就感,兴趣自然就有了。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与车间对接,采用讲、练合一型的现场教学。教师先提出课堂教学任务,也就是具体的工作专题或工作应用实例,然后对任务进行分析,讲解工作的步骤和具体要求,再一步一步进行示范,示范的同时,学生操作,师生同步完成工作任务,最后,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工作的效果进行总结与提高,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实现学生学习的“教学做”合一,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真刀真枪动起来。这种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室满堂灌的讲课模式,改为现场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自学为主的模式,学生学起来主动,效果较好。如在“力学性能”、“钢的热处理工艺”教学中,将课堂转移到实验室、热处理现场进行教学,并进行现场操作与训练。学习环境模拟工作环境,使学生对力学性能、热处理知识及热处理设备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讲完课本知识之后,布置生产实际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例如,将工厂中常用的零部件和工具,如对齿轮、主轴、模具、刀具等,要求学生分析它们的工作条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造,并拟出其加工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艺。然后,大家集体讨论每种方案的利与弊,最后选定最佳方案。通过这些练习,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学习兴趣更浓。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断进行兴趣的培养和激发,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自然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1] 成淑丽.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教学技巧[J].职业技术,2007(8):57-58.
[2] 仲林.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多样化教学[J].职业,2010(14):69-70.
[3] .李伯黍,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王英杰,金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