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3-02-01 01:08余成新觅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放射科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0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3年2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影像学医学

余成新,秦 觅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放射科;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医学影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现代医学领域之一,它由原来的形态学发展到功能学及分子影像学,从静态图像发展到动态电影成像,从二维图像发展到三维、四维图像,从定性诊断发展到定量诊断,从单纯诊断发展到诊断与治疗并重。现代医学影像学与过去的医学影像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而医学影像的教学模式仍与以前大同小异[1]。如何让教学模式更加适应医学影像学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模块式教学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是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每个模块都含有与此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紧密结合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学习,打破了原来的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2]。

1 医学影像专业模块式教学背景分析

1.1 专业内容分析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发展突飞猛进,是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得益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检查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影像学逐渐分成了普通放射、CT、MRI、DSA、USG 和核医学几大分支。各类影像学检查原理不同、成像方式不同,阅片诊断方法也不同,因此各种影像检查之间存在的差异逐渐增大:超声由以前的A超发展为黑白B超、彩超、三维超声;CT由原来的普通CT发展成为螺旋CT、多排螺旋CT、双源CT等;磁共振由永磁性低场强机发展为高场强机、超高场强磁共振机;核医学由以前简单核素扫描发展到ECT、PET-CT、PET-MR。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越来越多,检查技术不断细化,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及体系,不同影像工作的参考书目都以影像技术分类编写,如超声诊断学、CT诊断学、MR诊断学等,但学生的教科书还未分类。

1.2 教师素质分析

目前,影像学教师基本是由各临床医学院的教师担任,各教师从事专业不同,研究方向不一致,如超声学的教师对MRI、CT诊断了解不够全面,磁共振的教师对介入知识了解不够深入。部分医院将超声、介入、CT、磁共振在行政上分开,促使部分教师对其他影像学检查涉足更少,同时学生在分配到各医院之后,面临着专业定向问题,是从事超声还是CT、MR等其他工作呢?

1.3 教学模式分析

目前影像学诊断的的教学模式是以疾病为单元进行教学,如主动脉夹层由一名教师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到超声、CT、MRI、DSA表现进行讲述,教师需要掌握各种影像学的知识才能深入讲透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而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影像知识的增多等原因,一个教师不可能全面掌握各种影像学知识。

2 改革策略与实施方法

医学影像学是构建现代医学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及临床需求,有必要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遵循“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五性”(思考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的原则来对医学影像课程进行划分整合,以模块式教学为架构来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2.1 如何整合医学影像知识模块

模块式课程设置应遵循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就业岗位群和技术能力要求,参考影像学考试大纲标准,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构建由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相结合的影像专业模块式教学体系。

以检查技术为主线,将医学影像专业教学按检查技术划分成多个模块:超声、普通放射、CT、MRI、DSA、核医学,教学按各模块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及临床实习。各模块从不同成像原理、特点和临床应用,到各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进行系统地讲述阐明,同时介绍各种影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使学生对各种检查技术有系统性的了解。

为成功地进行改革,在整合课程时应组织相关专业,如基础、临床教师及医护人员等进行调研工作,充分研究各学科知识的重叠和差异情况。要充分考虑到本校学制、学生流向,做到紧扣培养目标,内容少而精,着重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如何实施模块式教学

2.2.1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相应教材

按重新整合的课程模块,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在组织教学内容,编写相应教材时,要注意各学科内容的对应性及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即衔接好学习内容,摒弃重叠内容,及早地让学生接触临床[3]。

2.2.2 改变教学手段 在模块教学中,要采取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方式。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的开放性、探索性学习。PBL注重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广泛灵活的知识基础,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4],具有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易理解性,使记忆更加深刻。但对各影像技术原理、概念、意义,如对磁共振检查的原理、意义及影像特征内容,附以图像,交叉说明、加强基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有效学习。同时要求教师课前应进行充分准备,为学生提供恰当的问题、情景,充分的原始素材以及及时的支持,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等,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具体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实际教学过程中哪些内容适合讲授与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启发式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如何相互结合,仍需要不断探索。

2.2.3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任意回放或重播,突出关键点、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利用多媒体制作细致、精美的课件,提升学生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5]。

2.2.4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生从被动性学习状态中释放出来,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主动性学习的来源是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讲授中给学生一些“自由权”,讲课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必须遵循学生是认识事物的主体这一规律,在教学中不断改变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6]。

2.2.5 改进考试方法,加强能力考核 传统的考核多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不是学习知识能力的大小;注重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多少,而不是学习技能能力的高低[7];传统考试侧重于对死记硬背型知识的考察,欠缺对能力的考察。因此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使教师教学方法陷于古板,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及培养。此考核方法难以适应医学影像快速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改进,以考核学生再学习能力及动手能力为主。在检测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时,传统的考试方法必不可少,但应减少死记硬背型考题,增加影像病例分析性试题和影像实践考试,即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时间,增强实验课程的考察。

[1]钟易.关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与改革的探索[J].当代医学,2009,15(24):164

[2]李强,魏晶,李妍,等.模块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40-1741

[3]孟炜,成芳,丁岩.浅谈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改革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85-86

[4]张宇,邹杰,张路,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4):13-15

[5]戴捷.医学影像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2):1633-1644

[6]计强.论“多元互动”自主学习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12):46-48

[7]张竹强,马淑一.医学影像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5):85-86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影像学医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