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实践与考试规律初探

2013-02-01 00:51
中学语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句式文言文学生

刘 丽

中学生平时学习用时最多的是文言文,花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我想这与我们汉语的古今差异是分不开的。语言障碍最终使阅读者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内容、理解文意。这正如我们初学外语的人一样,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也还不具备较为丰富的语言文化常识,所以要真正的读懂是很不容易的。然而,语文考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分值的比重又是不可轻视的。要读懂一篇文言文,对一般考生来说,确实较难。但事实上,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文言文题出得较简单又是较容易得分的,只要我们注重好方法,甚至可以得满分。

首先,改变观念——文言文不难

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应把主要力量放在诵读上。诵读即有声之读,诵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手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诵读。充满朗朗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文言文以生命、活力。传统学习古文的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朱熹曾说过:“学者观书,无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通常说古文难读、不易弄懂。这种看法多数是建立在已有的、传统的认识上的。我们知道,古人读古人的书,一般都还是借助工具书进行研究、对比方可完成。对于这一点,我们稍加思索就可以得出如此结论。如《春秋》一书,后人读它很多时候还要靠诸如《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之类的为其作注的书。为了方便人们阅读,也才出现了“传”、“注”、“疏”之类的注解用书籍,古人读古书如此,今人读书也少不了这一套。但就考场学生而言,我们不可能令其象平时一样可以翻字典、查词典,所以难。

难道就这样了事吗?显然不行。考生们还是要读。不过,这种读确实是通常谈到的 “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所谓的读懂全文,方可做好每一个小题。诚然,这样的做法,这样的功夫,到最后,可以解决这占语文卷13%以上分数的难题。可是,细算一下就可以明白,当你真正完整地读完一段文言文时,可能考场的下课铃声也将敲响了。显然,这样的方法,其效率是相当低的,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完成一些代表性的字、词、句的理解,即可读懂一篇文言文。在考场上,我们只要能完成命题人所给出的几个包括字、词、形、音、义的掌握,句子的理解,文意的把握等几个题型就算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去认真仔细地把握全篇文章的词句、篇章的详尽内容,那样,只能浪费时间,甚至毫无功用,根本谈不上效率,严格说那可以不算作是所谓的有阅读能力。在这一点上,我还要郑重声明:学生能较理想的完成文言文各个选题,他完全有能力读懂文章。之所以这样主张,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另一方面,这才算作是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其次,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加强鉴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交流是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发散,在交流中问题越辩越明,学习积极性也高涨。老师的条分屡析应该由学生的自主阅读所代替。让学生具备整体感知、体会感情、把握思路等正确并有创见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文言文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的自主阅读,我教给学生学习的步骤:结合资料的解说,逐字逐句弄懂语句,勾画出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在课上留出时间让学生交流,互相解决问题,然后提出疑难点,在课堂上公开提出,学生可以回答的尽量让学生表现,确实不能解决的,我加以点拨和指导,学生的收获特大,改变了过去由老师一人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师生都觉得枯燥无味的单向活动的教学局面。老师传授的是学生想获得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转化为为自己而学,在学习中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交流中也锻炼了胆识,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当然,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先阅读一些浅易的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让传主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古人的思想、行为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也可以阅读描写类文言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语言描写的准确、精炼、传神的特点。体会作者惜墨如金,却字字珠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也可以搜集富有哲理生活的文言文。让学生知道文言文中的生活哲理及人生哲理可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让我们受益终生。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搜集历届高考用文言文写作的满分作文。让这些考生成为他们的榜样,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

再次,让学生牢牢掌握古汉语特有的语言、语法现象

我们说:“学生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段文言文题的各大小题,前提是必须在基础知识十分牢固的情况下,有充分的辨析能力。否则,就很难达到这一点。我们通过正常的文言例文的教授,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古汉语语言、语法、文化常识并非难事。除了其中的一些确实需要死记硬背外,多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能够记忆、理解常见实词的意义

应该说,学习文言文,最不好办的就是实词的用法掌握,因其量大,且变幻复杂。这当中,就要求学生能记住一些常见字词的用法以及古汉语中特有的一些文化现象。比如,古今异义现象的字词,这些就是须牢记的,“江”、“河”在古文中通常是指“长江”、“黄河”;一些固定的特殊称法,如“朔、望、既望、晦”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十六和最后一天。再如“孟、仲、季”一般用在年月中,指某一个季节的三个月,“孟春”、“仲秋”、分别是指春天的第一月,也就是农历第一月和秋天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如果说“季年”就特指“……的末年”,那么如“视清季有加”中“清季”就特指清朝末年,唯此理解而已。

第二,根据汉字的形体辩析词义

我们知道,中国文字的造字法有其独特之处,是其他类字母文字所比不上的,汉字造字“六书”中四种主要形式,我们均可从其字形来辨析其词义。当然,对学生我们为其介绍一些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造字常识和辨析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如,通常叫做左“阝”偏旁的字其词义几乎都与“阜”相关,也就是与山陵相关。“阴”、“阳”二字,阴是指山背向太阳一面,即山的北面,“阳”是指山向太阳的一面,即山的南面。“陛”指宫殿的台阶,实事上,这也就与“山”相关,与山形相似。又如,右“阝”偏旁的字,通常与“邑”相关,即与城市相关。“郭”我们知道“东郭”、“南郭”之说,实际上就是东城边、南城边之意。“郑”是古地名“祁”也指地名,都与城邑相关或有一定联系。再如,字形中有“足”旁的字,几乎都与脚相关。例句:“踵其后”三字中“踵”我们知道,该词的意思,在句子中“踵”要做动词,所以其义只能是“脚跟脚地走”。学生掌握诸如以上造字常识,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文言虚词的量不大,但须牢牢把握每一个字词的具体用法

这当中包括记住该字(词)的各种变化情况,如该词可做什么词(词类)。如“之”可作代词、动词等,作代词可用作几个人称;还可作助词用,作助词时有几种情况,如何辨别等等。在整个中学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虚词量不大,仅十八个常见虚词,在量不大的情况下,让学生熟记其用法应该不是很难的。

第四,让学生牢固熟练地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在文言文中“互文见义”是一种常见的句式形式。古文中常见的句式特点多是成对或对称的出观,这种成对或对称出现的句子其对应位置的字词,其词义一般情况下是相同、相近或相似的。如“立表下漏”。这四字对一般学生来说,不具备如此常识,是很不容易理解的,但一旦认清其只能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句式时,其义就容易解决了。 “表”“漏”是同指一类事物,“立”、“下”同作动词使用,且它们的构成是动宾的并列短语。从这个意义上说,此四字的语义为:“设下木表和漏壶。”事实上,这样的理解,也就把握住了其在文中的实在意义。再比如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和“被”处在相同位置应该同义,所以“见”也就成了被动句的标志,译作“被”。

第五,注意古文言文中的固定用法的固定译法

比如倒装句中,若是定语后置句,在翻译时,只能把定语部分提到中心语的前面来翻译。否则,翻译就是错的。如“蚓无爪牙之利”句中,利是作定语的,爪牙是定语“利”的中心语,它的翻译只能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而不可译为“蚯蚓没能爪牙的锋利”;又如“甚矣,汝之不惠!”只可翻译成“你不聪明,很严重了啊!”但绝不可译成“很严重啊,你不聪明!”文言文中一些固定的句式,其翻译也可按其固有的译法来翻译。如“孰谓……乎”“无乃……乎!”“奈……何?”等句式的翻译,其译法只能是“谁能想到……吗?”“恐怕……吧!”“把……怎么办?”等情况,如果译成了其它句式,多半就弄错。

如果学生对上文所谈到的都能够做得很好,那么文言文的阅读将不会是一个什么大难题,我们甚至可以对学生讲,在考场中,我们可以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来高质量地完成这二十分的试题。虽然,我们的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并非一天一时的功夫所能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踏实掌握,就是我们平时所必须注意的,且不可马虎半点。

猜你喜欢
句式文言文学生
文言文阅读专练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会背与会默写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特殊句式
聪明的学生等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