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恩四 金 兰 邓 玲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康部,南昌330006)
腧穴热敏化现象是我院陈日新教授在长期灸疗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疾病在体表产生的病理反应的一种新现象。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 “小刺激大反应”,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酸、胀、压、重、麻、冷)等现象,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凡能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均可运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这里列举笔者在临证中运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脾胃疾病的案例,和同道交流学习。
刘某某,男,55岁,教师。2012年7月12日晚8时邀余会诊。主诉:水样腹泻2天。2012年7月10日晚因天气炎热,开空调未盖衣被而睡,7月11日清晨醒来时开始觉腹部隐痛,临厕解稀溏便1次,半小时后又解水样便1次,其后频频上厕,均为水样大便,几不能离厕,伴腹胀恶心,在省城某大医院消化科治疗多次,查大便常规及血细胞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大便涂片未见霍乱弧菌,大便培养无细菌生长,给予抗炎、抗病毒、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腹泻次数未减少,至7月12日晚8时许已水泻80余次,维持静脉补液通道。查体:神智清楚,面色晄白,眼窝轻度凹陷,困倦,少气懒言,腹部隐痛,胀满不适,肠鸣漉漉,便意频频,畏风寒,皮肤潮湿清凉,舌质淡略胖,舌苔白厚,脉沉细。T36.8℃,BP110/70mmHg。中医诊断:泄泻,证属寒湿中阻,脾阳不运,治以散寒化湿、温运脾阳为法,行热敏灸治疗。采用本院院内制剂热敏灸艾条,点燃后分别在双侧天枢、中脘、关元穴回旋灸各3分钟后,嘱家属配合,继在双侧天枢、中脘、关元穴四穴行温和灸。开始患者感4穴局部温热感,约5分钟后,四点穴位灸热扩热成片,满腹温热且热感深达腹腔深部,约15分钟后患者感腹内肠腔呈节律性蠕动,腹部隐痛渐消失,悬灸约35分钟后,扩热及透热回缩至4穴感温热感停灸。继在神阙穴行雀啄灸,5分钟后灸热向腹腔深部透达,腹胀及恶心感渐消失,维持30分钟后患者感满腹温暖,全身皮肤潮湿清凉感消失,便意感消失,为巩固疗效,嘱患者侧身,在双侧大肠俞双点温和灸,悬灸10分钟后,患者诉腰骶部呈片状扩热,维持悬灸30分钟后,患者感局部灼热而停灸,期间患者诉有便意。次日上半时患者电话告知,灸后至清晨仅临厕1次,为糊状大便。嘱患者来院按前法再灸1次,7月15日患者电话告知,大便已正常,恢复上班。
按语:《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患者睡觉时腹部未盖衣被,空调冷风直吹腹部,寒湿困阻中焦,中阳被遏,清浊不分,故下利清稀如水样,气机逆乱故腹满隐痛,肠鸣漉漉;泻利之后,津液大伤无以濡润充盈肌肤故眼窝凹陷;阳随津泻,阴寒内盛,阳气不能外达故肌肤潮湿清冷,清阳不升则面色晄白,脾虚气陷则少气懒言,困倦,舌淡苔白厚,脉沉细均为寒湿困脾之象。治当散寒化湿、温运脾阳。《素问·异法方宣论》曰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艾焫”,《本草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说明艾灸疗法具有温中散寒、回阳固脱、行气化滞之功。本例患者在灸疗中出现透热、扩热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处在热敏化态的腧穴能对灸热刺激呈现出腧穴特异性的 “小刺激大反应”,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艾灸疗法。
肖某某,男,70岁,退休医生。2012年10月22日16时就诊。主诉:便秘腹胀10天。患者1年前因复发性中风后,一直卧床不起,由家人照料生活,反复便秘,常服导滞通便药尚能解出。本次已10天未解大便,服用导滞通便药并用开塞露塞肛未效,会诊时症见: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语声低微,汗出较多,腹部胀满稍膨隆,叩之如鼓,按之不痛,四肢关节肌肉较强紧,可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站立。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欠润,脉细弱。测血压120/70mmHg。中医诊断:便秘,证属脾气亏虚,传导无力。治当健脾益气,导滞通便。重用热敏灸艾条悬灸,先于双侧天枢、气海穴回旋灸各3分钟,继行三点温和灸,约10分钟后患者觉三点温热感扩热成片,整个下腹部温暖舒适,腹内漉漉有声,40分钟后扩热范围缩小,感局部灼热而停止艾灸。嘱家属配合患者侧身,继续于背部脾俞、大肠俞对称双点灸,约5分钟后患者觉腰骶部扩热且灸热向腹腔内渗透,有便意感,悬灸20分钟后灸热回缩至局部,皮肤感灼热,乃停灸,灸后患者精神倍增,但未解大便。次日9时许患者女儿来告知,清晨2时许其父解出大量秽臭大便,腹胀消失。
按语:患者久病体虚,加之多次服用苦寒通便药品,损伤人体正气,导致脾气亏虚,运化失职,大肠传导无力,故便秘。脾气亏虚,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脾主四肢肌肉,气血不能濡养肌肤,故形体消瘦;血不养精,则四肢关节肌肉强紧;脾虚气滞,则腹部胀满膨隆;脾虚卫外不固,腠理空虚,故汗出较多。语声低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虚之象。《灵枢·经脉》篇有 “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悬灸天枢与大肠俞,前后俞募相配,以调整脏腑经气,气海能理气益气,温运脾阳,脾俞以健脾益气,大肠俞能行气导滞,功奏补中益气,健脾化滞之功,使脾阳得运,气血生化有源,大肠传导有力,则大便恢复正常。
杨某某,男,32岁,机关干部。2012年8月21日就诊。主诉:频繁呃逆2天。2012年8月19日中午,与朋友聚餐,喝冰啤酒2瓶,当日下午3时许,出现呃逆,约半分钟呃逆一次,影响讲话及工作,服用藿香正气水、吗丁啉,肌注胃复安以及针刺治疗均未效。就诊时仍频频呃逆,叙述病情时常因呃逆中断讲话,呃声沉缓,胃脘部喜热敷,口不渴,喜纳热食,二便调畅,舌质淡红,舌苔稍白厚,脉紧。中医诊断:呃逆,证属寒邪直中,胃失和降。治疗以热敏灸艾条悬灸,先在中脘、鸠尾两穴回旋灸各3分钟,继在两穴双点温和灸,约5分钟后,患者感灸热深透腹腔,渐渐两穴热力连接成片,扩至整个上腹部,且感胃中有热滚动感觉,30分钟后呃声渐减,由原半分钟减为5分钟呃逆一次,悬灸1小时后,腹部透热及扩热现象渐回缩,两穴局部感灼热,乃停灸。改双侧足三里温和灸,约10分钟左右两穴出现透热,且灸热沿阳明胃经向下传至足跗,患者自觉口中唾液增多,此时呃逆已消失,继续维持温和灸10分钟后,灸热回缩至施灸点,并感局部灼热而停灸。次日患者电话告知,灸后未再发作呃逆,嘱避生冷饮食。
按语:《素问·口问》篇:“黄帝曰:人之哕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谷气入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哕即呃逆之意,由于寒气与谷气相乱,互相攻击,两气合并,气逆上冲,出于胃,故发呃逆。寒邪直中,中阳被遏,得热则阳气舒张,故喜热敷、热食,患者虽经针、药治疗,效果不显。《医学入门》有凡病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艾灸可弥补针药之不足,以之温中散寒,使脾阳来复,行气化滞,则胃气和降,脾升胃降,气机调畅,则呃逆诸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