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签了你可以回家了,以后不用来上班了。”领导的一句话,让在洛阳中信重工工作10年的李伟(化名)听后心里酸酸的,他和另外1769名同事一道,被强行解除劳务合同。
在业内人士看来,洛阳裁员与7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有关。许多公司是为了规避传说中要求企业“同工同酬”、“劳务派遣员工不能高于用工总数10%”等规定,“即便有两年实施期限,早些裁人还是会相对容易很多。
苏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庄志认为,面对新《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用工的严格比例限制,企业有三种应对方法:转正、转外包、辞退。 但选择转正的用工单位只会占少数,因为国企、事业单位没有编制可以转正;外企、民企因为要保持用工的灵活性和弹性不会选择转正,而是转外包。用工单位还有一个选择,即以国家限制使用派遣比例为由辞退员工,这势必会影响社会稳定。
中国法学会劳动法专家梁智则担心,在此前采取的劳务派遣中,很多是“假派遣、真用工”,而企业一旦采取大量劳务外包,就会更肆无忌惮地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在,对于如何区分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法律没有规定,理论界也没有一致标准,一旦劳动者要维权将会更加艰难。”(摘自7月1日《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