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军
在中学生物学中,有许多科学发现史教学,如细胞发现史、酶发现史、生长素发现史、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等。课本编排这些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体验过程方法以及感悟科学家坚持、现身、投入的精神。但许多教师或许是因为高考评价标准导向的原因,在生物科学发现史教学中,注重知识目标,忽视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造成目标单一,大材小用的现象。从而白白浪费了一份学习的经典材料,失去了一次提高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机会。
社会在发展,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在不断增多。同时,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分析能力以及化学、物理、生物等各种知识的储备。因此,许多科学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结果及分析是学生所熟悉的,这样就造成了在学生已知的前提下从事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材料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加大教学难度。所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克服这一难题,把静止的某个预期过程、结论重新展现为生动活泼的生物现象和思维过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当年研究的足迹,顺着科学家的思维,体会发现快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再者,课本对科学发现史材料的选取,大多呈现了科学家正确的、成功的史料,缩小或者并未呈现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屡次失败的插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误导。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拓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充分体会科学家在当初条件和背景下实验创作的伟大和艰难,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及健全的人格。
科学发现史中所涉及的实验结论是已经证实了的理论或定律,他们为生物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但敬意并不等于距离。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这些实验是科学家伟大的创举,非一般人所能为,所以在心理上产生了隔阂。教学时,存在着挖掘过深,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或没有挖掘出这些经典实验的普适性、生活性,忽视倡导科学来自生活的理念等问题,浪费了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机会。
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科学发现史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科学发现史既是知识点,又是经典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赋于学生动脑动手的权利,过分强调实验结论的识记既枯燥,效益也不高。所以应将实验技能结论的得出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生物实验技能,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素养。绝不能以阅读代替学习,进入简单的识记过程和结论的套路,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忽视对学生能力的适时培养。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尝试重现经典实验过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和观察中分析、讨论、预期结果,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既学习知识又形成能力的良性结果。
生物科学史实验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探究的过程。生物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生物科学中的每一项突破,都是经过生物实验而取得的。因此要求教师在科学发现史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留有探究的余地。例如在酶的发现教学中,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过一段时间把笼子取出,发现肉块没了,从而得出胃有化学性消化的结论。如果作为教师,就这样讲述过程和结论,学生肯定能听懂,也能记住结论,但这样就失去了经典实验教学的魅力。在教学中,如果就实验本身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质疑或提出问题,则不但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如教学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流程:首先,引导学生生成一系列问题:①为什么选择鹰作为实验对象?②为什么选择金属笼子,用封闭的金属箱可以吗?③为什么斯帕兰札尼要把肉块放在金属笼子里?④过一段时间,金属笼子内的肉块不见了,有哪些可能的原因?⑤如果你是斯帕兰札尼,你将怎么做?其次,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展示、阐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师生共同分析修订形成客观正确的解释。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满足了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化静为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答的良好学习能力和情感认识。
生物科学发现史是实验史,也是生活史。教材提供的科学史料大多清晰精炼、主线明确、逻辑关系严密、问题呈现层层深入,基本客观地还原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但也不排除环节断层、逻辑严密性降低以及过程不够严谨的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正面引导和科学评价,不能抓住某个细节(如没有对照试验、无关变量控制不严等问题)而做过度的批判性和放大性评价。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抓住重点,回归历史背景,用辩证的眼光与思维契合科学家的创新工作。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倡导生活孕育科学的理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关注社会,贴近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科学史料中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质疑、探究、发现,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1]范长寿.中学生物教材分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2]范长寿.中学生物教法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