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月红
如何应用计算机网络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成效
滕月红
计算机网络具有便捷性、共享性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在现代行业的发展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并逐渐成为医院统计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工具。以往医院的数据采集以及统计工作都是由统计员手动完成, 工作效率较慢,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转变成为数据的网络查询和打印。本文分析了医院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提高医院统计成效的策略。
计算机网络;统计工作;策略
医院传统的统计工作主要靠手工完成, 数据庞大, 工序繁琐, 但是,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 电子技术的提高, 以及网络信息的大量充斥, 导致了医院统计工作和手段的根本变化。医院的日常统计工作已经发展为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模式, 将数据以及病例整理入库, 信息自动采集, 统计报表的产生也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为医院各部门提供行政管理信息和患者诊疗信息提供参考[1]。不论是患者的信息数据还是医院各个部门的数据采集、传输、整理、加工和分析以及制表的速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使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实现了信息的便捷性以及医患之间个人信息的共享性, 不仅提高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还因为数据的自动校核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同时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让医院高层有充足的时间来利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历史数据和变动数据进行参考和分析, 使之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当前医院统计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市、县级专科医院、中小型医院以及乡镇级医院,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统计工作做不到位, 信息化, 智能化水平低下, 造成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 辗转过程多, 影响医院的秩序;病案、临床检验、病理检查等许多宝贵的数据资料的信息检索难以实现,对这些资料深入的统计分析传统的手工手段无法进行, 不能充分为领导决策利用;在经济管理上也因此存在错费无法查阅与对比的现象;医院物资管理信息统计不到位造成信息不准确, 明细不清, 积压浪费的情况出现[2]。
医院统计业务人员素质整体较低, 长期处在医院这一封闭的范围内, 和外界缺少互动交流以及专业上的研讨, 统计人员只机械地注重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统计工作广度和深度的覆盖不够, 无法利用专业的医疗知识, 病例知识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 致使患者以及职工的数据有误, 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准确性的审查和更正。加之医院高层领导只注重内科和外科这些主力部门, 认为统计科室不关乎医院的生存发展和经营, 也就不会对统计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那么统计的专业化设备以及工作环境就得不到提高, 也无从谈论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的精良度[3]。病例以传统的纸质材料保存, 容易发生意外情况遭到损坏, 对临床医生的手术参考和科研工作都会造成损失, 种种问题的发生,都是医院对现代化发展工作的不重视。
当前一部分医院也在逐步渗入计算机网络对医院工作进行经营和管理, 但是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医院网络只是针对本医院自身的局域网, 各大医院体系甚至是各个科室都无法进行资源的共享,数据的搜集和统计还是倾向依赖于传统的人工方式,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无法得到提高[4]。
针对医院统计工作的种种情况, 有必要加强医院统计网络信息化工作。随着现代医院以及患者的增多, 不论是挂号, 诊疗, 取药还是治疗方面的工作量都随之加大, 医院急需利用网络建立电子病历, 记录患者的每次诊断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 及时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服务, 这些统计信息的整理也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手术以及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也要建立医院医师的个人情况档案, 利用医院信息终端, 供患者进行了解和查阅, 为患者排队挂号思考节省时间, 也为医院实行人事档案电子化, 实行人事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提供可能。由于医疗业务及其各个辅助科室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 而这些数据对患者的诊断, 治疗, 评价, 复诊等有重要作用, 必须储存和整理, 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而统一的数字化采集、存储、查询和统计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避免计算机网络出现的统计错误, 医院的各个科室要结合纸质资料记录科室的原始数据资料,并且对数据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和保存, 把这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使各个部门对工作的预见性和强度及质量把握性大大提高。
计算机网络应用下的医院统计工作主要针对患者和医院人事方面的数据统计, 在患者情况的统计中, 要加强病例的电子化管理, 为主治医生和患者同时提供及时、准确、系统化的病例数据资料。在医院这个大的背景下, 在以患者为前提的基调下, 只有确保病例管理的规范化和秩序化, 才能保障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同时病例的保存与医生的专业水平密切相关, 也是对医生进行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医院决策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统计信息的质量, 医院要实时监督统计工作数据的准确性, 对录入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 对不规范、不合要求的病案不予录入, 并给与责任医生重新修改的机会, 并做出相应处理, 这在无形中也会给予医生规范化的约束。利用网络信息的统计分析近期发现的突出问题, 经常性的观察网上数据的变化,对网上数据选择不同时段进行分析, 关注一个星期内, 一个月内, 一个假期内, 甚至是一年内的医疗情况, 关注挂号等候人数, 门诊工作量, 床位使用, 急危重患者抢救等众多情况, 并自动生成趋势走向报表, 为患者就诊提供及时有效的医务情况参考, 也为医院医疗工作正常有序的运行提供保障。
在医院方面, 实行医改后, 医院加倍重视医院的管理情况以及医生的个人素质提升情况, 会对每个科室要完成的业务指标和经济指标以及个人素质等进行量化, 对科室的工作量(如门诊就诊率、病床使用率等), 工作质量(如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医疗收费进行监控, 对于医院的业绩考核, 医院都要参考大量的数据以及指标, 包括各种业务、经济指标完成的情况, 而这每个环节都需要统计人员出具统计数据、信息, 如果还是单纯地利用传统方式进行统计是远远不够的, 而利用计算机网络化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自动生成会大大缩短这一工作完成的周期, 节省出工作人员进行医术或者科研的提升, 可以大大提高医院工作的效率。统计人员对计算机网络中汇总的数据与医院的计划目标进行对比, 分析各个科室的计划目标完成情况, 整理有几个科室完成或是没有完成计划目标;再对实际完成数与过去同期进行对比, 得出数据或者图表的走向趋势, 把过去完成情况、计划完成情况和目前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权衡利弊, 有预见性的改革医院工作。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波动, 研究分析医院的硬件与软件运营情况, 分析人员, 设备, 政策以及周边情况, 得出规律, 并总结出专项问题的数据和形式, 为医院以及领导进行专项调研奠定基础, 推动医院的权威性建立。
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力全面覆盖各个行业, 便捷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并逐渐成为医院开展统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在分析医院当前统计情况的弊端, 以及利用网络统计必要性的基础上, 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网络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成效, 并给出进一步建议。计算机网络环境下, 医院统计工作开展方式已经发生改变, 在收集及整理数据方面, 已经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 所有的医院信息录入系统, 利用计算机可以在互联网中自动提取并生成表格。但尽管如此, 并不代表医院统计工作完全依赖于计算机, 因为统计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水平还是相对低下,只有统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素质, 熟练掌握相关统计技能, 才能利用专业知识对网络数据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和整理, 大大提高医院工作功效。
[1]张瑄.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工程, 2011(1):19.
[2]钟靖明.发挥网络技术优势,作好医院统计工作.中国医院统计, 2004,11(4):363.
[3]陈春涛.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2008(10).
[4]王书.网络环境对医院统计工作质量的影响.中国医院统计, 2007,14(1):76-77.
R472
A
1674-9308(2013)03-006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3.03.041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