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张家口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2013-01-31 16:53戴云慧张育频吴伟静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张家口技能型人才

戴云慧,张育频,张 甜,吴伟静,韩 冬

(1.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河北张家口 075000;2.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51; 3. 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一中学,河北赤城 0755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这一目标, 需要我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达到的一种高水平状态,是传统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的现实转化。发展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要遵循教育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同时应立足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去探索和研究。而针对张家口的地理位置,张家口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张家口经济发展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根据张家口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规划,我们要着眼于未来,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意义,为张家口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张家口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人才需求现状

塞外张家口,地处河北省的西北部,东邻北京市和河北省的承德,西与山西省的雁北地区相接,南与河北省的保定地区交界,西北部及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相连。总面积达37463.5平方公里。是以北方的战略重镇闻名于世。张家口又是北京通往内蒙古自治区和晋北地区的咽喉要道。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张家口既能够辐射我国华北、东北、西北三大市场,又毗邻京津,距离北京178公里,距离天津320公里,是沿海发达地区通过北京向西北经济地区辐射的第一站,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张家口作为北方重要的战略基地却是全国开放开发最晚的地级市,迟滞了发展步伐,区域内4区13县中,有11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至今年度财政收入仅为200多亿元。而今,在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出台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大背景下,张家口要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重新确立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4+3” 产业(装备制造、新型能源、旅游服务、食品加工四大支柱性产业和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矿产品精深加工三个潜力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跻身河北经济增幅最快的城市行列。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间竞争的焦点。全力打造“强市名城”,推进张家口成为京冀晋蒙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关键在人才,根本在人才,基础在人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张家口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匮乏,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布局不尽合理等。贫困地区要想加快发展,用活当地的资源是根本出路,这就迫切需要张家口地区职业教育院校作为支撑,以培养大批现代装备制造、新型能源、交通运输等企事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国家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世界银行研究认为,劳动力受教育平均年限每增长一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可增加9%。我国初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1982年的24.87%,提高到2010年的61.75%,2008年至2011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我国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100%,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8%。大大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腾飞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完美转身。但是目前我国尚未普及高中教育,而本硕博比例则达到36:4.2:1,4个硕士就培养1个博士,而且这一比例还大有发展势头。而美国等发达国家,本硕博的比例现在是25:10:1,是10个硕士才培养1个博士。可以说,美国大学教育是通才教育,而我们只是专业教育阶段,美国对教育投入比我们强很多。而我们的博士培养比重却那样大,其竞争力与质量可想而知。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使我国教育结构发展难以适应。同时,进入21世纪后,我国沿海和发达地区经常出现“用工荒”的现象。而据国家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劳动力总量远超企业用工需求。这显然是供求关系上结构性的矛盾,根本问题则是劳动者的素质不能适应岗位需求。从我国教育的类别或专业结构来看,存在着大量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短缺,而中等职业教育比例在某些地区还大有滑坡,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很大,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质量有待提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企业转岗职工再就业,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偏远山区及弱势群体的文化教育水平更是迫在眉睫。国务院在2002年和2005年两次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级各部门把职业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重点。从2003年到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多亿元,重点支持了2300多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680多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已发展到13093所,年招生规模813.8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280所,招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一半,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等“四大工程”,年培训城乡劳动者1.5亿人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和经济建设紧密相连的,对于国家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职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增长,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个人而言,人们择业的自由度,收入的丰厚程度都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科教兴国战略已深入人心,从实践中得到收益。提高受教育程度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需要加强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正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一)现代职业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我们要结合现代化物质水平的完善,改变教育思路,创新职业教育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在政府的扶持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硬件设施实现现代化变得相对容易。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内涵丰富。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是要转变人们的职业教育观念,依托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使职业教育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可,以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为中介,面向全体学生,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建立为国民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社会主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现代职业教育的实现必须以体制为保障

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深层次的原因是总体上制度供应不足,以及体制性利益冲突。这其中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也包括全社会有关领域一系列制度的缺失。

1.分层次教学体制

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目的是针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为是社会主义发展储备实用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针对各行业高端技术领域,培养符合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学校是培养技术工人的基地,是培训失业人员中心,以实用技术、适应性、技能型培训为主。此外,还有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和各方面举办的培训机构,承担在职培训和其他培训等。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2.完善职业资格制度

由各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科学地制定职业标准,为职业证书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完善的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制度,对劳动者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继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毕(结)业生中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在各类企业的技术工种实行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凭证上岗的制度。促进职业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准入制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

3.中高职协调发展机制

中高职协调发展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基础性,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现代的科学技术与产业结构的紧密结合,使生产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手段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劳动者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和技术理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的是既通晓技术原理,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有针对性的来培养,要达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为其提供生源的下一层教育部门,满足这种目标的初步要求,才能使两个层次衔接发展,协调发展。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就可以满足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协调发展。实现中、高职的衔接,符合教育规律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也能有效地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4.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正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培训教育不再被看做是终结性教育,而那种只靠一次教育或培训就能享用终身的想法或做法已经过时了,因此,适用于各类经济形式、经济活动中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应运而生。职业教育以终身学习的形式为职业转换提供保障。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构建一个能使劳动者够终身受教育的体系,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使人们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需求得以的实现保障。另外,促进社会成员在一生中能持续地学习,以满足其在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

(三)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现代化是多项内容复合的现代化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是要有方针、有措施、有问责地引导职业教育走上科学发展的现代化之路,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切实有效地指导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

1.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近年来,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好职业教育就需要大量用于实作实训的设施设备,需要更多的投入,需要技术设备的更新。同时需要完善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培训体系。发挥加强县市级职教中心的作用,扶持国家重点建设的示范性职教基地,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的素质就显得非常重要。地方各级财政要不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在职进修、学历教育等多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素质和水平。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理论过硬,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 。

3.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适应经济产业结构发展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是职业教育学校改革腾飞突破口,是其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着力点。职业教育要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入手,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设置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的专业结构,努力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4.坚持依靠行业企业引导职业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行业引导职业教育是各个地区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导向,调动行业协会和企业积极参与,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相对应的教育培训模式,组织和引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使职业院校从闭门式培养转变为开放式的训练,以就业为导向的面向市场的培养培训,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以此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力求市场需求与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合作,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建全和完善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做好学生在实习中的劳动保障、安全等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建设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万计的高技能和高实用型人才。

5. 政府统筹,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统筹资源配置,完善条件保障,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政府要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环境和氛围。

四、现代职业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培养大批现代装备制造、新型能源、交通运输等企事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是推进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对于加快经济发展,转变和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服务,那就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性职业教育院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服务并回报地方经济建设是职业院校应尽的义务。职业教育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够满足区域内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的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一方面职业院校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理论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发展需要,调整职业院校的研究方向,规划专业课程,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推动张家口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张家口地方政府意识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百姓增收,关键要靠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支撑。2006年,张家口推出将“依托区域优势,打造京冀晋蒙区域职教高地”作为推动张家口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推进,目前张家口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1所,其中公办34所。有4所学校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入选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8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近三年职普教招生比例保持在51:49,职普教在校生比例48:52,均超过了全国平均的水平。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60%,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95%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欠发达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政策扶持,近年,全市加大职业教育类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连续几年超过亿元,近4年来,年均递增30%左右,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占市级教育费附加的35%以上。出台政策,打破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界限和职高、普高、中专、技校等类别的界限,先后将隶属于不同部门的20多所职业学校重新整合为7所,并统一归教育部门管理。经过一系列的整合,彻底解决了过去多头管理、效益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在市区形成了北有职教中心、中有省属北方机电工业学校、南有机械工业学校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新格局。在做大做强城市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城市职业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县域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张家口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了专门对接京津校企合作项目的机构,积极为学校与京津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张家口各职业院校和北京、天津等地的50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订单培养、引企入校、办校进厂、共建基地、企业专家常驻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在专业设置方面,张家口市依据京冀晋蒙区域技能人才需求及发展趋势,积极发展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等5大专业群。张家口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为到2020年完成《张家口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围绕“4+3”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以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整体技能水平为核心,坚持高端引领,重点项目带动,夯实基础,为技能大师不断涌现创造良好条件,使高技能人才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大力发展张家口地区职业教育,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构建与地区经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本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保障下,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发展品牌专业,设色专业。以政府为主导,依托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号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公办与民办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为张家口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形成与本地产业共同生存、互利双赢、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猜你喜欢
张家口技能型人才
人才云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张家口分行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