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李生莹,刘瑞丽,詹合琴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1],所涉及知识面很广,内容也较繁多、抽象,很多学生反映药理学知识难学、难记。一般传统的药理学教学都属于“填鸭式”教学,即将药物的体内过程、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逐一向学生灌输;学生在台下以听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同时学习兴趣低下,考试前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在临床实践中难以灵活运用。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被动的灌输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采用课堂启发式教学[2]、开展典型病例讨论、利用 QQ群互动[3]等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抽象的讲授,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分别随机选择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各200名进行传统式和多种方法并用药理学教学的研究对象。两组学生在入学和进行药理学学习前的其他课程成绩无明显差别。药理学课程共68学时。教材使用: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药理学》第二版。
(一)课堂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上老师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主要在课堂内容的引入环节,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对所讲授内容进行有吸引力的的引导,成功完成新课导入。比如在讲抗帕金森病一章时,可先给学生放一段拳王阿里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用颤抖的手点燃火炬的镜头录像,然后问学生拳王阿里在点燃火炬的过程中,为什么手是一直颤抖的?有的学生会说是患了帕金森病所导致的;那接着问帕金森病除了手颤抖外,还有什么症状?帕金森病发病的原因是什么,治疗的药物都有哪些,效果怎样?带着这样的问题,给学生讲解帕金森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相应治疗药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就比较高,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启发式教学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开展典型病例讨论课。
药理学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开展典型病例的讨论有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药理学所学的理论内容,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将药理学分成了几大部分如总论部分,心血管药理部分,血液系统药理部分,呼吸系统药理,消化系统部分等,每一部分内容讲授完后,我们都安排一次病例讨论,准备一些典型的相关系统疾病的病例,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分析讨论,这样既促进了药理学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课后文献查阅对课堂讲授内容的促进作用。
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查下节课要讲的相关某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疾病的治疗进展,上课过程中组织小讨论,让学生发言,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去机械性的记忆书本上的内容。比如抗高血压药种类繁多,既有四大类的临床一线用药,又有历史悠久的经典药物。在课前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做些社会调查,比如血压是怎样量的?血压超过多少就可诊断为高血压?目前市场上应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哪些?这些药又可分成哪几大类?学生通过在药店或医院药房的调查,收集药物的说明书进行分类、归纳,在上课时对老师讲的药物类型已非常熟悉,同时再提出为什么这四大类药物为临床一线用药而不是其他药?学生往往会从药物不良反应这方面着手回答,这样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加强课下师生互动。
通过组建班级QQ群,或网络课程上的教学互动,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学生有什么不明白的,老师可以及时解答。由于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这特别适合于老师进行课后的辅导答疑。将学生分成了四组,一个老师负责一组约50人,由负责本组的老师组建其药理教学辅导QQ群,这样就在师生间搭建起了网络平台,从而有利于开展讨论式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由于网上的气氛相对比较轻松,所以学生们往往比较活跃。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可以单独和教师进行交流,获得教师的个别化指导。有些问题也可以学生间讨论解决。在这种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其他没有发言的学生也可以学到相关的知识。同时利用QQ群具有的文件传输功能,学生之间及学生和老师间都可以进行相互的教学资源的传输,进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我们还尝试利用群邮件,约两周进行一期的老师与学生间的资料的交流传递。每一期,由教师根据所学过章节的内容,以临床上的相关的病人问题为基础进行选题,学生根据所学过的药理学知识及通过从书籍中或者网络上查找的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解决,同时上传于同一群邮件中。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将药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
(五)理论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药理学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单纯的死记硬背很容易感到枯燥,从而产生厌倦心理,药理学实验都是对理论内容的验证性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理论内容的学习,这学期实验课还开设了实验设计的内容,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查阅文献,自己设计实验对理论课上所学内容进行验证。实验室根据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使学生能顺利进行实验。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理论的内容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一)学生对药理学教学意见的调查。
总是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及所占的比例,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组为67%,传统教学方法组为43%。表示很愿意上药理学课及对药理学有较高的学习兴趣的学生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组为65%;而传统教学方法组仅有33%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并且有24%的学生表示不愿上药理学课。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组学生大多数(68%)认为药理学较容易学,并对自己能灵活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的信心很高,远高于传统教学组的42%。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组75%的学生认为自己与课程老师的交流较多,62%的学生觉得遇到问题自己主动解决的热情较高,同时71%的学生学习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及时求助老师。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方法组只有很少的23%的学生与老师有较多交流,学习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33%的学生能及时求助老师,遇到问题自己主动解决的热情较高的学生仅占36%。
(二)学生药理学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组里,药理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理论考试中成绩平均分为84.4,相对于传统教学组的平均分79.3,提高明显。尤其是主观题得分率有较大提高,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组的的主观题得分率为86.4%,而传统教学组的学生的得分率分别为76.2%。这体现了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药理学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从调查结果可知,这种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33%)仅占多种方法教学组的一半(65%),同时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人数也远低于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组。由于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对自己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信心也普遍较低。传统教学中,老师上完课就走,学生和老师主要在课堂上有相见的机会,所以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很难及时求助老师。而多种方法并用组,学生和老师互动交流较多,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的主体性,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理论内容学习的投入[4]。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事实证明,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对于还未接触过临床的本科学生来说,药理学的学习主要靠记、靠背。单纯的死记硬背很快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对药理学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本研究通过课堂启发式教学,可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状态。通过开展典型病例讨论课,可引导学生用所学药物解决具体问题,既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应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通过互动教学,既可以方便快速的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增强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手段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对长期以来形成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加以改进,使之能更好地将医学生的培养向前推进。
[1]杨宝峰.药理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
[2]郭俊梅.启发式教学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3):28.
[3]李 爽,李新娟,李新强,等。QQ群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7-18.
[4]张海红,董晓华.互动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0,27(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