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兴国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虽然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 (因为它至少还包括生活的体验、文化的传承),但指导学生学习积累语言,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脱离这一根本任务,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教学,就会被泛化虚化,就无法留下语文的印痕。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学习,其重点在于对语言的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这里的“品味语言”,既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现在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指导学生去品味语言?具体地说:一是品味语言中的什么?二是怎样去品味?这两个问题不搞清楚,品味语言往往就成了一种奢望甚至是一句空话。在对作品的阅读鉴赏中,品味语言就是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在梳理了内容大意和结构脉络之后,拈精择要,含英咀华,即尝一脔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因此,品味语言首先要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1.品味出作用技巧。我们先看一个例句:《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这句话就基本意思完全可以说成“夜出”,从字面上看似乎还简练些。这里“而”字且不管,作者为何要加一“缒”字呢?老师不妨引导学生品味品味。何谓“缒”?“缒”即用绳子把人或物拴着从高处往低处放。由“缒”的含义联系到“夜”“出”以及上文的有关内容,学生就明白了这一“缒”字至少有着两个作用:第一,它从侧面写出了当时的危急形势,都城被围,现在已无路可出。第二,它突出了烛之武不顾自己年迈而临危受命,可见其以国事为重的精神品格。抓住这些细节性的词语,从其意义作用技巧等方面认真品味,仔细琢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文本。
2.品味出情感意趣。傅庚生先生曾说:“创作者之深情,渗透于作品中,出其至诚,映现于文字。欣赏之者,亦宜细细咀嚼,然后乃可得之。”(《中国文学欣赏举隅》)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写都市闲人“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细心品读这都市闲人的“微叹互答”,我们就会领会这“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不仅仅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环境,闲人的京腔京调,而且寄寓了对人生的喟叹。作者在这里巧妙化用了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诗句,但又不着痕迹;情感寄寓之深,意趣表达之妙,若不细加品味那是感觉、理解不到的。
3.品味出奥旨深义。在一些优秀的文章中,作者往往把自己的观点态度价值判断寄寓在一些形象的描述中,教学中若不注意某一形象跟一定语境的关系,不细心品味这一字一词的深层内涵,那么就不免走马观花或者隔靴搔痒。《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有这么一句话:“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雏菊花在怒放”太值得反复品味了。从浅层看,它表现出现在的和平景象;从深层看,它告诉人们邪恶是战胜不了正义的,生命是不可能被摧毁的。因为,当年纳粹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终已成了废墟。这里,作者把两个有着巨大反差的事物放在一起,一“炸毁”一“怒放”,让读者自己从对比中清楚地看到正义和生命的力量。
4.品味出文化蕴涵。语言文字不仅是人们生活交流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中了解、认识和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也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从作品传统意象中去挖掘品味所包含的文学文化蕴涵,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如,古诗文中菊花寄寓高洁,松柏寄寓顽强,望月思人,折柳惜别等等。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既有一定的规则性,又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在一些优秀作品中,打破语言的规则用法,更能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写秋天里北方的蝉,说“这嘶叫的秋蝉”,老师不妨先让学生想想按照习惯的表达,写蝉叫一般用的是哪个词,而什么叫才称“嘶叫”,学生一思考一交流就会明白,蝉叫为“鸣”,马叫为“嘶”。这里说北方的秋蝉是“嘶叫”,则是作者有意将形容马叫的词语移用来描写北方秋蝉的叫声之大之长。借此机会老师还不妨再拓展一下,即让学生说说在我们的传统表达中,不同动物的叫声分别是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的。学生讨论交流后就会明确,狗是吠,鸡是啼(鸣),猪是哼,羊是咩,牛是哞,虎是吼,狼是嚎,等等。这既是一种语言的学习积累,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感受认知。
品味语言除了注意内容旨趣之外,还有一个方法的问题。这个问题探讨的人已经很多,但往往失之空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以为以下五种方法是比较实在有效的:
1.吟读法。这种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反复低声地一字一词地品读文句,读出文句中或高低或强弱或舒缓的语调,从中体会到一字一词的意义情韵。如上文说到的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那都市闲人的对答:“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教学中只要吟读到位,学生自然就会从那缓慢悠闲的语调中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情感。明代王守仁在其《教约》中说道:“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演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理浃洽,聪明日开矣。”可见,吟读绝不是死记硬背,若得其法,那是受益非浅的。
2.换字法。通过改换字词加以比较,体会出原来字词的意蕴情味,这也是品味语言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教学中老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这里为什么要用一“泻”和一“浮”字,能不能把“泻”改为“洒”,把“浮”改为“升”呢?学生讨论后就会明白,这不能改。因为“泻”,紧扣前边的“如流水”,突出月光自上而下的流动感,而“洒”多带有人为性,不自然贴切。“浮”也比“升”字好,它写出了青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慢慢扩散的特点。
3.改句法。就是通过改换语言句式并加以比较,来品味语言情感意蕴的方法。在一些优秀的作品中,作者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常常采用变式句的表达方式,阅读理解中若不细加品味,语句的丰富含义就会被淡化。改句法也可以说是一种还原的方法,即把这里的变式句还原为常式句,如将短句改换为长句以比较其优劣等。例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若将这句话改为,“当世能求得几个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基本意思相差不太大,但表达效果却很不一样。原句中作者用三个并列短句从做人做学问等方面来强调突出梁任公的特点,正是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当世并无几人可匹可求,作者的敬佩之情充盈于字里行间。
4.增减法。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真正精彩的语句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增一字或减一字,都可能改变它的原味。品味语言离不开比较,因此,通过增减字词形成比较也是鉴赏语言的一种好方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那雪下得正紧。”这里用一“紧”形容下雪的情景,能否把“紧”说成“紧急”“紧张”,显然都不行。因为这一个“紧”字,包含的意义太多了,雪量的大小,雪势的强弱,都是可供读者去想象的,可以说增一字原味尽失。再如《烛之武退秦师》有这么一个句“吾其还也”,这里的虚词“其”可不可以去掉?就说“吾还也”。老师引导学生结合上文一品读,就会感到有这“其”与没有这“其”字,语气及语意大不相同。“其”在这里含有商量或希望的语气,把原句翻译过来,即“我们还是回去吧。”有一“其”字,晋文公此时此刻的无可奈何之状就自然给表现出来了。可见在有的地方若减一字,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5.瞻顾法。结合上下文即一定的语境,瞻前顾后地来品味语言,我们把它称之为“瞻顾法”。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即使相同的几个字,若语境不同其意义及表达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所以品读时务必联系前后文。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这里的“在黑暗中摸索”若孤立地看似乎只是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社会主义批评家们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但若联系前边的“豁然开朗”来品读,其含义和感情色彩就丰富得多了。因为作者在这里是通过一种对比来揭示了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规律的重大意义,“豁然开朗”与“黑暗中摸索”,词语的褒贬色彩更是十分的鲜明。
在品味语言的这五种具体方法中,其实还贯穿着两个重要原则:一是结合语境,二是善于比较。词有直接义与想象义(朱光潜语),语境即词句想象义的生成土壤,离开了一定的语境,词句的意义就无法去想象去解释了。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品味语言也是在鉴别语言,通过一定方式的比较,语言表达中的深与浅、优与劣就能自然显现出来。朱熹说:读书“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品味语言不只是个人读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