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中原文化重构的内在机理及路径选择

2013-01-31 10:50赵文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重构现代化转型

赵文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15)

社会转型与中原文化重构的内在机理及路径选择

赵文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思政部,河南 郑州 450015)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百年来的现代化之路显现出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社会转型始于经济制度,突显于政治制度,最终完成于文化观念的转型,它是社会转型的核心。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相互激荡。如何传承民族之根,不失民族自信,又能培育出适应现代发展的文化,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面对的问题,而保持足够的文化自觉无疑是少走弯路的保证。

社会转型;文化重构;内在机理;路径选择

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都是不得不面临的艰巨任务。不能说掌握现代技术、生产现代物品就认为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它需要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配合,更需要文化模式、价值观念上的转变,因此,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整个社会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外在领域和内在领域都能够在现代性的平台上相互契合、浑然一体,才算得上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而达到这一愿景的基础就是文化观念对社会各方面的统摄。

向现代社会的整体转型必然导致文化观念处于一种长期的嬗变过程当中,它绝不是一声令下就可以脱胎换骨走向现代,而是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以自身的发展逻辑不断地重构。其中既有主观意识上的思想解放,又有现实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既有传统观念的继承延续,又有现代观念的冲击洗礼。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又长期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所以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以其影响力向周边地区辐射。研究中原文化的重构,应该吸取百年来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探究文化变迁的内在机理,以中原文化自身演变的现状为依据,从而对中原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有一个合理现实的预判。

一、现代化转型的渐次发展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被迫走进“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这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从未遭遇的挑战。历史上的文化融合都是以汉民族的文化为基础,融合少数民族的文化,而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所面对的是文化模式上的根本转换,即从以成熟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向以工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文化转换。这种转换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事件,而是要历经一个长期的渐次发展的过程。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需要一个深化的过程,二是文化模式转换的自身逻辑使然。

面对西方的船坚炮利,中国人最初只意识到技术上的落后,并未认识到其他方面的不足,正如李鸿章所说:“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①因此,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就是启动了洋务运动。但中日甲午战争惨败之后,维新派人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在于有一套比较先进的政治制度,于是,呼吁皇帝发动了戊戌变法,尽管变法失败,但是它打破了传统的禁锢,为全社会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窗口,也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但制度是新的,而人们脑袋里的想法、基本的交往模式还是旧的,这就造成“新瓶装旧酒”的制度不适应,甚至出现复辟帝制的闹剧。现实的状况迫使有识之士警醒,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认识到,中国的落后是整体的,其根源在于文化,因此须从根本上改造与更新。但文化的启蒙、争论刚开始,就被国内的战争、日本的侵略所打断。民国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制度依然是专制的,思想依然是传统的。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了剧变,社会主义国家执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尽管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但这种工业化是政府主导下的工业化,类似于洋务运动的官办企业,它与市场经济培育的现代文化完全不是一回事。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行政的逐步放权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又重新有序展开。当今的中国,器物层面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和西方相比正逐步接近,只有饮食方面还保留着更多的传统,经济制度方面的现代化正逐步深入,政治制度方面的现代化还进展缓慢,人们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型正悄然展开,但其最终走向依然模糊不清。

由历史演化的路径可以看出,现代化的转型并不是全面铺开式的整体启动,启动最初总是在器物层面,从技术的模仿开始。物品的生产需要现代企业的建立,而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化首选官办的企业,官办企业(以及后来的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的压力,缺乏成长的内在动力,生产自然低效,这就决定了向市场转化的走向。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市场经济慢慢培养出人格独立以及自由、平等、理性的现代文化风格。西方的现代化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但中国作为“后发国家”, 势必会出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问题,价值观念的迷茫和争论不可避免,这就要求从学理上厘清文化重构的内在机理。

二、文化重构的内在机理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活动,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人对自然的超越,也是表征人的本质的活动。为了生存,人类必须从环境中获取生活必需品,但人类又不能像动物那样直接从环境中获取。动物完全与环境融合在一起,按照自己的先天本能去生活,不能改变自己和自己的环境,它们也没有能力把自己和自己的活动区分开,这需要“对象化”的能力,即意识的能力。因此,动物完全被自然所囚禁,缺乏自己的创造。只有人能够从自然中觉醒,具备了意识能力,区分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通过改变世界的生产活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创造了区别于原初自然的文化世界。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它的活力来自每一个现存个体的精神,而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要面对前人所留下的一个既存的文化环境。前人的创造蕴含在知识、技艺和物品之中,也渗透在政治、经济、伦理、风俗和习惯之中。过去的创造力被转化为一种客观形式,从而能够与它的创造者分离,一代一代地向下传递。作为创造者的个人必然要走向死亡,而人的文化创造成果却是不朽的。这样,文化世界同自然界一样获得了一种客观的意义。任何人降生于世时都要面临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世界,一个是文化世界,他同时要接受自然的赋予,也要受到文化的影响。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更生活在习俗、制度、人造器物和精神产品之中。对人来说,他对自然属性的依赖远少于对文化生活的依赖,文化世界才是更加本质的。

文化一旦生成,它一方面对于置身其中的个体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像血脉一样辐射人的生存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的存在的灵魂;另一方面,它构成了社会运行的内在法则,从深层次上制约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运行,使社会的运动从总体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

所以,一个社会整体的转型最终会落脚在文化的转型上,而文化的转型与重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尽管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领域,但是不能就此认为经过全民的思想改造就可以实现文化的转型。新中国前30年的历史尤其是文革的惨痛教训已经证明,这是一条主观主义的死胡同。文化转型需要的是真诚的启蒙而不是强迫的说教,而且启蒙也必须以现存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为基础。

文化的嬗变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与实践生活双向塑造的过程。实践生活是文化创造的源泉,在实践生活的三个方面——社会生产、私人生活与社会交往——之中,都离不开人的创造。人立足于自身环境,创造适合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并将这些文化方式凝结为语言、文字传给下一代。前人的物品、制度规矩以及经验、技能、知识、神话与思想被后人继承,作为既存的文化影响,指导着后人实践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后人的生活奠定了基础。但文化的创造不可能一劳永逸,后人的实践生活总会与前人有所不同,所以后人对继承下来的文化形式一定会有保留有舍弃,还会有新的创造,当然文化基础是不会变的。文化形式在一代代人的不断丰富下,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因此,文化的嬗变不是口号宣传、思想教育就可以达成的,宣传教育只能影响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的转化,只是一种表面形式的变化,只有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指向发生了改变才是真正的文化转变。这就需要文化的基础——实践生活发生转变,即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领域的转变。

三、中原文化重构的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现代化进程正日益深化,市场经济制度的建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改变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中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摇篮同样处于这种自然嬗变的过程之中。按照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战略,以新型城镇化引领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正逐步推进,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原文化承受着向市场经济基础转化带来的阵痛,中原文化正处于剧烈变迁之中,无人能否认向现代文明转化这个必然趋势。然而应该看到,中原文化的传统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被连根拔掉,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既不失民族自信,继承民族精神的优良品质,又能培育出适应现代的发展的现代文化,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期都要面对的难题。

就文化现状而言,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依然是人们思维倾向、行为模式、交往方式、风俗习惯背后的基础,但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新的元素正潜移默化地注入,文化表现方式正在悄悄发生着转变。中原人看重生命、热爱生活、积极入世、坚忍不拔、强调家庭、责任和道德修养,这些优秀品质一直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但也有另外的一些文化倾向在阻碍着现代化的实现,如等级观念严重而缺乏公民意识、注重人情关系不讲规则法制、只讲私德缺乏公德、守旧保守缺乏创新、小富即安不敢冒险,等等;而在另一个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也慢慢培养起人们的自由、独立、平等、民主、人权、创新的意识,而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些现代文化弊端也正日益凸显,如私欲膨胀、戕害自然、金钱至上、人情冷漠、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精神空虚,等等。概而言之,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在当今时代同时并存,它们的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如何取长补短、相融相生,将这两种文化转变为一种综合的、健康的、具有民族特色而又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依据文化转变的内在逻辑,不急不躁、踏踏实实地从实践生活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出一条健康、顺畅之路。

文化变迁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经济基础的变化势必引起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而引起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最终促使整个文化模式的转化。但在此过程中,文化观念的自觉对于文化转型会发挥导向的作用,并且会加速文化向正确的方向转化,在西方正是由于文化的启蒙最终使人们逐渐抛弃旧观念,团结起来建立起现代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文化转型既不能脱离经济基础去空喊口号,又不能完全听任社会自己的转化,这是一个结合客观历史趋势又发挥主观创造的顺其自然的重构过程。

当今中原文化的重构,首先应以全面发展市场经济为基础。市场经济制度是开启现代社会的母体,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社会才逐步走向了工业社会,人口从乡村汇聚到城市,生活环境也从小范围的熟人社会转入大都市的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社会环境需要有理性的规则把个体组织起来,而不再靠情感来调节社会关系。正是理性精神促使西方人从对神的依赖中挣脱出来,孕育了独立、自由、要求平等的现代精神,传统的人一步步变为现代的人。

其次,市场经济的完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制度的建设,而政治体制的改变会直接影响社会意识,使其向现代观念转变。如果等级制度森严,下层只有向上层献媚、行贿才能获取资源、分享权力;人们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诉诸法律,而是“托关系、找后台”去“摆平”。在这种环境中,即便口头上说或者法律条文上写着人人平等、法制社会,也难以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难以改变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难以阻挡人们对做官、对权力的渴望,因为现实的教育比任何宣传都更有力量。如果有权者处处可以有特权而不受约束,那么无论规则条文如何完善都不过是一纸空文,如此的现实又如何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呢?所以,政治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关键,只有制度变了,社会风气才会变,文化的转型、观念的转变才能水到渠成。

最后,向现代文化转型还要有足够的文化自觉。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诚实守信、道德本位在弱化,但一些顽固腐朽的因素还在阻碍着现代化的实现;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文化的一些弊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人类中心主义、金钱至上、人情冷漠、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精神空虚,等等,而应有的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创新意识等却远没有树立起来。

总之,文化转型的当务之急是,在认清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各自利弊的基础上,既要立足传统文化,发扬其尊重自然、追求个人道德修养、注重感情的内在精神,以此来医治西方现代文化中人类中心主义、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精神空虚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痼疾;又要逐步去掉传统文化中顽固腐朽的因素,如缺乏公民意识、注重人情不讲规则、只讲私德缺乏公德、守旧保守缺乏创新、小富即安不敢冒险,等等,最终要培养起既保留中原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又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健康的文化精神。

注释:

①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M].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校:裴媛慧,孙咏梅

SocialTransformationandtheInherentMechanismoftheZhongyuanCultureReconstructionandPathChoice

ZHAO Wen-li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15,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is a social system engineering, One hundred years, history of modernization displyed the internal logic of cultural change.Social transformation Starts in economic system, highlighting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finally comple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and it is the cor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changes, traditional concept and modern consciousness are interacting. How to inherit the root of tradition without losing the national confidence ,and breed the culture which adapts to modern development, is a problem that we must face for a long time Keep enough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s the guarantee avoiding detours beyond doubt.

social transformation;cultural reconstruction;internal mechanism;path choice

2012-12-01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2YJA720038);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2011FZX010);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22400440074)

赵文力,男,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

B516.31

A

1007-9734(2013)01-0022-04

猜你喜欢
重构现代化转型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