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燕
加快福建省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的思考
卢 燕
(福建省科技管理干部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3)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福建省科技计划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分析福建省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强化项目顶层设计、明确项目实施主体、提高项目实施质量、促进项目成果转化应用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建立一个梯次合理、运转有序、规范高效、客观公正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科技计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要手段,是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的科技管理工作[1];而科技计划项目一般是在科技计划中安排,考虑影响经济发展,有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目前尚未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的科研项目[2]。因此,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浪潮中,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福建省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在福建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过程中,虽经过了多年不断探索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现代前沿的科技项目管理思维正逐渐接轨。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逐年增加、项目类别逐步多样,在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目前在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重立项,轻管理”。这是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即侧重于项目的前期组织论证工作,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和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部分科技计划项目不能按期结题,缺乏执行科技项目合同的严肃性[3]。省级科技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完成项目的评审、立项等环节耗用了大量时间精力,使得项目实施过程监管力度不够,而一些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只顾跑项目、争取经费,对项目的进展和实施效果并不重视,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效应不高。
现行的科技计划体系还不够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缺乏事后评估和绩效的跟踪、调查和分析,科技项目产业化缺乏引导和支持,项目成果转化率偏低,造成“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局面。同时,一些部门过于重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短期效益,而忽视项目对社会效益和长期效益的评估;过于重视项目成败结果,尤其不能容许失败,从而造成一些项目从立项开始就不可能实现产业化。这其中有研发机构自身问题,也有在推广过程中的过多注重利益问题,以及科技计划管理机制等问题。
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着渠道不通畅、各行其是、目标分散等现象。一些高校院所的项目研发方向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相关联,多数科研人员,只具备专家素质,而不具备生产经营活动能力,不会经营管理企业,不懂营销策略和市场运作。而对于企业而言,面对可能的高风险压力使其对大量科技成果的机遇望而却步、止步不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形成。同时,对于鼓励并优先扶持产学研的联合创新缺少配套实施细则,产学研的利益分配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4]。
近年来,科技项目和专家评审的信息资源已逐步公开化,科技项目管理正由后台逐步走向前台,但第三方监理机制还不是很健全,还不能够很好的开展。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还陷于繁杂的各类事务性工作中,为科技人员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意识尚需进一步增强。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涵盖了各类科技计划,涉及内容、管理、运行、体制等的方方面面[5]。对于科技管理部门而言,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是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需要。因此,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福建省要加快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就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管理手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一套梯次合理、运转有序、规范高效、客观公正的科技计划管理新体系,进一步提升科技管理效率。
一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科技工作重点。通过开展创新需求调查、组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找准制约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以此为基础统筹推进创新活动,加强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顶层设计。每年在高新技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领域、农业技术与社会发展领域等确定若干亟需突破的研究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整合科技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予以突破。二是整合归集各类科技计划。科学梳理、分类已形成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之间分割切块、相互独立的现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重新构建由基础性研究计划、重点计划、重大项目、重大专项、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等五大类计划组成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形成基础计划培育源泉,重点计划跟进孵化,重大项目进行培育,重大专项集中突破,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建设的阶梯式相衔接的科技计划体系。三是建立科技项目备选库。参照国家做法,按照“统一征集、按需遴选、分批启动、滚动实施”的原则,以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等项目为试点,推行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库制度。对经专家网络评审入库的征集项目,根据经费预算情况,结合科技发展需要,凝练成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快速结合和项目、基地、人才、团队的相互统筹。
一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承担科技项目的制度。进一步确立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重大项目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所有应用开发类项目均要求企业参加,并由企业法人担任项目负责人,产学研联合实施。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重大专项紧密结合,除公共服务类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外,新建的创新平台必须由企业承担。二是建立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专户管理制度。必须加强对企业科研经费的有效监管,企业接受的财政资金补助、奖励及享受的财税优惠应当全部用于企业的研发活动,并设立研发经费专户,实行专账专户管理,专户内企业自主投入的研发经费可作为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基本依据,可保证有限的科技经费全部用于研发,有效解决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落实过程中研发费用归集不规范、准确性差等问题。三是科技项目申报准入制度。所有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区域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均要求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必须占其销售额的一定比重,提高准入门槛,引导企业把技术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是健全省级科技管理系统。加快推进省级科技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一套完善的专家库和企业库,构建具有项目申报管理、咨询管理、立项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实施管理、验收管理、专家管理、诚信管理等功能的管理系统,达到方便使用、约束权力、可兼容升级的目的。二是完善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方式。进一步规范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修订评审工作程序,构建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实行专家评审和管理部门评审“背靠背”的管理模式,专家和行政人员回避评审、咨询专家随机抽取等制度,探索开展网络视频评审,增强项目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确保立项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职责。推行科技项目分级管理,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通过科技项目管理系统,跟踪管理项目执行情况,建立结题验收提示制度,及时通报项目结题项目信息。同时,将项目申报、立项名额分配与项目承担单位实施项目质量、结题情况相挂钩,有效激励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加强项目中期评估、监理和检查。进一步推行重大科技专项的监理制度,每年组织监理专家对在研重大专项进行监理检查。由监察部门牵头,邀请审计机构参加,分年度对各地市承担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强化项目执行情况的绩效监督。五是规范科技经费管理。加强对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的问责问效,对已结题的科技重大专项进行跟踪管理,探索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机制。同时,研究制定一批新的规章制度,继续简化和完善项目申报、评审、结题等工作程序,提高科技项目立项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科技管理部门必须以企业需求作为出发点,抓住企业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企业创新链中的关键环节,全方位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加速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对接转化。二是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除基础研究和重点项目外,高校、科研院所承担的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必须要求与企业合作实施。对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经纪人、校企对接等产学研深度合作进一步探索,可利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平台,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和对接。三是完善科技成果发布机制。加强成果登记、开展成果评价试点、建设成果转化项目库,推动高校、院所现有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积极推动技术市场建设,做好技术经纪、技术合同登记等工作,培育扶持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机构,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支持各类科技成果孵化器、科技成果育成中心、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等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是强化开放与协作。在探索部门协作共同办大事的工作机制中,可在全省推行科技主管部门和地市共同建立的厅市合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的集成创新格局,加速科技项目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综上所述,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配套改革,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规律的全新科技计划管理模式。
[1] 张渊,陆玉梅,梅强. 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5(9):185-187.
[2] 雷孝平,朱东华,周春娜.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3):573-577.
[3] 潘慧. 广东省科技计划管理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对策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1):36-38.
[4] 朱云欢,张明喜. 国家科技计划如何更好地资助产学研合作[J]. 中国科技论坛,2011(6):11-18
[5] 张守谋. 山东科技计划管理之变[J]. 科技信息,2004(2):4-6.
Thinking about How to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and Project Management in Fujian Province
LU Yan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Cadre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03,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for Fujian in term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management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conducive to independent innovation. Given the insuffi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management in Fujian province, a series of targeted proposals, like strengthening top-level design of project, explicating subject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improving quality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ng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 achievement, are offered to function a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ndard and highly-efficient, objective and fai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management system with reasonable arrangement and order operation,,
Fujian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 management; reform
G322.1
A
1673-1417(2013)03-0101-04
2013-07-15
卢燕(1978—),女,福建仙游人,硕士。
(责任编辑:马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