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超 杨 威 汤 燕 王正雨
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秦 超 杨 威 汤 燕 王正雨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的术前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要点。方法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的各项处理。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护理耐心细致,术后对新膀胱进行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能让患者更好的恢复,尽早出院。
腹腔镜膀胱全切护理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较高[1],发生浸润性膀胱癌时需行膀胱全切治疗,原位膀胱替代术是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后膀胱重建的金标准[2],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项目,其创伤小、预后好,是目前该疾病的首选。本单位于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1一般资料本组膀胱肿瘤患者共3例,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1例。平均年龄52.3岁。术前均行彩超、CT、膀胱镜检查确诊,术前病理结果回报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远处无转移。符合行保留尿道的原位膀胱手术指证。
1.2 手术方式全麻生效,采用五点穿刺法[3-4],超声刀完全游离膀胱、精囊组织、前列腺,回肠拉至切口外沿对系膜缘剖开,连续内翻缝合,形成贮尿囊。将两输尿管吻合于输入袢肠管的输入端。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作内引流。在腹腔镜下用连续吻合贮尿囊与尿道。经导尿管注水充盈新膀胱,检查无渗漏后放置盆腔引流管,缝合切口。
2.1 基础护理患者术后长期卧床,留置多枚引流管,护士应协助患者翻身,讲授咳嗽、咯痰的方法,降低术后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嘱患者行床上运动,关节活动,改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2.2 各种引流管的管理各种引流管要标记准确,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患者应留置膀胱造瘘管、耻骨后引流管、胃管、尿管、双侧输尿管支架管、及腹腔引流管,清楚做好各引流管的标识,精确记录各引流管引流量的变化及颜色变化,对引流管的各种变化及拔出各种引流管的时间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愈合。
2.3 排尿功能的训练术后 2~3 周开始定时夹闭、开放导尿管,开始每 半小时~1小时 开放1次,以后每 2小时~3 小时 开放 1次,以锻炼新膀胱的各种反射。指导患者规律的锻炼提肛肌及腹部肌肉。嘱患者多做提肛运动,完善新膀胱功能,每天3~4次,每次15个。以达到控制排尿的目的。
2.4 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行尿动力学检测,以评估患者术后尿控能力的恢复情况。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嘱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勿憋尿。坚持每日有规律地锻炼肛提肌[5]。
本组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患者无复发,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可自行排尿,无尿失禁发生。超声检查膀胱容量约 200~300ml。
腹腔镜膀胱全切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方法,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是膀胱重建术涉及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两个部分,对临床工作要求尤其是对护理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各时期工作和优质护理服务都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细致准确的工作直接影响手术的结果,影响患者的预后,术前护理耐心、细致和术后新膀胱有效的健康指导,能使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术后的关键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新膀胱功能的尽快发挥,我们通过护理3例患者总结出以上的经验,希望可以更好的配合医生工作,帮助患者尽快的康复。
[1] Bischoff CJ, Clark PE. Bladder cancer[J]. Curr Opin Oncol, 2009,21(3):272-277.
[2] 冯秀琴.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5):1191.
[3] 方卫华,于德新,施浩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附5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651-653.
[4] 黄健,姚友生,许可慰.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附15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75-179.
[5] 文碧燕,陈雪莲,林华芬.膀胱全切乙状结肠去带新膀胱术的术前护理及术后康复指导[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 4(1):564-565.
R579
B
1673-5846(2013)02-0528-02
通辽市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