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杨燕婷
专访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主任锁志海
信息化是全民参与的过程,多方支持,通力协作,信息化部门唱独角戏则必然困难重重。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一直以需求为导向,以为师生服务为目标,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走向新台阶。
据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中心主任锁志海介绍,西安交大现有应用系统主要分为基础应用、教学、科研、电子校务、I交大、虚拟校园、教学资源七个方面,有力支撑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其中科研系统建立了科研经费一站式服务,通过跟财务系统打通接口 ,为学校、学院、教师提供三级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随后也开通了相应的移动应用;I交通大学——移动校园门户,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移动校园门户并集成24个应用,还最早把视频、网络公开课加入移动门户平台。
总结多年的建设经验,锁志海认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其实存在着共性。首先,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只有学校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给予政策与人员上的支持,同时各业务单位负责人的相应配合,才能保证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制定相应的规划。西安交大由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统筹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学校事业发展成立了信息中心,还制定了西安交大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的实施方案。
第三,理念的转变,要理清技术与管理的关系。信息技术从来只是支撑力量,信息化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理念与管理需求。一般来说,硬件项目通过招标、实施很快就能结题,而软件项目在建设初期确定的需求会在建设过程不断被改变,原因在于业务的执行者对业务流程不清晰,业务流程制定不科学,阻碍了信息技术的顺利实施。信息中心专门设立了一批专职业务岗位,他们作为各个业务部门的项目经理人,精通整个项目流程,在跟用户交流沟通中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并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可以说,高校信息化建设缺乏的是精通信息化业务的项目经理人,因此高校今后应培养职业的项目经理人。
第四,可持续的经费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一直存在高峰低谷期,而软件项目后期还需大量的维护经费,因此要有稳定的机制与资金保障。第五,健全的运维机制。西安交大从事信息化的技术人员有60多名,提高信息部门人员的服务水平是我们的一贯要求。因此在制定信息化规范时,要求各个部门除了一把手负责制外,必须设有专职岗位——信息员,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抓手,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表彰奖励,调动一线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西安交大作为国内高校最早实行职员制的学校,已把信息化培训作为职员职级评定与评优的条件之一,充分调动了信息化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第六,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参照国家对重大项目管理标准建立项目管理平台,把每个项目进度全部上传,让全校师生查看监督;最后,联合开发,选择市场上成熟的软件产品,并选择可靠且长期的合作伙伴。
高校信息化建设宗旨是为师生服务,信息化建设部门绝对不是信息化建设的兴趣小组,建设不能只求技术上的先进,更不能凭兴趣有选择的建设,应满足用户需求,需求一直是刺激信息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从政策方面来讲,西安交大制定了信息化十年规划,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组织方式与远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尽力满足每一种人群的不同需求。锁志海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每个阶段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一方面需要业务提供者自身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这样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也会相应提升,更切合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也会通过更好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完善业务系统,简化业务流程,满足用户需求。而目前最紧迫的需求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手机移动服务,使手机移动应用最便捷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访问到业务的数据并获得数据,提升工作与学习效率。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分享和共享数据是现阶段信息化发展最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