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白芍质量的控制

2013-01-31 07:00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总苷白芍芍药

陈 雪 林 芳 邱 洪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贵阳550009)

略述白芍质量的控制

陈 雪 林 芳 邱 洪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贵阳550009)

白芍;炮制方法;质量控制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是一味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中药。本文将从化学成分与药理、炮制、质量控制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白芍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单萜类、三萜类及黄酮类等。谭菁菁[1]等通过实验分离并鉴定出了15个化合物,主要有白芍苷等单萜苷类,没食子酸,邻苯三酚等。白芍中的苷类统称为白芍总苷,其中的芍药苷占白芍总苷量的90%以上,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韩珍[2]等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免疫调节,保肝,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沈晓东[3]等对白芍的抗炎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其镇痛作用的强弱,因此推断,白芍中芍药苷不是镇痛的唯一有效部位,芍药苷以外的其他化学成分如苯甲酸及其结构类似的羟基化合物也可能是镇痛的有效部位。由文献研究发现,白芍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的研究虽然比较透彻了,如白芍总苷的研究,但是其药理作用的机制等基础研究及其他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报道并不多。

2 白芍的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对中药炮制持肯定态度,但是同一中药的不同炮制方法的科学性需要通过实验证实,因此本文对白芍的炮制方法也进行了综述。

白芍的传统炮制方法有煮、蒸、辅料炒、炙、硫磺熏制等,不同的加工方法对白芍中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在方剂中的应用也不尽相同。杨杰[4]等对白芍13种加工方法进行了考察,以白芍苷为指标成分,得出鲜白芍置沸水中煮20min后晒干中芍药苷含量最高,鲜白芍置沸水中煮20min后,除去外皮,晒干中芍药苷含量其次。而目前的标准中都是鲜白芍去皮的,所以传统的炮制方法的科学性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李雪莲[5]等对白芍的炮制进行了本草学和现代炮制工艺的研究,发现白芍的不同炮制品与生品的化学成分均有变化,炮制后药理作用普遍增强,充分说明了白芍的炮制意义。但是现代对白芍的炮制工艺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与药理结合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3 质量控制

因为白芍的广泛应用,所以其质量控制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从而建立了许多质量控制方法,这些方法的建立对白芍的质量控制和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目前对白芍的定量分析,主要是白芍总苷的测定和单体成分的测定,而后者多是对白芍苷的测定。刘敏彦[6]等以苯甲酸为对照品,采用碱水解法测定白芍中白芍总苷的含量,建立了白芍总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万颖[7]等在研究不同贮存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时采用的是HPLC法,以白芍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此外还有对白芍中挥发油、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等成分的测定。陈勇川等[8]用HPCE测定了白芍和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并用于成药逍遥丸和加味逍遥丸中芍药苷的定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扩展了芍药苷含量测定的分析手段。从以上的文献也可看出白芍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谱联用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扫描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

此外一些专家学者还对白芍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主要有HPLC指纹图谱、紫外指纹图谱、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和高效毛细管电泳图谱,但应用最多的还是HPLC指纹图谱[9]。刘文斌[10]等以没食子酸、芍药苷为对照品,乙腈-0.08%磷酸为流动相建立了白芍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李越峰[11]等制定了白芍的指纹图谱方法,标定了14个共有峰,并对21个样品进行了测定,表明该方法可全面有效的控制白芍的质量。

迄今为止,白芍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但是其中还是有一些盲点,如化学成分与药理的相关性研究、多指标成分定量及相关性研究、白芍指纹图谱定量研究等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谭菁菁,赵庆春,杨琳,等.白芍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0,41(8):1245-1248.

[2]韩珍,贺弋.白芍总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毒性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8):538-541.

[3]沈晓东,黄黛英.白芍抗炎镇痛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197-199.

[4]杨杰,田亚男,万颖.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白芍质量的影响[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5):341-342.

[5]李雪莲,来平凡.白芍炮制本草学研究及现代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8,4(6):42-44.

[6]刘敏彦,高秀强,王永,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药材中白芍总苷含量[J].中国药业,2008,17(5):22.

[7]万颖,孙晓燕,田亚男,等.不同贮藏条件对白芍品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2984-2985.

[8]陈勇川,穆海川,刘松青,等.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芍药及成药中芍药苷的含量[J].华西药学杂志,2001,16(6):447.

[9]杨丽萍,艾萍,李泽琳,等.白芍及其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0):2640-2641.

[10]刘文斌,何振辉,宾漫容.中药白芍的HPLC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0,27(2):694-699.

[11]李越峰,严兴科,沈菲,等.白芍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分析研究[J].中成药,2008,30(7):942-945.

王焘与《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为唐代的王焘所作。王焘,陕西省郿县人,约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他从小体弱多病,常常与医术高明的医生在一起,向他们学习医学理论和治病技术。王焘曾在唐代官府图书中心——弘文馆整理图书达廿余年之久,这使他有机会广泛阅读唐代以前的大量医学书籍。经过几十年的阅读、鉴赏、抄录,终于在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整理成书,并命名为《外台秘要》。书名中“外台”一词意指“兰台”(即宫内藏书处)。

本书论述临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证治兼论天行瘟病、急救之法及明堂灸法。全书分1104门,均先论后方,收载医方6 000余首。此书医论部分主要选自隋代《诸病源候论》,医方部分多出自唐代《千金要方》,其余所引资料也一一注明书名卷第,成为中国最早的全面标注文献出处的医方著作。许多后世散佚的唐以前及初唐方书多赖此书得以保存部分内容,如《近效方》、《古今录验方》、《肘后方》、《删繁方》、《深师方》、《小品方》、《骨蒸病灸方》等。故清代徐灵胎评价其书:“唐以前之书,赖此书以存,其功亦不可泯。”此书是研究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2.073

:1672-2779(2013)-02-0110-02

张文娟

2012-12-05)

猜你喜欢
总苷白芍芍药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白芍多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成分的筛选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白芍总苷干预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