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062)
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节选)
●张奠宙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062)
数学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数学学科形式化、符号化的特征,使得数学教育具有很高的国际可比性,并十分敏感地反映着教育的全局性变化.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国防教育法》的教学革新,就是从所谓“新数学运动”发端的,70年代宣告失败后回到基础;80年代又提倡问题解决;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爆发“数学战争”,再次强调基础.美国数学教育的几番折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美国教育改革的晴雨表,反映了美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调整与反复.
我国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争论,也是从数学课程开始的.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激烈争论,以至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提案.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经过修订,恢复了某些平衡,但是争论并未结束.
由此可见,研究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事关教育全局.
反过来,数学教育离不开整体教育的大局.在谈论数学教育的时候,必然涉及对中国教育的评述与反思.在讨论数学教育发展历程的时候,多半会涉及教学论,尤其是课堂教学的领域.
21世纪以来,中国数学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政府主导的疾风暴雨式的课程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数学教育的进程.这一改革,基于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方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调整与充实基础教育中的数学内容,适应了信息时代的需求,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的数学教育,笼统地作为“传统”加以反对,更缺乏对中国数学教育特色的总结,这是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严重缺失.本书的目的,就是对这一缺失进行一些“补台”,以期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有一个整体而客观的认识.由于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对于某些在课程改革中被批判或削弱的认识,本书可能会给予不同的评价.我们把这些区别看成是“和而不同”,希望最终能够互相补充,求得共识.
另一方面,21世纪以来,研究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在民间开始发轫,出现了2部重要的著作:
(1)范良火等主编的《华人如何学习数学》(英文版2004,中译版2005);
(2)王建磐等主编的《中国数学教育—传统与现实》(英文版2011,中译版2008).
这2部著作,从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总结辛亥革命百年来数学教育发展的中国经验,体现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成为使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对于其中的研究成果,我们深为赞同.除了少量的引用之外,不再加以重复.如果说上述2部著作,主要在于对国外同行介绍中国和华人地区数学教育,因而不得不用许多笔墨全面地展示一些基本情况,且论点比较分散.那么本书则主要是面向国内读者,集中于“中国数学教育特色”的研究,冀图引发更多的自我审视,以求增强民族自信.此外,上述2部著作是集体创作,各篇文章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本书则是以个人的视野与经验,一以贯之.无论如何,本书不能覆盖以上2部著作,只是她们的一种补充.
与此同时,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数学教育研究丛书》共17种.这是一次盛大的检阅.本书从中汲取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但是同样不能覆盖这17种著作的丰富内涵.
总之,本书想要做的是:反思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数学教育走过的道路,以实事求是和兼容并包的态度,审视我们自己的实践,并试图做一些理论分析.
第一部分是综述,力求从总体上认识中国数学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为自立于世界数学教育之林树立民族自信.为此,需要阐述中华文化传统对数学教育的影响,以及今日数学教育的百年历史形成.
第二部分,阐述中国数学教育兼容并包的基本理念.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种数学教育理论,坚持独立思考,厘清一些基本关系.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基础与创新、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思维过程中的熟练和理解、数学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等关系.我们反对走极端,矫枉过正,忽视传统,力求将事物的2个方面,在对立中获得统一,适度对接,均衡发展.这些理念,显示了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兼容并包、努力寻求中间地带的教育智慧.
第三部分,我们将列举中国数学教育的6个特征:导入教学,尝试教学,师班互动,变式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以及从“双基”到“四基”的教学特色.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6个特征,既和国际上的先进数学教育学说相衔接,又体现了本土化的创新.
最后,则是对中国数学教育未来的一些思考.改革依然会是主旋律.挥之不去的应试教育,长期缺位的数学英才教育,缺乏活力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我们未来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时代课题.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希望避免过去的“破字当头”、“批判一切”的群众运动式的激进主义改革模式.我们需要尊重群众的创造,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以自觉自信的态度,兼容并包,扬长补短,潜心研究,取得对数学教育学科的规律性认识.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认识自己、改进自己、充实自己的过程中,用国际通用的学术语言与国际同行进行平等地交流,并力求发展自己的话语体系,争取为世界的数学教育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兼容并包的中国数学教育道路
辛亥革命以来的100年,乃是我们追赶西方文明的100年.数学教育也是如此.100年来,我们先学日本,继之崇尚欧美,包括欧洲的赫尔巴特教育学说,以及美国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念.1949年建国之后,又曾全面学习苏联(一个数学超级大国)的经验.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更是全方位地引进和学习欧美数学教育观.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既具有自身悠久的数学教育文化积淀,又能全方位地从包括苏联和美国在内的国外数学教育吸取营养.
尽管中国数学教育博采众长,却并没有完全秉承某一个国家的数学教育制度,或者成为哪一个数学教育强国的实验基地,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向外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和发展自己.经过百年的实践积累,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学生在国际性数学测试中屡列前茅,举世瞩目.“弟子不必不如师”,中国数学教育做了100年的学生,总应该有一点自己的创造了.我们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乃是发展自己的起点.
当然,中国的数学教育道路,并不平坦.应试教育的乌云在我们头顶游荡,我们有许多缺陷和问题需要改革,但是我们并非一无是处.时至今日,我们理应向国际上展现自己的成长道路.其中既有比较成功的一面,也有相当落后的另一面.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出现了“现代启蒙”,破除了认为中国文明是世界最高最好的文明的迷信,从而转向学习西方文明.但它同时也创造了新的迷信:即认为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月亮圆,中国文明传统必须全盘彻底地否定.正是这种现代中国迷信,使得现代中国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西方的理智”来思考[1].这是当今中国思想界的一种声音,在教育上也是同样的情形.我们总会看到有一些学者,一味地到国际数学教育超市里去“采购”一些泊来品进行炫耀,借以批判国人,把自己说得一文不值.这种“以洋非中”、自我贬损的做法,已经不是“谦虚”,而是怯懦.如果自己瞧不起自己,怎能指望让别人“瞧得起”?争取为人类数学教育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来就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应有的风范.
新世纪实行的数学课程改革,已经过去10年了.改革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令人不解的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却一直得不到要领.这些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引进的国外理论为圭臬?有一篇教育论文涉及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其中写道:
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它们曾被运用于国外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并获得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2].
这样把西方的理论作为中国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将中国的教育传统全盘废弃,对当代中国教育(包括数学教育)的成就视而不见,非常令人遗憾.
这里,我们要回忆一位老教育家的真知灼见:兼容并包,不走极端.顾泠沅在回忆他的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刘佛年教授时,这样介绍他导师的思考[3]:我从旧中国的教育看到新中国的教育,经历过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教育无非是2种.一种是讲授式,教师以高水平、启发式的讲解,让学生容易接受.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夸美纽斯和苏联的凯洛夫.另一种是活动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主动地获得知识.代表人物是杜威.两者各有长短.那么我们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那就是兼容并包,不能走极端.一般地说,做学问可以走极端,以便形成独特的学派.但是,指导实际工作、干事,不能走极端,真理往往在2个极端的中间.
兼容并包,不走极端,把国际上的各种优秀教育理念,综合地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正是数学教育“中国道路”的指导思想.
正如刘佛年先生所指出的,中国教育没有完全照搬赫尔巴特—凯洛夫的讲授式教育观,也没有全面实行杜威的教育理论.它一方面,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反复强调废止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大力倡导进步教育的“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推广活动式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国的数学教育,就是在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地、兼容并包地与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这条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并非平坦笔直,而是经历过许多崎岖和曲折.在百年历史过程中淘汰了许多不合理的外国教育举措.例如:否定“班级授课制”、削弱“知识系统性”的道尔顿制,曾经风行一时,但因为否定知识的系统性,降低了学生的学力,在中国“水土不服”,后来就没有了下文.同样,大跃进中的“公社数学”、“车间数学”等等的所谓联系实际,文革中把数学肢解为“划线”、“测量”、“会计”等等做法,也作为历史教训加以摒弃.
和许多国家一样,当前中国的数学教育也面临着自身诸多的问题,也是在不断地改革中前行.但是,这条中国道路,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凝聚了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所坚持和创造的一些理念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因而具有一定普遍的科学价值,值得我们进行总结.
[1] 甘阳.启蒙与迷信[N].文汇报,2011-11-28(11).
[2] 胡志坚,刘舒畅,杨婷婷.终结?抑或继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探讨的哲学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1(5):37-43.
[3] 凤凰视频.华东师大名师云集 入选新中国首批重点高校[EB/OL].(2011-10-15)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110/396bdc11-ee8e-4da4-bbf3-c37bb8a387d5.shtml?_from_ralated
编者按张奠宙教授的《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一书,将在2013年6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适逢张奠宙先生80华诞.现将该书的导言部分及第一章的一节先行刊出,并由方均斌副教授撰写书评,以示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