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

2013-01-31 03:32:56
中国轻工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动手环节

谭 巍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城市公共设施也称为城市的户外家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及文化水平,我国的公共设施设计相对起步较晚,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无论是开发的广度还是深度,设计的形式和制造工艺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形式陈旧单一、设计不到位、不成熟、缺少特色,千篇一律。这与我们当前的公共设施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关联,当前高校对公共设施的教育更侧重理论而不重实践创新致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从而影响到我国整体公共设施设计的水平。为了适应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势态,公共设施设计的教学,要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确定为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在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中尤其重要的是对学生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设施的创新意识薄弱

在公共设施设计的作业中,公共设施作为景观设计中的节点设计,是构成景观远景的重要部分,但当前学生做的公共设施设计,大多只考虑到设施本身的功能及造型,忽视了其在景观中的远景作用,从而造成了公共设施设计的造型简单、功能单一、视觉感差的问题,从而导致了设计作品从功能到形式、从色彩到材质各个方面都不够尽善尽美。学生创作时多遵循既有的原则,习惯于对现有作品的学习甚至模仿,作品缺少个性,创新能力较差,缺少独创意识。

2.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差

目前环艺教学中还是以讲解为主的输出式教学,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少,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都是借助网上的资料,简单加工后“照葫芦画瓢”地应付作业,并没有真正动手动脑的去完成设计作业,因而在《公共设施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加入了概念设计的环节,不但能记录学生的设计轨迹,还能避免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而做的很多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

3.缺少实践经验

由于学生设计中缺少实践经验,设计中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问题,致使公共设施设计作品达不到服务及美化大众生活的要求。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避免以往教学中纸上谈兵的虚拟模式最好的解决途径。

4.团队合作的意识差

团队意识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设计的流程也日益细分,任何设计都不是一个人单独完成的,需要多人多层次的流水设计来完成最后的工作。这就要求提高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对所学的设计进行细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完成设计诸多环节中各自擅长的部分,最后集体完成一项设计。便于学生走出校门后更快更好的投入实际工作中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实践能力。

5.缺少国际化特色

随着国际化的接轨,各行各业衔接也日益缜密,设计的国际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注重国际化的同时也要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只有具有民族特色才能更好的承接国际化的趋势,在国际潮流中彰显特色。在艺术创意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重新解读,对传统文化重新解构,这个过程是从了解到创新的发展过程,我们要使传统民族文化服务于现代设计,让设计作品既体现由传统元素带来的民族化,同时又体现由创新带来的国际化。使中国元素得到延伸与发展,让传统的形式在现代技术中得以延伸,让现代的理念因历史传统文化积淀而愈发深刻,让民族化的设计语言国际化。

从公共设施作业中发现,学生作业大同小异、缺少创新、设计含量不高、作品不成熟,缺少文化内涵。从而可以看出以往的公共设施教学活动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的教学改革要求下,教学需要创新思维模式,教学中不但要满足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的要求,还要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教学环节的增减与改革,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得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提高动手能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笔者以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为例展开新的教学,尝试以新的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

1.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根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创作的价值,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份一流的汤要比一幅二流的画更具有创造性。”学生创作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实现,在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中,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创造力的训练。

一是通过图形转化训练引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把具象的事物抽象化,对学生的概括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课上讲解公共设施设计的原理,通过不同案例进行具象事物抽象化的练习。例如,布置学生做出不同类型路灯的演变,从路灯具象造型到抽象造型对路灯外观进行演变,锻炼学生的概括及创造能力。也可以拟定主题,进行训练。比如做出以海洋为背景的路灯设计,由海洋引出相关的因素进行图形意识的练习,做出与海洋相关的图案,从具象到抽象逐步练习,提高学生的图形创造能力。

二是通过对公共设施的潜在功能进行介绍,引发学生对公共设施新功能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产品功能的创新意识。公共设施的功能性是公共设施设计的核心,因而学生在对公共设施造型设计的过程中要同步考虑其功能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公共设施的功能设计意识也是练习的重点。在课上介绍公共设施的相关功能设计,并启发学生适当扩展公共设施的功能,扩展设计思路。

三是独创意识的培养。以往学生作业中经常出现课堂案例的“身影”,为了打破以往学生模仿式的设计,在作业中加入独创意识的环节。在学生做练习时,激发学生自主设计的欲望,讲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创作手法,同时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不要盲目的模仿前人的设计,为锻炼其自主创作能力打好基础。

2.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在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中,加入了以下环节。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学生自主性环节,打破以往教为主的被动式教学。在讲解新课程之前,加入讨论环节,对所讲课程进行引导,抛砖引玉为课程的进行做好铺垫。二是在课程讲解后,在课堂中加入课上动手练习,辅助学生对所讲知识的吸收,例如在讲解垃圾桶设计时,让学生手绘出自己常见的几种垃圾桶,并写出其优缺点,然后分组讨论下垃圾桶该如何设计更合理,讨论后再画出学生心目中的垃圾桶是什么样的,动手画出几种自己设计的适合各种环境的垃圾桶,标出材质和独到的设计特色,锻炼其动手能力,便于学生在做正式作业时思路的积累和展开,并对学生的手绘能力进行练习,课上练习计入期末成绩,增强学生的认真度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实践能力培养

在公共设施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每项作业都布置前期考察的环节,这就要求每个设计作品都是“真枪实弹”,都是为实际生活设计的有用作品,这就要求学生走入生活,去实地测量所设计场所公共设施的尺寸,去调查使用人群的需求及喜好,更好地为设计服务,从而设计出能直接被使用的设计。为了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加入了以下环节:一是安排学生市内考察,对所设计的公共设施对象有整体的了解及宏观的把握,并对市内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便于后期自己进行设计时对设施设计实用性的提高。二是联系公共设施的生产单位,考察公共设施的生产线,了解其生产流程及工艺,辅助其设计的展开,从而使得设计作品不再是简单的虚拟设计而是有了真实感受和经验的实战式设计。以上措施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合作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在合作意识及能力培养方面加入了以下几个环节。

课上在讲解课程后,留出课上讨论时间,要求学生在对课程有整体了解后对当堂课程进行讨论,比如讨论现有设计的优缺点;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公共设施的特色;提出自己对公共设施设计的见解。这样做便于对自己设计草案的进行及展开。在讨论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后,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也可以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扩展思路,补充自己的不足。

布置小组作业,要求3到5人合作完成一项作业,小组成员可以集体讨论作业的内容及形式并分工完成作业,根据每个人的长项来分别完成手绘的概念图、电脑的效果图、施工图及设计说明,成员组的成员做到各尽其能,并要求各个环节同学相互切磋完成,提高其合作的意识及效率。通过团队意识的训练,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及能力。

5.国际及民族意识的培养

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独创风格。从而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在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中加入了以下环节:一是在课堂讲解中加入大量的各国前沿公共设施的图片进行课程的辅助介绍,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当前公共设施设计的国际趋势有所了解。二是在布置作业时,在学生调研的同时让学生搜集大量的网上和书籍资料,总结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及分析国际流行趋势和走向,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去。为设计思路的展开做好铺垫。三是课上总结课程,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并对学生作品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特别强调作品国际化及民族特色的体现。从而培养学生国际化设计意识及民族化的设计想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及课程的调节,使得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目前,我国高校已普遍重视素质教育,但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中,许多高校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缺乏足够重视的办法。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在坚持创新思维教学的同时,需要教师和学生紧密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中的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培养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实战设计人才。

[1]陈羽白,罗锡文,黄文勇.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高教探索,2004(4).

[2]史国栋,徐薇薇,潘剑波,等.一般高等工科院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8).

[3]覃文忠,徐汉明,王瑞杰,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1.

[4]谭巍.浅谈公共设施设计教学实践与心得[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8).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动手环节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应用探究
包装工程(2023年18期)2023-09-27 09:22:24
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包装工程(2023年16期)2023-08-25 11:40:26
我也来动手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动手演示找错因
韩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现代“兴文化”体现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