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栓通脉汤对血瘀湿阻证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3-01-31 05:33张玉冬侯玉芬马春媚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通脉内皮细胞内皮

张玉冬,侯玉芬,刘 明,张 玥,马春媚

消栓通脉汤对血瘀湿阻证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张玉冬1,侯玉芬1,刘 明1,张 玥1,马春媚2

目的:观察消栓通脉汤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瘀湿阻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瘀湿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溶栓、活血化瘀等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同时服用消栓通脉汤,30 d后进行疗效比较并观察TXB2、6-keto-PGF1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33%vs1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XB2含量显著降低(P<0.01),6-keto-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消栓通脉汤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瘀湿阻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瘀湿阻证;消栓通脉汤;血管内皮功能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周围血管疾病,其与日俱增的高发病率及严重的并发症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急性期易并发肺栓塞,死亡率较高;慢性期由于静脉瓣膜遭受破坏,患肢可出现肿胀、淤积性皮炎、顽固性小腿溃疡等后遗症,影响病人生命质量。中医药治疗DVT具有潜在的优势和良好的前景,但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我们采用消栓通脉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物质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年龄29~70岁,对照组年龄23~70岁,治疗组病程2~28 d,对照组病程1~28 d,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s)

组别 n治疗组 30对照组 30性别(男/女)19/11 17/13年龄(岁)51.8±12.9 52.9±11.9病程(d)10.8±5.5 10.2±4.4发病部位(左/右)21/9 18/12

1.2 诊断标准 所有纳入病例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参照文献标准[2]。

1.3 治疗方法 绝对卧床,避免挤压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卧床期间患肢抬高30 cm。两组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滴注10 d,疏血通、丹参粉针静脉滴注20 d;治疗组同时给予消栓通脉汤(赤小豆、水蛭、桃仁、红花、茵陈、苍术、黄柏、赤芍、栀子、金银花和牛膝)1剂/d,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制成袋装药液,每袋180 mL,2袋/d,早晚各1次,空腹服用。对照组不予汤药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0 d。

1.4 观察指标 临床表现:观察患肢肿胀、疼痛、皮色、皮温程度的变化。疗效标准参考文献[1]制定。实验室指标: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30 d各检测1次。下肢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分别于治疗前、第30 d各检测1次。

1.5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2 血栓素B2变化 治疗后第15 d和30 d的血浆TXB2含量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两组的TXB2含量在治疗后第15 d和30 d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见表3。

2.3 6-酮-前列腺素F1α变化 两组治疗后15 d和30 d血浆6-keto-PGF1α含量较治疗前提高(P<0.05,P<0.01),两组6-keto-PGF1α含量在治疗后30 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2.4 静脉再通率 两组治疗前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下肢深静脉阻塞。治疗30 d后复查,治疗组再通率(完全再通和部分再通)90%,对照组再通率73%(P<0.05)。

表2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XB2含量的比较(±s,pg/m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XB2含量的比较(±s,p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cP<0.01

n组别治疗组对照组30 30治疗前101.65±9.46 103.07±10.48治疗后15 d 92.26±3.58a、b 96.65±7.19a治疗后30 d 85.51±4.12a、c 91.51±4.56a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6-keto-PGF1α含量的比较(±s,pg/mL)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6-keto-PGF1α含量的比较(±s,p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与对照组比较,cP<0.01

n组别治疗组对照组30 30治疗前64.46±1.95 64.30±3.00治疗后15 d 70.40±3.93a 68.85±3.08b治疗后30 d 75.52±5.03a、c 72.46±3.60b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下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是目前公认的发病主要因素。在生理情况下,血管壁结构的完整性、内膜的光滑以及血管壁的抗血栓特性与促血栓特性的平衡调节作用,使血管内的血液保持溶胶状的流动特性。当血管壁受到某些因素的刺激后甚至造成血管壁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使血管的抗血栓与促血栓作用失去平衡,必然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壁的损伤主要是指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和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包括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环素、血栓素A2、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血栓调节蛋白等。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分泌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相互协同,相互拮抗,参与调节血管张力,抗血栓形成、止血、纤溶、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或功能障碍,平衡被打破,两种活性物质相互刺激,形成恶性循环,必然引起疾病的发生与恶化。内皮细胞所分泌的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腺环素(PGI2,代谢产物6-keto-PGF1α)就是一对具有相互拮抗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质。TXA2是一种强烈的促进血管收缩和血小板黏附聚集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促进凝血和血栓形成,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PGI2是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并有扩张血管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正常生理状态下,TXA2和PGI2处于动态平衡,共同调节血管张力及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3]。一旦平衡被打破,血小板聚集,诱发凝血物质的释放和激活,导致血栓形成。由于TXA2和PGI2的半衰期很短,一般通过测定它们稳定的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1α来反映其水平。

本研究中,血浆TXB2治疗前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1α治疗前含量明显减低,TXA2和PGI2比例失衡,均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处于紊乱状态。TXA2升高,血管处于收缩痉挛状态,并能造成细胞缺血缺氧,自由基产生增加,诱发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各种组织因子合成和活性表达增强,促进凝血过程,导致血栓蔓延进展。经消栓通脉汤治疗后第15、30 d,TXB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浆6-keto-PGF1α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说明消栓通脉汤可以显著地抑制TXB2合成、促进6-keto-PGF1α释放并调节二者比值,通过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与激活,抑制促凝血过程,防止血栓蔓延发展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加速静脉血栓溶解和静脉血回流,从而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消栓通脉汤中,茵陈味苦,性微寒,功善清热除湿;赤小豆甘酸偏凉,性善下行,有清热利湿,行血消肿之功。两药合为君药,共奏清热利湿,行血消肿之功,使湿化、热清、瘀血消散,脉络通畅。黄柏苦寒,功专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善清下焦热。赤芍苦微寒,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水蛭苦咸平,功专破血逐瘀,通经消癥。以上三药相须配伍,合而为臣,既助君祛湿、清热、活血,又能凉血软坚散结,使血脉通畅,水肿自消。金银花甘寒,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栀子清热,苍术燥湿。桃仁苦甘平,活血散瘀之力较强,有推陈致新之功。红花活血通经,牛膝引药下行,活血通络,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瘀类中药可通过降血脂、抗氧化损伤、调节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分泌、平衡凝血与抗凝系统活性、促进血管新生、抗细胞凋亡等方面,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消栓通脉汤中的水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促进纤溶和溶解血栓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具有良好的调脂功效。桃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作用,其中所含的三油酸甘油酯具有抗凝血作用。红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酶活性、抗凝血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扩张血管,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赤芍可抑制TXB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通过对凝血-纤溶系统酶活性的影响发挥抗血栓作用。栀子的提取物能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具有防治血栓的作用。牛膝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诸药合用,达到纠正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栓蔓延发展,达到治疗作用。

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结构的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过一系列机制导致血栓形成。而其他因素引发的血栓又加剧了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了血栓的扩展蔓延和复发。因此,防治和纠正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是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治疗学问题。消栓通脉汤是名老中医经验方,疗效可靠,能迅速缓解DVT患者症状,促进血栓再通。我们认为,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纠正内皮功能紊乱,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而发挥作用。本研究只进行部分临床观察,但中药复方通过何种环节和方式调节内皮细胞的功能尚未明确,探索这类中药有效成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干预作用的具体途径,还待继续深入探讨。

[1]尚德俊,王嘉桔,张柏根.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5-543.

[2]陈柏楠,侯玉芬,周涛.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35-449.

[3]陈妍,杨燕,齐宝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2):250-252.

[4]毛平,夏卉莉,袁秀荣.怀牛膝多糖抗凝血作用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2):1075-1076.

Influence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of Blood Stasis and Dampness Retention Syndrom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ith Xiaoshuantongmai(消栓通脉)Decoction

ZHANG Yu-dong,HOU Yu-fen,LIU

Ming,et al.Department of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Shandong University Hospital of TCM,Jinan(250014),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of blood stasis and damp⁃ness retention syndrom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with Xiaoshuantongmai Decoction.MethodsSixty patien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including 30 cases was treated with Xiaosh⁃uantongmai Decoc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3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out decoction.Both groups were given the basic therapy including thrombolysis and activating blood to resolve stagnation.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changes of TXB2、6-keto-PGF1α were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 and 30 days after treatment.ResultsIn the treatment group,10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33%.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3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10%.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rapeutic effect(P<0.05),Comparing with control group,TXB2conten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1),while 6-keto-PGF1αcont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1).ConclusionXiaoshuantongmai Decoction shows protective effect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blood stasis and dampness retention syndrome of DVT.

Deep venous thrombosis;blood stasis and dampness retention syndrome;Xiaoshuantongmai De⁃coction;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R654.4

A

1007-6948(2013)02-0107-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3.02.001

山东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95)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济南 250014)

2.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济南 250013)

侯玉芬,E-mail:zyd7701@163.com

(收稿:2012-10-16 修回:2012-12-12)

(责任编辑 曹建春)

猜你喜欢
通脉内皮细胞内皮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立普妥联合降脂通脉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
十未通脉汤的应用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