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艳光,谢 玉,罗湘林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珠海519085;2.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2005年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这一系列令人堪忧的数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深深忧虑,2006年12月,针对这一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而阳光体育科研正是在国家的这种政策导向之下产生的,迄今为止阳光体育实践与研究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那么这六年国家政策对体育科研产生了哪些效应,阳光体育科研取得了什么成果,呈现出什么态势。本文将从5个方面对2007年至2012年阳光体育科研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描述阳光体育科研的研究成果及现状,反思我国阳光体育科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优化体育科研生态环境,也为寻求我国体育发展的逻辑提供事实依据。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源,以2007年—2012年为时间界限进行文献的搜集。笔者首先以“阳光体育”为主题进行检索,有1774篇文献,但发现其中有490篇文献如《对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的探讨》、《对未成年犯进行体育教育的社会学思考》、《体育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等明显不是探讨“阳光体育”的文献;笔者又以“阳光体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只有571篇文献,而探讨“阳光体育”方面的文献明显不止这个数。鉴于“阳光体育”首先作为一个国家政策性的术语,一般与此相关的文献,篇名都带有这个词,因此笔者尝试以“阳光体育”为篇名进行检索,检索到1284篇,通过仔细查阅发现这些文献基本上是以“阳光体育”为主题检索到的1774文献剔除那490篇明显非阳光体育文献后的文献。故笔者认为以“阳光体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可以最大范围又最为精确的搜集到关于阳光体育的研究文献,且比较方便比较易于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系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反复查证。因此本文主要以“阳光体育”为篇名,以2007年—2012年为时间界限,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检索到的1284篇阳光体育科研文献为研究样本进行整理、归纳与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1.2.1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本文最重要的一个研究方法,论文主要是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2007年—2012年这六年中公开发表的1284篇关于阳光体育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讨论。
1.2.2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软件作为量化分析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数据统计、百分率统计等方面的处理。
1.2.3 逻辑分析法
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后,综合运用归纳、分类、推理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关于“阳光体育”的研究文献进行实证分析。
截止2012年12月31日,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阳光体育”为篇名共收集到阳光体育研究文献1284篇,具体年份分布见表1,从各年发表文献的数量来看,文献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表1可看出2008年前后,文献数量增长迅速,2007年到2008年,文献数量从25篇跳升到110篇,增长率为34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增长率分别为137%、14.9%、3%、-1%,2010至2012年增速明显放慢,可见对阳光体育的关注度已接近饱和。另外,1284篇文献中有12%刊载在核心期刊上,尤以2007年、2009年、2012年的相对百分比较大。
表1 2007年至2012年历年阳光体育研究文献数量及核心期刊论文数量统计
通过对载文选题分布的数量统计,可以反映本领域研究中各主题的进展情况,了解与掌握学科研究和构成特点及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认识现存的优势和弱点,明确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1]。笔者仔细研读了1284篇文献的摘要及部分文献的内容,对这1284篇文献各年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类汇总,将关于阳光体育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主题:阳光体育本体论研究、阳光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阳光体育的外因探究、不同视角下的审视,再根据关键词对这四个主题进行了细分(见表2)。
从纵向来看,阳光体育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深入化发展趋势。自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提出“阳光体育”这个术语以来,体育科研工作者们就对阳光体育的政策、内涵、价值等进行了解读,在进行现状研究的同时,不断提出阳光体育的长效发展机制、监督体系、评价体系等相关发展策略,此外还结合学校体育进行了相当广泛的探讨。2008年,专家学者们又开始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如系统论、生态学、生命哲学、伦理学、自组织、博弈论来探讨阳光体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截止2012年年底,共有50篇(占3.89%)文献从不同视角探讨了阳光体育,如比较经典的研究有林顺治的《自组织理论视阈下的“阳光体育”演化发展研究》、凌杏宫的《从博弈论视域看阳光体育开展的现实困境》、赵欢春的《论阳光体育运动的伦理精神》等,这些多视角的理论诠释,开阔了阳光体育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对阳光体育理论层面的认识。
表2 2007至2012年阳光体育研究文献主题分布统计
从横向来看,阳光体育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阳光体育现状对策、困境、影响因素方面,共计532篇文献,占文献总数的41.43%,这一方面反映出阳光体育作为国家面对社会问题采取的一项政策举措,体现了阳光体育科研对对政策实施及实施效果的关注,另一方面,从2008年至2012年,各年文献数量最多的均是现状研究,由此看出,阳光体育的低质量重复研究现象也比较严重。
从表2的数据也可以知道阳光体育研究内容的不均衡性,过多的集中于现状研究以及与学校体育的相关研究,而关于阳光体育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0.50%)、长效机制(5.18%)、监控评价体系(2.49%)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避免阳光体育发展的形式主义倾向,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实施路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监控体系、动力机制等几个方面去把握,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笔者按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发现阳光体育研究文献的作者数量较大,达到了1155人,发文量在1~10篇间分布(见表3),发表1篇文献的作者有1002人,占作者总数的86.75%,发表过2篇文献的有135人,占作者总数的11.69%,发表3篇文献的有12人,占作者总数的1.04%,发表4篇文献有3人,占作者总数的0.26%,发表5、6、10篇文献的均只有1人,均占作者总数的0.09%。这些数据表明阳光体育科研有着政策导向下获得普遍关注的优势,但一次性关注的多,可以预见科研持续性发展的后劲不足问题。
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在学科研究中,发表论文数在N=0.749(nmax)1/2以上的作者即为核心作者,其中nmax为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2]。阳光体育研究文献作者当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是10篇,利用公式N=0.749(10)1/2计算,N=2.4,核心作者为论文数超过2.4篇——即3篇以上的作者,如表4所示。
表3 2007年至2012年作者发文数量统计(最高发文10篇)
由表4可知阳光体育的核心作者只有18人,只占作者总数的2.04%,发表论文共计69篇,占论文总数的6.87%,很明显阳光体育科研核心作者队伍相当薄弱、产出量相当低;从文献质量来看,阳光体育核心作者群的69篇文献中有11篇刊载在核心期刊上,占其发文总数的15.94%,具体是林顺治2篇、李爱民2篇、陈雁飞3篇、孙月舟1篇、喻坚3篇,他们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准和较大的参考价值,对阳光体育科研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核心作者数量和所发表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
据统计,2007至2012年阳光体育的1284篇科研文献分布在292种期刊上,其中体育类期刊37种,共载文446篇,占总文献量的34.74%,非体育类期刊255种,共载文838篇,占总文献量的65.26%。经统计发现,这292种刊物当中,有154种刊物五年只发过1篇文献、有47种刊物五年只发过2篇文献,有26种刊物六年只发过3篇,这些载文量在3篇以下的期刊刊载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原因可能更多是因为刊物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者是政策导向所引起的研究热潮所驱使,它们并没有对阳光体育进行持续性的关注。
表5主要列出2007年至2012年刊载阳光体育科研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7种,见表5),这17种刊物共载文391篇,占文献总数的38.94%,分析阳光体育载文量较大的期刊对于探讨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期刊分布比较具有分析价值。从表5可以看出,刊载阳光体育文献最多的期刊杂志是《运动》、《科技信息(学术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体育科技文献通报》,这四种刊物的载文量均在40篇以上,是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主要刊载园地。
由表6可以看到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17种期刊当中,体育类期刊(7种)与非体育类期刊(10种)载文量几乎各占一半,可见,体育类期刊并不是阳光体育的最主要载体,阳光体育文献分散在各种非体育类期刊上。
表5 2007至2012年阳光体育载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期刊
表6 2007年至2012年刊载阳光体育研究文献10篇以上的期刊统计
统计发现,所搜集到的1284篇文献当中,有331篇文献是基金课题项目产出,占总文献量的25.78%(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只有2007年是以自发性研究为主,而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阳光体育科研文献当中均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是来自基金课题项目,分别占历年文献数量的17.27%、20.31%、29.33%、30.19%、28.85%,这个相对百分比在逐年上升,说明阳光体育科研的科研动力越来越依托课题基金项目以及各级部门对阳光体育的关注程度与重视程度,这是阳光体育科研动力的发展趋势。
表7 2007年至2012年阳光体育科研文献来源基金项目的文献量统计
3.1 2007至2012年阳光体育科研文献呈现逐年上升态势,2007年~2009年是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迅猛增长期,2010年~2012年是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增长回落期。体现了政策导向下的体育科研的阶段性特征。
3.2 体育类期刊(7种)与非体育类期刊(10种)载文量几乎各占一半,可见,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最主要载体不只局限在体育类期刊上,它作为一项应对社会问题的政策研究,同样被众多非体育类期刊所重视,这也是体育政策科研不同于其他体育科研之处。另外,刊载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292种刊物当中,只有31种为核心期刊,共载文120篇,占总量的12%,也就是说非核心期刊数量占优势,说明阳光体育科研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与重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阳光体育科研的繁荣程度和成长环境。
3.3 从阳光体育的研究主题来看,第一,它的应用性探究约占87.47%,学理性探究占约12.53%,说明阳光体育科研重应用、轻理论;第二,阳光体育科研内容呈现出多样化、深入化发展趋势,但研究内容过多集中在现状与对策研究,六年的研究焦点总是停留在现状对策、政策解读、价值意义、与学校体育的相关探讨等几个方面,而重大创新和突破性进展较少,研究内容不均衡,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严重。今后将重点从阳光体育实施路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监控体系、动力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同时积极鼓励阳光体育创新性研究。
3.4 我国阳光体育科研作者数量大,达到了1155人,但发表1篇文献的作者有1002人,占作者总数的86.75%,研究成果较分散。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只有18人,只占作者总人数的1.55%,说明阳光体育科研核心作者队伍还相当薄弱;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表论文质量有待提高。但也必须看到阳光体育科研已形成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如魏玉琴、林顺治、李爱民、陈雁飞等,那么现阶段应在原有科研资源和科研力量基础上,打造一批阳光体育研究团队,这样将有利于整合资源、集中优势,重点突破,促进重大创新和突破性成果的出现,避免前期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成果低质的现象。
3.5 从基金文献量来看,阳光体育科研文献的331篇基金论文当中有52篇刊载在核心期刊上,占基金论文数的16.00%,占核心期刊论文总数的34.21%,可见基金课题项目对阳光体育科研有着一定的科研导向与引领作用,且在核心作者群当中,有林顺治、李爱民、李红霞、陈雁飞、孙月舟、喻坚、乐玉忠、杨斌等8位作者持有基金课题,他们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但总的来说基金项目产出的数量与质量相对于它的科研投入来说,贡献率明显不足,课题成果还有待于提高。这也说明了我国体育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今后完善体育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评价制度是体育科研亟需解决的问题,否则会造成科研资源、科研基金的浪费。因此课题基金项目的设置将可能成为我国阳光体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动力,各级部门应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的进行阳光体育专项课题基金设置,重视体育科研在中期和后期中的计划性,要培养学术团队、凝练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水平中的作用,以解决同类问题为导向,以项目实施为平台,以适当经费支持为激励,形成有效的资源投入机制和科研评价机制。
[1]王夭军.1990~2000年我国体育论文分析[J].体育科研,2001,21(02):34 -36
[2]邱凤鸣.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4):304-308
[3]韩素萍,田象迎.1999年-2007年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文献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02):46-49
[4]陈颇.1994~2007年我国体育文献特点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8-133
[5]张道荣.近10年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科研论文的量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04):458-459
[6]冯欣欣,王晓春,等.论“阳光体育运动”政策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0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