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在临床上的治疗研究

2013-01-30 06:55黄耀龙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西咪替丁洛韦肠道病毒

黄耀龙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400

手足口病是因肠道病毒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且多发于年龄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分布分厂广泛,没有严格地区性限制,四季均有发病的可能,夏秋较为多见[1]。此病经常呈爆发集体性感染,且幼儿园和托儿所极易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溃疡和皮疹。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均有发生的可能。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对手足口病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没有明确的意见[2],且各地临床用药也各异。本次试验针对的是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详细情况如下文报告。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择的是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儿男女各为23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1~5岁,平均年龄为(3.1±1.2)岁,病程为1d-3d;对照组患儿男女各为25例和18例,年龄范围在8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0.8)岁;病程范围在1d-4d。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足口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补液及口服维生素B,肝功能异常的患儿给予保肝药物,心肌酶谱异常的患儿给予心肌营养药物,连续服用7天之后复查肝功和心肌酶谱;同时给予10mg/(kg·d)更昔洛韦融入100~2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10mg/(kg·d)西咪替丁加入100~20m 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注3~5天。3天为一疗程[3]。

3.观察标准: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心肌酶谱、肝功能、B超常规检查,并每天记录患儿的皮疹情况、体温及并发症发生情况[4]。

4.疗效指标:显效是指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疱疹干燥结痂且无渗液情况出现;有效是指患儿体温下降在37.5℃之下,且疱疹大表面大部分干燥结痂,仍有少许疱疹存在;无效是指患儿体温没有明显的变化,治疗前后疱疹略微减少。

5.统计学标准:本次试验中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使用卡方和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5].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n[%])

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6.69%,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消失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体征及症状消失的速度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讨论

手足口病是以脚掌、手掌、口腔发生水疱为临床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国内外均有散发。相关医学文献报道称,引起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为肠道病毒、RNA病毒、新肠道病毒、埃可病毒等,病原体应经过证实后主要有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和埃可病毒[6]。且大多数学龄前的发病儿童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口及肛门周围出现疱疹,且口腔粘膜上疼痛较为严重,破溃之后变化出现不愿进食、流涎、溃疡等。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后一半在7~10天之内便可自愈,较轻的患儿不需要进行治疗,但是患儿发病期间疱疹、溃疡非常严重,同时伴有发热,患儿烦躁哭闹,进食困难,而个别的患儿还可能会出现心肌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临床并发症[7]。

表2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体征及症状消失时间(d)

更昔洛韦是光谱抗DNA病毒药物,在人体细胞内被疱疹病毒而诱导的各种激酶磷酸化成GCV-T,同时通过两种方法阻止病毒快速复制,竞争性抑制酶病毒DNA聚合酶可以直接的深入到病毒DNA之内,防止其DNA链延长[7]。更昔洛韦三磷酸在病毒感染细胞之内的浓度比正常的细胞要高出40~100倍之多,对于正常细胞SNA聚合酶的亲和力比感染的细胞低出10~60倍,所以对宿主细胞的功能没有太大的影响。

西咪替丁是为H1受体阻断剂,此药作用机制使阻断抑制性T细胞表面的H2受体,抑制其活性,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与此同时西咪替丁对组胺所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均有较大的抑制功能,减轻患儿的过敏反应及炎症,具有促进黏膜溃疡面加速愈合的作用。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特效药物,可有效缩短皮疹消退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更昔洛韦联合西咪替丁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减轻水肿和渗出、增强抗病毒作用,还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溃疡和皮疹痊愈。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缩短其疗程,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1 吴倩.百蕊颗粒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3):276-278.

2 贾艳玲.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3-4.

3 吴剑云,罗育冰.手足口病265例诊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2-23.

4 林红,韩征利,李秀云,等.儿童手足口病208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441-1442.

5 王保平.注射用炎琥宁佐治手足口病20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包头医学,2011,35(4):210-211.

6 董力.小儿手足口病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92-1493.

7 顾长虹.康复新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36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4):636-637.

猜你喜欢
西咪替丁洛韦肠道病毒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西咪替丁联用禁忌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铺棉灸合并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