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之泰
标题容易引起误解,这篇文章不是研究碳排放的问题,而是研究碳和物流业的构造问题。
本人在天津读的是大学工科,毕业之后到了国家经济部门工作,有机缘搞了经济工作和物流。青年时期求学时所接触到的一些知识,有的已经全部淡忘,有的似乎却变成了深深的印记。我在《现代物流学》中,对于物流平台的描述,就突然想起了大学在学习矿物学时深有感触的一个知识,那就是完全相同的基本元素——碳,结构关系不同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有硬度最低的非常柔软的石墨和硬度最高的非常坚硬的金刚石。我将其比喻成物流平台的层状结构和网络状结构。一直到第三版《新编现代物流学》中仍然采用这种描述。
一本书的容量总是有限的,之后一直到现在,我总感觉如果能有一个更完整的比喻那才最理想,可惜,在那本书中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最近在探讨对物流产业导向的时候,我忽然想起,可以作更为完整和广泛的比喻。
我的比喻是这样的:如果拿构成石墨和金刚石的基础元素碳比喻成构成物流产业的基础单位物流企业,那么物流产业就可以比喻成炭、石墨或者是金刚石三种不同的、典型的构造体。当然,以碳为基础,可以构造成的物质种类远不止三种,以物流企业为基础也可以构造成许多种不同的总体类型,我们只是选择其中三种典型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构造而已。
碳可以构造成炭,这是我们常见的木炭和煤炭等,这种构造简单、容易,并且可能是由于顺应大自然的自然变化而生,所以在地球上有广泛的分布和相当大的数量。石墨和金刚石则是碳通过结晶升华的产物,而金刚石这种结晶升华的条件比起石墨要更为严格,当然就更不可能普遍地存在,这就是金刚石孕含更高价值的本质因素。炭很不值钱而金刚石却价值连城,这是人们往往看重金刚石而贬低炭的重要原因。
首先说碳,用碳来比喻物流企业。碳聚集构造成的总体,无论是炭、石墨、金刚石,基本条件都在于基础是“碳”,如果不是碳而是其他的元素,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构造,但绝不是炭、石墨和金刚石。构成物流产业的物流企业,一个最简单、最基本、最不容许参假的道理,那就是它必须是物流企业。为此必须弄清楚什么是物流企业,本来这应当是清楚的问题,但其实并不很清楚。“物流热”一起,大家蜂拥而上,毫不沾边的,沾了一点边的都变成了物流企业,一旦遇冷,又会纷纷逃匿。边界不清、基础不稳,又怎能进一步构造成强大的总体?所以,打造物流企业这个基础,是物流发展的根本的问题。
再说炭,用炭比做物流产业。碳通过简单的组合、复合、整合就能够变成“炭”这个总体,然而,就是因为“简单”就会被人轻视,碳和碳之间融合得不够,没有形成系统地、有机地联系这种类型的物流产业是受到一些人非议的。但是,我倒是非常重视这样的组合,能够广泛为之,又能够发光发热,简单的一些不好吗?干嘛非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所以,我认为这是物流产业构造的一条可行之路。起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这种构造是我们力所能及能够完成的,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可以为我们国家国民经济发挥足够的光和热。
再说石墨,也用石墨比作物流产业。石墨结构是分层的,每一层都是一个有规律的、结构完善的网络,但是,层与层之间也存在联系但却比较弱。这每一层类似于构造成物流产业的不同业种,例如运输业、仓储业等,而物流业相当石墨的总体构造。现在,每一层的内部,也就是说物流业每一个业种的内部,也并没有完成有规律的、结构完善的网络,没有实现“融合”。所以,在推行物流业大融合的时候,这种结构形式似乎是一个必须经过的台阶。
最后说金刚石,仍然用金刚石比做物流产业。也许是我的思想保守,我喜欢金刚石纯真和价值,推崇金刚石模型,但是并不认为它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要把物流业打造成如同金刚石那样高度融合的、理想的系统化和有机连接的产业,从好的方面来讲,那是一种理论模型,可能只是激励着我们的一个奋斗目标,一面旗帜,一种没有止境的追求而已;说不好听的话,那可能不过是一种忽悠而已,起码在现在没有实际的价值,从长远来看,也很难有广泛的实际价值。
我的结论是:打造好物流企业这最基础的东西,至于物流产业的模型,无论是炭、石墨或者金刚石结构,都有各自的优势,没有最好,只有一定条件下的更好。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