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郴州市编办
湖南省郴州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通过改革,乡镇机构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针对乡镇机构“政事不分、职责不清、人员混岗、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积极探索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的新途径,将乡镇工作重点转移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上来。
1. 抓好职能定位。按照“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项职能,重新界定了乡镇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能,做到了有关职能各归其位,行政执法职能由县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归位乡镇政府,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强完善,经营性服务职能推向市场。
2.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通过改革,乡镇政府职能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指令型向指导型转变。过去乡镇政府做工作更多靠行政命令,现在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尽可能充分把握市场需求情况,向农民群众推介一些有前景、有效益、有市场的项目。二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采取党政干部分工负责、实行包村包片制度,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为群众提供经济信息,开展专业科技培训,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三是由行政推动型向引导示范型转变。乡镇政府改变以往主要以行政手段推动为主的工作方法,转向培育龙头企业拉动农民致富、建立示范基地引导农民致富、组建合作组织带领农民致富、下派干部帮扶农民致富。
3. 强化岗位职责。对乡镇工作人员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重点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同时将公益性服务逐步推行“购买服务”,变“养人”为“养事”。主要采取定岗服务、派驻服务、购买服务、委托服务等方式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服务直接落实到最基层。
4. 创新社会管理。通过组建计生、科技、旅游以及各种企业协会等,把政府不该管的事情交给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管理,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中增强公民意识、参政意识和法治意识。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通过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合理设置机构、科学确定职数、适当安排岗位等措施,乡镇机构不仅实现了“瘦身”,而且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做大县城、做强中心镇、合并小乡小镇”的指导思想,将全市原来的249个乡镇调整为184个(其中少数民族乡13个),减少65个,撤并率为26.1%。通过区划调整,进一步增强了乡镇的辐射功能。在乡镇内设机构的设置上,统一设“四办”(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乡镇事业单位由以前的“七站八所”综合设置为四站,净减少乡镇事业站所639家。同时,对乡镇人员编制进行了优化配置,重新核定乡镇行政编制4248名,精简了10.1%;核定乡镇事业编制6224名,精简了32.8%;乡镇领导职数由原来的2055名核减到1436名,减少了619名,精简了30.1%。通过大幅度的“瘦身”,不但实现了乡镇减职数、减机构、减人员的目标,减轻了财政负担,而且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整合了工作力量,较好地解决了部门间推诿扯皮、人浮于事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乡镇职能转变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围绕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了三项惠民、便民机制。
1. 全程服务机制。在全市各乡镇加强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建立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枢纽,下联村、上联县、左右联部门的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全程服务网络,创立了为民服务全程服务新机制,实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全程代理、限时办结。服务内容拓展到证件办理、生育审批、粮贴发放、农经服务等10多个方面,并将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对乡镇综合绩效考评项目,将基层群众的评价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提高了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2. 矛盾排查机制。在乡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群众工作站的牌子,成立联动小组,公开联系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各村设立社会综治处置组,由村干部和治安维稳骨干组成,形成了以块为主、统一指挥、运转高效的基层维稳工作合力。同时,邀请当地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离职村干部等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参与调解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倡导社会新风,提高了乡镇综治维稳工作效能。
3. 惠农监管机制。积极探索标本兼治、规范管理、监管有效、责任追究的机制,通过强化领导负责制和农经部门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规范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切实加强了对农民负担的监管。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拓宽分流渠道,对未竞聘上岗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全市共分流人员3325人,清理清退乡镇临聘人员747人。安排那些年轻有为、有专业特长的优秀青年干部到艰苦落后的村去当村官、在村委会挂职锻炼,或到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岗位和社会服务岗位、治安联防岗位工作,按政策妥善解决未竞聘上岗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保障问题。同时,鼓励那些有经营头脑的干部与单位脱钩,到涉农企业、协会、特色村直接为“三农”服务,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因地制宜创办、领办或与农户联办各类社会中介、科技服务中心、个体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拉近与农民的距离,提高便民服务的实效,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