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街头、厂矿三维空间的政治活动及其启示——以 1918~1922年邓中夏革命活动为中心

2013-01-30 11:50高中华王欣媛
治理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邓中夏工人马克思主义

□ 高中华 王欣媛

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邓中夏①1920年秋,邓中夏,原名邓康,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始改名邓中夏。为了行文的统一,全文统一使用邓中夏。参与创办了北大国民社、北大平民教育团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和《国民》、《少年世界》等刊物,发表了多篇时政论文。随着形势发展及其自身认识的变化,邓中夏等共产主义者走上北京街头,发表时政讲演,是其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和国民革命时期,这两种政治形式仍是当时共产主义者从事革命活动的主要形式。邓中夏从事政治活动的空间变化,在当时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他同期的早期共产主义代表者,大多兼具其中两者或三者。

一、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媒体活动及其政治影响

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1917年以后出现了不少青年学生团体及其创办的刊物,邓中夏参与创办的觉悟社、少年中国学会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既是青年团体,又成为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前身。他们办杂志,发表文章,主要影响面在学校。

1918年秋,邓中夏与许德珩等人联络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爱国学生组织了全国性爱国学生团体——学生救国会,并被推为领导人之一②许德珩:《回忆五四时期的邓中夏》,《光明日报》,1959年4月17日。。10月20日,他积极协助李大钊将学生救国会改组为国民社,李大钊应邀担任该社顾问。国民社有文字可考的社员共189名①刘永明:《国民党人与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成员身份复杂。关于这个团体的政治导向性,从其宗旨看,是为“增进国民人格,灌输国民常识,研究学问,提倡国货”。显然,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是其主要的政治倾向。不久,国民社正式创办《国民》杂志月刊,邀邓中夏、黄日葵等任编辑。北大校长蔡元培为该杂志撰写序文,称其内容要做到三要:“一曰正确”,“二曰纯洁”,“三曰博大”。②《国民》杂志,第1卷第1期。据许德珩回忆:“这个刊物的目的是宣传爱国、反帝、反军阀、反卖国贼,不谈文学革命。”③许德珩:《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人民日报》1979年5月5日第3版。显然,“不谈文学革命”是其突出特点。从2月至4月,邓中夏在《国民》杂志上发表多篇署名大壑的文章,如《欧洲和议吾国委员之派遣》、《国防军之成立》、《内阁问题》、《和平问题》、《国防军与日本》、《中日新交涉》6篇时事述评和《和平会议之经过》、《铁路统一问题》两篇文章,内容均涉及反帝、爱国、反军阀、反卖国贼等多项内容。

邓中夏参与创办的第二个团体——少年中国学会于1919年7月成立,邓中夏当选庶务股主任,并担任该会评议员,同年12月全面负责学会领导工作。他还介绍毛泽东、恽代英等相继加入该会。少年中国学会先后创办了《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两个杂志,“《少年中国》注重理论研究,《少年世界》注重实际调查和应用科学。”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70页。随着马克思主义宣传内容的扩大,邓中夏开始注意用科学主义指导学会工作。1920年2月19日,少年中国学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会议,邓中夏就提出“讨论学会采取何种主义”的问题。6月在少年中国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再次提出“讨论学会应否采用某种主义”的问题。7月,主持少年中国学会在南京召开的第二次年会,中心议题是“宗旨主义问题及政治生活问题”,⑤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一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54—358页。并在会上发言,坚决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会共同的“主义”。⑥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一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56页。

邓中夏参与创办的另一个重要团体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邓中夏和高君宇等19名北大学生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之一⑦李新:《研究李大钊学习李大钊——在首都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大会上报告》,《光明日报》1979年10月31。。同年11月,邓中夏与罗章龙、黄日葵等公开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采用各种方式积极开展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发展组织活动,并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启事⑧《北京大学日刊》,1922年2月2日。。“研究会规定每星期六晚举行一次讨论会,每月举行一次演讲会。……由于客观形势的推动,由于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的努力,‘五四’运动前后,在北大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已经不是分散的、秘密的行动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强劲的思想激流。”⑨周培源:《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人民日报》1980年03年5日第4版。邓中夏还和其他会员自筹资金,筹办了一个附属该会的图书馆——“亢慕尼斋”,有“共产主义小组”之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10]张云、于颖慧:《王仲一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4页。。

在进行反帝爱国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中,《国民》、《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五四运动的直接参加者都是《国民》杂志社的社员,他们亲身感受到“人民大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的伟大的政治威力,开始谈到工农大众的力量。”[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1页。这说明很多知识分子已经开始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思想上有了提高。《国民》“曾经暂时把不同阶级立场和不同觉悟程度的青年知识分子团结在反帝爱国的旗帜之下,在准备和发动五四运动上起了积极的作用。”[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4页。《少年世界》重视实际调查研究,特别要求要注意调查知晓华工的消息,开展工厂调查,体会农村生活。这使得社员了解了社会,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李大钊在《少年中国》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反映了他逐渐从民主主义者转变到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所遗留的痕迹。1921年,在少年中国学会内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如此,目标同一的集体政治活动在媒体中就无法继续发挥强大的作用,只能转向其他地方。为了进一步向广大民众宣传马克思主义,邓中夏将政治活动转向街头——这个人民群众每天生活的地方。

二、革命家的街头演讲及其积极作用

邓中夏通过创立平民教育讲演团,深入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讲演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走上街头,发表讲演。邓中夏和廖书仓为讲演团总务干事,负责主持该团工作①《召开成立大会通告》,《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3月22日);《平民教育讲演团纪事》,《北京大学日刊》(1919年3月26、27日);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二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7页;许德珩:《五四前的北大》,《五四运动回忆录》,记为“3月26日”。。这一团体的创办是受20年代初平民教育运动的影响所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一些进步知识分子深刻感受到:不扫除文盲,即不能开发民智,不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也就难以振兴中华。于是,先由李大钊、蔡元培等倡议平民教育,继由邓中夏为首发起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开展工农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突出的历史地位②胡国枢:《中国近代两次扫除文盲的启示——迎接国际扫除文盲年兼论陶行知的办学精神》,《人民日报》1990年4月16日第6版。。可见,讲演团是想走教育救国的道路,其成员大部分是国民杂志社和新潮社的成员,可以看出这几个学社的连贯性。此团体一直坚持到1925年,会员发展到六七十人。

讲演团成立后,计划每星期日的下午上街举行定期讲演。节假日或发生事件后,另有临时增加的不定期讲演③刘永明:《国民党人与五四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1919年4月邓中夏先后做了题为《家庭制度》、《现在皇帝倒霉了》④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二册)》,三联出版社1979年版,第143、144页。、《为什么要读书?》的演讲⑤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二册)》,三联出版社1979年版,第170页。,“听讲者踊跃”。期间的4月8日,邓中夏带领讲演团一个组到长辛店对铁路工人进行演讲,因其“讲得深入浅出,会打比方,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非常形象化,富有感染力”⑥杨东荪:《回忆邓中夏》,《光明日报》1959年5月9日。,反响热烈。那之后,邓中夏及其领导的讲演团成员经常深入工人群体开展工作,与工人阶级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五四运动期间,邓中夏领导的平民讲演团十分活跃,发挥了积极的宣传功能。5月5日,北京各大专院校学生全部罢课,抗议北京政府逮捕爱国学生,邓中夏领导北大平民请愿团奔赴全城各处,发表演说。5月13日,他作了题为《我们为什么要来讲演——谋大学教育之普及》的演讲⑦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二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85页。。5月16日,作了题为《互助》的演讲⑧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二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77页。。5月18日,作了题为《青岛交涉失败史》的演讲⑨张允侯等:《五四时期的社团(第一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50页。。6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鼓励团员利用暑期在家乡举办演讲会。6月3日,由于北京政府继续压迫爱国学生,并为卖国贼辩护,邓中夏等恢复了街头讲演,并增加各校讲演团上街演讲的人数。北京学生走上街头示威讲演时,北京当局又逮捕学生近千人,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工人阶级投入斗争,迫使北京政府释放全部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曹、章、陆;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胜利。据《五四爱国运动》指出:该团自邓中夏等人发起建立后,两年多来,“颇著成效。轰动一时之‘五四’、‘六三’运动,本团团员曾尽力奔走呼号,竭力宣传,颇有以促进社会之自觉,而引起同情。”[10]张允侯等:《五四爱国运动(第一册)》,三联出版社1979年版,第26页。

由此可见,邓中夏通过讲演团开展的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内容的街头演讲,为中国革命进步和民智开启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五四以前,邓中夏曾经组织过平民教育讲演团,宣传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群众中起过很大的作用”。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0页。“开始,他们在城市街头不定期讲演,继而利用官立讲演所定期讲演,1920年春假后又开始到通州、丰台、长辛店等地工厂农村讲演。讲演内容,起初主要是民主自治,破除迷信,提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反对封建的家族制度等;五四运动兴起后,讲演内容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进行反日爱国宣传。邓中夏长期担任该团的编辑干事和总务干事,负责实际领导工作。北京大学早期的共产党人大都是这个讲演团的成员”。②参见李义彬:《五四时期的进步社团》,《人民日报》1985年6月28日第5版。

通过讲演对民众开展教育,实现救国,是邓中夏创办讲演团的主要目的。不可否认,邓中夏所领导的平民教育演讲团在当时的平民教育中是非常活跃的。他们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扩大了革命的政治影响。首先,平民教育讲演团通过对工人进行讲演,不仅促进了学术发展,而且将北京大学的先进知识分子组织起来,集中了政治力量,从而凝聚了政治实力。其次,北大先进知识分子在活动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团结全校师生员工,同校外的进步人士建立联系,在培养政治队伍中发挥了领导作用。最后,在群众中开展活动需要有基地。平民教育讲演团为先进知识分子进行政治宣传和革命活动开辟了良好的基地。平民演讲团的足迹遍布工厂、农村、矿山,讲演的内容涉及反对封建家族制度、民主自治、破除迷信和崇尚科学等,对向厂矿工人宣传革命道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非常有利。在从事平民教育讲演团的工作中,邓中夏逐渐意识到,要想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就要把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重要的宣传对象,到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厂矿,对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结合。

三、依托厂矿的革命活动及其历史影响

中国工人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生活困苦,对革命的要求非常强烈,而且他们分布集中,厂矿就是其聚集地之一。这样便有利于开展革命活动,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政治活动空间从街头转向厂矿车间,与邓中夏从事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进程密切相关。

1920年12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不久,邓中夏决定赴北京郊区京汉铁路北段工人比较集中的地方——长辛店,以“提倡平民教育”为名创办一所劳动补习学校③有书记:“(1921年)1月 在长辛店创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创办了《劳动者》。”有误。,这是我党领导下工人阶级自己办的最早的劳动补习学校,主持人是邓中夏,配有3个专职教员,李大钊和小组其他成员也来视察和讲课,组织工人学习文化与政治。“这个学校表面上以补习为名,实际上却是对铁路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的。”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80页。邓中夏白天和同志们给工人子弟上课,晚上给下了班的工人讲课,在长辛店工人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⑤帅孟奇、蹇先任:《永不熄灭的明灯——纪念邓中夏同志》,《人民日报》1980年2月19日第5版。经过宣传教育,工人的阶级深情有了显著提高,并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⑥周子信:《北京共产党小组》,《党史研究》第1期;《北京共产党小组》,《人民日报》1980年10月6日第5版。

除了开展知识补习外,邓中夏还利用五一劳动节的机会,开展宣传工作。19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邓中夏与史文彬同志为使工人在实际斗争中看到自己的力量,经与几个教员和工人积极分子研究,决定举行一次庆祝“五一”节大会,成立工会,会后游行。这次工人的盛大游行,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新觉悟,显示了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力量⑦帅孟奇、蹇先任:《永不熄灭的明灯——纪念邓中夏同志》,《人民日报》1980年2月19日第5版。。邓中夏等专程赶到长辛店参加纪念大会,并发表了演讲。此次“五一”节之后,北京有更多的革命知识分子,投身到工人群众中去,一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真理,一面改造着自己。这样就促成了北京共产党组织的成立。”⑧周子信:《党史研究》第1期;《北京共产党小组》,《人民日报》1980年10月6日第5版。

而在此次“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中,邓中夏等发起成立的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则是我国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最早建立的工会组织之一。虽然工会成立后因欠缺经验并未切实开展实际上的组织活动,但工人的觉悟确实得到了提高。“虽然这个工会当时还没有什么完备的组织,可是,这一面红旗是从此打出去了。”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98页。在中国职工运动的初期,“工人俱乐部”这一名称,相习成风,成为当时全国各地(广州除外)工会适用的名称。

同年8月,在邓中夏领导下,长辛店车辆工厂的三千多名工人控制电话,占领车站,截断来往火车,开始了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全体总罢工。经过工人的坚决斗争,军方和路局不得不同意了工人提出的条件。“这次罢工的胜利犹如星星之火,很快地造成燎原之势。紧接着,京奉路、粤汉路、京绥路、正太路、津浦路、京汉路的工人纷纷举行罢工。这些罢工象潮水一样,猛烈冲击着反动政府的统治宝座。”②帅孟奇、蹇先任:《永不熄灭的明灯——纪念邓中夏同志》,《人民日报》1980年2月19日,第5版。10月,在邓中夏领导下,开滦煤矿卷起了一场罢工的红色风暴,矛头直指英帝国主义的统治。罢工遭到前所未有的血腥镇压,“在这紧要关头,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的中夏同志赶到开滦后,深入工人中去了解情况,宣传罢工的意义,……鼓励矿工们把斗争坚持到底。”③帅孟奇、蹇先任:《永不熄灭的明灯——纪念邓中夏同志》,《人民日报》1980年2月19日,第5版。邓中夏依托厂矿和工人阶级的革命活动,为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和中共后来的革命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活动中心进入车间厂矿的同时,邓中夏也非常重视报刊的宣介作用。在十月革命三周年之际,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劳动音》周刊,主要是为了提高工人觉悟,促进工人团结,指导工人运动。邓中夏是主要编辑之一。刊物一出版后即在长辛店等地工人中流传开来,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从劳动补习学校到成立工会,再到组织罢工,邓中夏把工人的生死作为头等大事,并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对工人阶级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邓中夏依托厂矿的革命活动为日后中国共产党对工人阶级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指导。

四、结论与启示

关于邓中夏政治活动的空间转移,大致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紧密联系时政、依托团体、宣传新思潮,这三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促动。这些新兴团体都是依形势而生,且都密切关注时政。同时可以看出,一个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在转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过程:从充分利用杂志期刊等媒体,到走上街头发表演讲,最后走入车间厂矿和农村。邓中夏如此,其他同期的共产主义者也有类似,他们从在学校内部办报刊到走上街头、深入厂矿;面对群体从学生扩大到市民,最后到工人和农民;从利用媒体开展文战到积极发动群众罢工开展武战,早期共产主义革命家的政治活动空间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扩大和深入。

而究其原由,主要是媒体活动在知识分子中开展,没有深入接触中国广大劳苦大众。加上后期内部思想的不一致性,要继续在民众中开展革命活动,必须转移活动基地。因此,邓中夏将政治活动空间从媒体逐渐向街头转移。而在开展革命工作中,邓中夏逐渐意识到要让更多的工人群体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厂矿是是最好的办法。因此,邓中夏通过成立劳动补习学校,为工人普及文化知识,宣传马克思主义,让工人了解为什么受到压迫,如何翻身解放,从而逐渐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

邓中夏的三个政治活动空间对当今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媒体是党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宣传工具和监督工具。通过媒体的宣传,人民群众能够了解党出台了什么政策,党做了哪些实事,在遇到问题时,党是如何解决的等等,这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动力和挑战。另一方面,要坚持发展民主政治,让民众广泛参与政治活动。这就要求政治活动不能仅限于知识分子和政府机关,还应深入普通百姓,让百姓有机会了解中国的政治活动,鼓励百姓积极参与。总之,当今的政治发展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发展民主政治,同时拓宽宣传媒介,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真正实现当家作主。

猜你喜欢
邓中夏工人马克思主义
邓中夏:化成灰我也是共产党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邓中夏:“我邓中夏烧成灰也是共产党的!”
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邓中夏:用生命诠释初心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