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2013-01-30 05:59陈红娟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灌输大众化中国化

陈红娟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P15-16要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由精神到物质的转化,就必须经过“理论掌握群众”这个中间环节。所谓“理论掌握群众”,就是理论的“思想闪电”真正射入“人民园地”,使人民群众不仅理解理论、而且认同理论,信服理论,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另外,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系统中的当局能否被认为是正确和适当的,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与一个被大家承认的典则一致,而是取决于成员们在何种程度上根据其行为和象征物认为当局者值得他们道义上的赞同”,[2]P364换言之,让大众相信理论,认为理论“值得他们道义上的赞同”,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转化为实践的前提。

一、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3]P2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双向互动说[4]的过程描述相比,笔者更赞同三重辩证统一说,[5]即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党内普及走向社会普及的过程,“重大决策确定以后,党政系统要共同或分别以‘传达’的形式——这显然是指‘宣传’,将决策公之于众,用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和‘发动群众’。但是,传达,不论是以会议的形式,还是以下达文件的方式,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套路是,由高级干部到一般干部,先党内后党外,最后通过新闻媒介和其他手段广泛宣传、动员”;[6]P197从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维系力量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的过程。大众化的实现也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系统过程,必须整合学术、体制、民间以及人们群众的自身力量,才能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被认同,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种力量的合力之下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要走出少数领导者和社会精英的小圈子,由“官学”向“民学”,[7]成为指导中国各阶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具体途径来实现。

一是党政系统的内部传播。“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指令完全可以在不利用或较少地、有限度地利用大众传播媒的情况下,迅速下达到地方、基层仍至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并有能力做到‘令行禁止’。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内部,存在着一个以党的系统为主线,政治上可靠,线路上比较畅通(可以指导每一个‘单位’的党政组织)的信息传输通道。”[8]P221确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在党系统内进行传达过程中,以党的系统为主线的传达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传达过程中主要通过会议、文件的学习等方式针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成果中涉及的战略性问题进行具体的部署和讨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召开重要会议后,对于会议的内容和精神通常会形成文件。这些文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公报、决定、意见、条例、规定、通知等。这些文件通常会以单行本的形式公开发行,在一定时期内也会以文集的形式传达,供普通党员和研究者参考使用,发挥其传输作用。另一方面,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员会议制度和支部会议制度、党的各级党委会议制度等,它们既是党的组织形式也是党的工作方式,同时还是党的传播机制。《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以及其他重要会议召开后,党组织要按照规定将会议内容和精神向党员传达、通报。党组织做出的决议、决定,按照规定及时向党员通报。”[9]P85通过这样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得以传达。而且多年来,几乎中国的每个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人民团体等每周都有半天固定的“政治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基层党组织有时会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传达党和政府文件精神,有时会组织讨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时也会就单位重大事项决策征求民众意见。

二是教育教学的系统灌输。伊斯顿在谈到如何增强“那种不直接与具体的物质报酬、满足或者强制(负报酬)相连接的支持”时认为,第一种可行措施就是“努力在成员中灌输对于整个典则未知服务的个人的一种牢固的合法感”,“不断灌输合法感或许是控制有利于典则和当局的散步性支持规模唯一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一个成员可能因许多不同的缘由而愿意服从当局并遵守典则的要求。然而最稳定的支持还是来源于成员相信,对他来说,承认并服从当局、尊奉典则的要求是正确的和适当的。”[10]P333灌输是让大众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方法,而灌输主要靠教育教学来实现。一方面,教育系统中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以科学和真理的直观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全面系统地灌输给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法感”;另一方面,学校开展的党团活动,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受教育者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学校内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能有效抑制受教育者由于社会不良影响产生的错误倾向。此外,学校通过营造一系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相关的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熏陶,有助于减少他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阻力。

三是社团组织的辅助传达。在当代中国,一些政治性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类政治性社团主要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工商联等。这些组织并不是正式的官方组织,但是又具有官方的性质,它们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同时肩负执行政策的职责,如共青团中央的基本使命就是执行党中央的决定,围绕当地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11]P116一方面,它们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过程中采取了多样化的形式,不仅局限于会议和教育,而是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并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另一方面,在对象上不仅仅局限于党员和学生,而是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其中有工人、工商业主、一些非党派人士等。这些政治性团体提供了他们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而且,这些社团组织还参与“意见的表达与整合”,它们不仅是单向地发布信息,同时也鼓励社会群体参与讨论,为理论与群众生活实践互动搭建平台。

四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喉舌’,从普通群众到党政官员都普遍认可新闻媒介,特别是国家通讯社——新华通讯社,各级党报、政报、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所提供信息的权威性。”[12]P244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新闻媒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渠道,利用新闻媒体及时有效地发布信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新闻媒体具有及时性的特点,能够第一时间全文报道,一些权威的报刊与网站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网等还及时开设专题,聘请相关的专家对其进行解读,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互动,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与深刻性。另一方面,新闻媒体的宣传方式多样化,除了搭建网络平台促进群众与理论的互动外,还可以通过播出一些电视理论专题片,形象生动地阐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如《航标》、《复兴之路》等,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围绕重大纪念日,制作了一批高品质的文献片、政论片,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当然,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其他的途径,如民间组织传播和自发学习等。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逐渐呈多元化状态发展,随着单位制约束力逐渐消解,制度对大众化的力量有所消减,但是民间组织和自发、自觉地学习仍未成为主流。从总体上来说,“制度力量推动下的政治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轴心路线。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其走向大众化的过程必然是在制度力量的推动下完成的”。[13]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了两个子系统:一是以理论信息传递为中心的传输系统,一是以大众对理论的认同为中心的接收系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以传输为主的系统过程,大众是否能够接受理论,一方面取决于大众自身的条件、认知结构、心理要素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传输系统的作用效果,即是否能够发挥出真理应有的力量和价值吸引力,为接受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就是大众化的实效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内化,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推而不化的现象与问题。

一是外在方式导致了内心认同不足。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方式是以制度力量为主,并没有形成群众自觉自愿的学习方式。这种制度力量推动下的大众化的方式体现为外在灌输推动为主,而不是引导和激发内心的真正反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众化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大众真正内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表明,单强调外部刺激会损害内部道德动机。”[14]P190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其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证明,外部的强制性很容易为个人的行为提供过度理由而阻止人们寻求真正的内部动因,产生“过度理由效应”,即“如果人们一种行为的理由本来是充分的,但外界条件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如金钱,额外增加了更多的理由,那么对自己行为(这里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刺激,这种现象称为‘过度理由效应’。”[15]P128制度力量推动下的大众化方式必然是外在的,在一定的意义上甚至还带有了强制性,这就给大众解释自己学习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行动一个强大的外在理由,一个由大众化途径如教育、宣称、党内学习等自身来负担的外在诱因,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项硬形的任务、一个需要完成的硬指标而已,而并不能把这一行动的原因诉求转向自己的内在需要。这一点在教育教学的灌输中体现尤为明显。我国著名学者鲁洁认为目前我国实行的是“规训式”教育,是一种只注重外在的规范而忽视内在需要的教育。赵宏义教授也认为目前教育“过分地强调客观的外在道德规范约束”[16]而忽视外在“规范约束”与内在“意义引领”的整合。本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与人们群众生活需要密切相关,它既是人民群众无意识的创造的结果,又是对社会生活发展的新指向,应该是“心向往之”的学习和内化对象,但是由于方式的外在规范性和硬形强制性,使大众更加注意它的工具性价值,将其看作一种“政治话语符号”[17]而忽视它自身的内在价值。这些都导致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低下。

二是内容重复导致心理抵制。虽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实现,但是从内容上看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党政机关的传达、教育机构的灌输以及新闻媒体的宣传并非完全地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在这过程中,大多数人可能是在处交叉地带,这样就给一些大众一种重复视听的效果。不可否认,“一个人不可能在第一次听到一种新观点就被说服。许多研究表明,增加熟悉性可提高对信息的吸引力和好感。”[18]P229这种重复性在一定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产生了“累加效应”,对大众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在潜意识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主导的社会意识和政治观点作为自己实践的“参考框架”。但重复“战线”拉的过长,难免导致心理上的“抗药性”,造成大众对内容的厌恶、反感,甚至在心理上形成规避的心理屏障。心理学家Corn和Goldberg 曾在1980 年通过试验证明在沟通说服中重复呈现观点,“不论呈现的观点是被试者希望听到的,还是他们不希望听到的,其效果都呈倒U型曲线。”[19]P160米勒(R. Miller,1976)提出,信息的重复呈现超过限度,会使人感到是对他们的智力或决断的侮辱或威胁,因此也会引起防御性的反抗。[20]P229大众化内容的重复呈现一旦超过某个限度就很容易造成大众对内容的反感或使他们直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产生逆反情绪,这样就会降低大众化的有效性,让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接受越来越“不以为然”,无论是思想还是内心都不再重视。

三是灌输的单向性降低了大众化的实效。从方法上来看,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显性“灌输”的方法,寓教于乐的隐性方法仍未成为主流。诚然,如上所述,“灌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化,然而“灌输”是机械单向式的运作模式,直接以结论的方式进行传达、宣传,不能有效地感知对象情感的波动和对他们的意见进行反馈,这将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单向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的遗失。在受众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缺乏情感交流的情况下,大众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相对较弱,那么大众化的实效性也随之减弱。另外,就个体内化理论的过程而言,并不是简单地接纳,而是需要个体将灌输的知识与原有的思想观念结构进行同化或顺应。如果不能有效反馈信息,只是单向的信息灌输,那么大众化过程中同化或顺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难以得知,理论也难以真正地针对个体关心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难以把握受众对问题的实际理解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等。在一些西方敌对势力没有放弃“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通过思想文化渗透,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阵地,弱化乃至消解马克思主义影响的背景下,“灌输”中没有理论与大众对话的机会,那么这种影响将不会在“灌输”中自动解除。而这些影响必将成为大众内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思想障碍,大大降低大众化的效果。如何丰富大众化的方法,促进理论与大众思想的沟通,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通过春雨细无声的方法渗透到大众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去,通过文化渗透、寓教于乐等来弥补灌输的不足,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分析

面对当前马克思主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其实效性,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认同。

首先,彰显理论价值的本体性,实现引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态度改变理论认为,人们在一种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会有一种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认知协调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作“理由不充分效应”。[21]P128它与“过度理由效应”相对,主要强调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是缺乏,越是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即当大众在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缺乏外在制度性的约束时,他们会转向内心的诉求,把自己学习理论这一行动理解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克服外在约束性带来的“过度理由效应”,应该运用“理由不充分效应”理论,突显理论价值的本体性,实现引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一是彰显理论价值本体性,将理论与人民群众内部需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贯穿者坚持以全体人民获得最大利益为宗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多的是反映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利益的调整有着密切联系,与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更是息息相关。在宣传或者传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单纯地从社会本位的“同一律”出发进行外在灌输,要以大众内在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保持理论原旨的基础上着眼于对象的实际需要,最大程度地反映、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诚如毛泽东在江西苏区革命斗争中就指出的那样:“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2]P137理论体系或价值观说服社会大众的一个要件就是“这个理论体系内涵与社会大众化需求的对位或契合状况”,[23]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要与大众的利益需求进行“对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大众化对象的内心需求,建立理论与他们切身利益的有效链接,在传播理论过程中有效地解答人民群众在现实中迫切关心的问题,克服大众化中“教非所需,解非所惑”的缺陷。二是实现引导性与自主性的统一。任何一个大众化的对象都不是可以任意填充的“容器”,而是有着自主意识和特定知识结构的个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大众化的对象,结合他们的兴趣、需要促使他们自主性地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防止他们从自主性的边缘走到背离理论的另一端。

其次,增强大众化的针对性,实现反复性与新颖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比较广泛,有政府人员、普通企业员工、高校大学生等之分,有党员、群众以及党外人士之别。即使同一类对象,由于社会经历、知识结构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能以同一种形式将同样的内容简单而机械地重复,而应该深入了解不同层次人员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从他们原有的不同思想状况出发,从他们不同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出发,对理论进行科学定位,区分层次,增强理论的针对性。对党员干部要开展学习科学理论热潮,努力塑造学习型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真正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实践和工作,进而对广大群众的理论学习和理论运用产生积极影响和示范效应。普通的工人和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主体,要切实反映他们的心声,真切关心他们的疾苦,掌握他们思想变化的特点,以通俗化的方式向他们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观点,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不断增强他们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青少年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新事物快。要利用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他们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使这些知识和理念锲入青少年的思想心灵深处。要把不同群体思想的特殊性、层次性与推进大众化措施的针对性结合起来,还必须根据不同对象在理论学习内容选择、时间安排、学习方式和教材编写等方面有所不同,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另外,心理学家认为,新颖性在沟通中是一个有效的策略,西尔斯与弗里曼(D.Sears & J. Freeman,1965)通过实验发现新颖性的期望会使一种沟通更有吸引力。[24]P229因为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新”这个词总蕴含有“较好”和“更有趣”的意思,因而具有心理“暗示”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我们运用这些心理效应,根据大众化对象的具体境况适当地加入“新鲜元素”,实现反复性与新颖性相统一。这里的新颖并不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低俗化,而是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根据单位性质、群体特征的不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他们的具体需要结合起来,不再单一重复原有内容,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解决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做形式化地反复宣传,讲一些“空话”、“大话”,克服理论只入“耳”而不入“脑”的困境。

最后,拓宽大众化的渠道,实现显性灌输与隐形感化的统一。当前以文件传达或教学教育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实效性相对比较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拓宽大众化的渠道。一是实现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转变。要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媒相结合,重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视频、手机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将语言与形象相结合,把握形象先于语言的人类认知规律、图像主导的传播趋势和追求视听的大众文化时尚,重视回应大众对形象在传播中的诉求,将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性变化的条件,在保留举行报告会、编写通俗读物、开办宣传栏、树立先进典型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公益广告、短信、电子邮件、与专家网络互动等多种现代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深入到群众心里,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二是实现从静态演说思想灌输到参与实践内化理论的转变。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大众自我生成认知,能有效地消除因理论先在的合法性而引起的自我防卫倾向,达到“寓教于无形”、“‘无教’胜‘有教’”的效果。早期行为改变态度的研究已经发现,个体在获得相关的信息结点和认知体验时,能自我生成(self-generated)有关态度的信息,而且由于这种完全自我生成的信息蕴含着深入的、与态度相关的信息加工,这种自我生成而产生的态度改变比消极被动发生信息沟通而产生的态度改变更具有持久性和抗变性,[25]P136就是说对象通过实践而产生对理论的认同要比被动地接受理论静态灌输效果更鲜明。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大众化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组织群众开展与理论学习相关的各种形式实践活动,如鼓励社会单位组织人员到老革命根据地感受“红色”革命;实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等。学校也可以借我国重大节日和重大事件的契机,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有些学校开展纪念“一二·九”理论研讨会,“心系奥运,情牵祖国”主题演讲大赛等实践活动。这些生动活泼、渗透性强的形式,大众更容易接受而且效果比较明显。另外,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体验信息,也更容易使他们通过信息筛选,将付出努力获得的内容深刻“嵌入”大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实际效用上来说,是一种“软性”约束,并不能保证人民群众一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践行于实践,它只是为人的思想、观念的改造与转化提供了可能。思想总是先于行动,它是行动的指南,要让大众按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进行实践,首先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让他们掌握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过程内在包含着大众化,“其实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民族化在内的大众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实现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大众化的过程”。[26]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只能停留在学术或者政治层面,而没有转化为真正实践的可能,即使是强制执行,也不能让群众从心底上折服,这种执行也是不稳定的。“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上说,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实践的各方面并成为他们的思想与行动指南的意义上说,中国化就是最大和最充分的大众化。”[27]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10][美]戴维·伊斯顿. 政治生活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王国敏,薛一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8,(11) .

[5][13]黄俊,肖东波.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

[6][8][11][12]朱光磊.政府决策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7]王建华.“两个转变”与“四个走向”——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前沿,2008,(4) .

[9]中国共产党章程及相关党内规章[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5][21]金盛华,张杰. 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6]赵宏义.“规范约束”与“意义引领”——当代德育应予重视的一种整合[J]. 人大复印资料( 教育学) ,2006,(3) .

[17]易如.“马克思主义”从符号到大众化——传播的视角[D].2009 年复旦大学的博士论文.

[18][20][24][25]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9]S.E.Taylor 等. 社会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2]毛泽东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 .

[26]王晓云,时永松.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 .

[27]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J].河北学刊,2008,(3) .

猜你喜欢
灌输大众化中国化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