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七次党代会报告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2013-01-30 05:03
中共党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报告建设文化

樊 锐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北京 10008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先后召开的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共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本文拟通过对七次党代会报告涉及文化建设的论述进行梳理,以揭示新时期以来党的文化理论的演进和创新。

一、不断深化文化建设的内涵

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是在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本应成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事业,被置于从属于阶级斗争的地位;本应成为依靠力量的知识分子,长期受到严重歧视,“知识的贬值,知识分子地位的低下”可谓到了极点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709页。。这使得我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少年、青年、壮年中,文盲、半文盲一般占30%—40%。有的边远地区、山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少年、青年、壮年的文盲达到50%以上”②《扫除文盲文献汇编 (1949—1996)》,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这种状况不仅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使整个现代化建设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后,如何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成为中共中央高度关注的问题。

从精神文明的高度认识和部署文化建设,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共注重文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04页。的概念,从教育科学文化和理想道德方面初步勾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本内涵。此后的历次党代会和关于文化建设的中央全会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的认识。

在全面完成拨乱反正的基础上,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大会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用较大篇幅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其内涵概括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文化建设是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文化事业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思想建设是指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②《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围非常广泛,而当时使用的“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重点指文化事业方面,不包括思想道德。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对精神文明内涵作出界定。

由于当时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刚被提出不久,十二大报告对如何摆正精神文明建设的位置、如何处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等问题尽管有较多阐述,但还来不及做更多部署。同时,报告的相关阐述还烙有革命话语的印迹,比如强调“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突出“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等。此后,在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和强调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由于人们更多地注意经济建设,而出现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现象,不仅影响到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导致思想战线一度出现混乱现象。

为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1986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该决议基本遵循了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涵的概括,但不再采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提法,而是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9页。,从而把党的最高理想与现阶段的目标统一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更加明确、更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党在现阶段的任务。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对这一理论作了深刻阐述,也对中国国情和文化发展状况作出实事求是的估计。十三大报告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时指出,经过30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有了相当发展,但“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状况,同时存在”④《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页。。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本内涵的概括,中共十三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和1996年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都基本遵循了十二大报告的提法,同时又依据新的社会实践作了必要调整,如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指明:“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52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两种观念的对立与冲突更加突出。旧的观念被逐渐突破,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善。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直指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核心价值观缺失问题。同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如何应对这样的态势,成为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适应这一新形势,从1997年中共十五大开始,中共对文化政策不断作出调整。十五大论述文化建设时,在表述上开始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转变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十五大报告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页。这样,文化建设概念代替了原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概念,并且报告中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阐述,与此前的精神文明建设相比也更为丰富。如报告突出要“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这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的进展是息息相关的;新增加“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这是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言的;还增加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表明文化建设开始有了面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定位。可以看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增强了文化精神层面的内涵。十五大以后的党代会报告和领导人讲话,尽管仍继续使用“精神文明”的提法,但开始更多地使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以及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20世纪下半叶以来持续出现的传媒革命、知识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浪潮,迅速在我国产生强烈效应。为应对这一态势,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其关于文化建设部分的最大亮点是明确区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报告采用“社会主义文化”提法,尽管不再冠以“有中国特色”,但中国特色无疑深深地内蕴其中。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六个方面内容: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其中,对“先进文化”、“民族精神”的强调和突出,充分凸显了文化的精神实质,彰显了文化的特殊性质。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发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继续采用“社会主义文化”提法,并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统领意义。报告对文化建设的内容讲了四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四个方面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征,既有继承要求又有创新期待,为推动文化建设新高潮指明了方向。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次提出是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60—661页。。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3页。。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专节阐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9页。这些论述表明,中共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对文化基本内涵和任务认识的不断深化。

十七大以后,文化建设兴起新高潮,不断取得新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等。为此,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点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问题。《决定》继续使用“社会主义文化”提法,并首次将我国的文化发展道路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的阐述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一内涵围绕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都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论断,深刻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中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指针。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后,全社会对这一目标的认识明确并掀起“文化热”,但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长期目标,需要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同时需要把目标进行分解,根据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为此,十八大报告强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等论断。报告对文化建设阐述了四个方面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四方面内容相比十七大,更突出可操作性,并提出相对具体的目标。同时,政策措施也更为具体,如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方面,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方面,提出“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等等。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0—31页。其中的最大亮点是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来,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社会上和学术界一直有一种看法,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并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多种概括。十八大报告吸收各方面意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道德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概括。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道德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教育与科学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党代会报告中也讲得较多,并且经常在两个部分同时阐述:一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一部分是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十七大报告区分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部分,并且把科技放在经济建设部分,把教育放在社会建设部分。十八大报告的文化建设部分也基本不再涉及教育和科技,文化建设的外延被进一步厘清。

在上述党代会和有关文化建设的中央全会的文件中,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再到“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一系列提法,实际上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紧密相连,反映了中共对社会主义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体现了中共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为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不断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

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运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把文化建设推向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战略地位,使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1982年中共十二大报告用很大篇幅把“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独作为一部分进行系统阐述,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的新论断。这表明社会主义不仅具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等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特征,而且还具有在思想道德、文化方面的特征。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为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提供了更为充实的理论基础。在1982年修改的《宪法》中,也充实了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条款,在国家根本大法中肯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为解决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①《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174页。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突出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要服务于改革开放。但由于此后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冲击没有及时引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削弱,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出现了邓小平批评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成为导致1989年政治风波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教训,中共中央在风波过后切实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努力纠正“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92年,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中共十四大报告着重强调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同时再次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报告还提出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思想,表明精神文明建设应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应当走在前面,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而不是跟在后面出了问题再进行弥补。之后,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领导方面存在的不够重视、比较软弱等错误倾向,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二个精神文明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并强调: “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2066页。这表明中共对文化建设为经济服务的定位有了前提限定。

与此前一直重点强调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不同,从1997年中共十五大开始,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突出出来,具有了战略地位。十五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强调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与作用。报告将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并指出“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十三大和十四大相比,开始单列一章对文化建设加以强调。报告鲜明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5页。,充分表明文化建设的地位已经开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进一步从提高综合国力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报告深刻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页。报告还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战略地位。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总体布局中,提出三个“越来越”的判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并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十七大报告三个“越来越”基础上又加上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而形成四个“越来越”的论断。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部分开篇就点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8页。这一论断首次提出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十八大报告中被再次确认,反映了中共对文化深层作用的深刻认识。历史地看,中共关于文化的主要观点是: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而且文化具有阶级性。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文化不再被经济、政治等表层因素所遮蔽,逐步被提高到其应有的重要地位上来。十八大报告还强调要发挥文化的作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这些重要论断使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充分反映了中共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科学把握,体现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的文化自觉。

三、不断厘清文化发展的思路

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制约,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共曾主要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和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体制改革,为推进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在此基础上,中共对文化功能的认识逐步扩展,逐渐突破单一的意识形态视角,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进行全面的文化体制改革,厘清了文化发展的思路。

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一个精神文明决议首次涉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报告要求“进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④《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185页。。这一任务的提出拉开了新时期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帷幕。此后中共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并逐渐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这时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准备还不足,尚缺乏总体布局和规划。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体制自身的改革。十四大报告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强调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作用,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的有关经济政策”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1页。。十四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2061页。。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文化体制改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矛盾比较突出、问题比较集中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开始迈出较大步伐。

到中共十五大时,文化发展思路的二分法已具萌芽。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7页。从中可以看出,前者讲的主要是文化公益事业,后者讲的主要是文化经营事业,但是对于如何进行两者的改革,还有待继续探索,进一步进行总体布局和规划。

进入21世纪,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我们深刻地认识,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对文化体制改革也提出迫切要求。面对文化领域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党和政府进一步增强了改革文化体制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逐步厘清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标志着文化建设思路由过去单一的强调文化事业建设转变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举。“文化产业”在中共的文件中得到认可,表明已经从过去认为文化只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一部分,到承认文化除以上属性外,还有产业属性的一面。这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进而带来了我国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十六大报告提出“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相应地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任务,表明文化体制改革逐步从单项改革过渡到整体改革的系统设计和全面发动阶段。十六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更加明确。中央迅速部署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选择了35家文化单位和9个地区先行,国务院出台了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的优惠政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影响我国文化总体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中央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于2005年底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报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行清晰概括,特别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5页。在这一部署推动下,我国的文化发展不仅思路更为清晰,而且动力更为明确。十七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打破了一些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体制藩篱,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第22页。。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决议提出四个方面内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其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反映了中共对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的高度肯定和认同。这些文化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党委政府领导、政策推动、双轨运行、渐进转换”的文化体制改革思路。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相比十七大提出的“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又有了更高要求。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方面,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等。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0—31页。这些政策措施都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要求,必将推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四、不断明晰文化发展的方向

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三个面向”最初是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而针对的不止是教育。“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界定。由于它们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属性,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中共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明确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9页。。十五大以前,尽管没有完全采用这种提法,但已经有了这一文化发展基本方向的初步定位,如十四大报告在论述精神文明部分的开头即指出,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下解放思想、开阔眼界、面向世界、走向未来,这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2052页。十五大之后,为保证文化战略作用的充分发挥,中共自十六大开始提出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十六大强调:“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④《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7页。,并着重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体现了对文化民族性的强调。

坚持“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文化特质,是当代中国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全面落实先进性所必然要求的品格。“面向现代化”表明我国的文化建设要为经济建设服务;“面向世界”表明我国的文化建设具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和兼容并蓄的胸怀;“面向未来”表明我国的文化建设要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去把握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始终居于人类文化发展前列、能够持续保持先进性的必要条件。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中共对我国文化的总体地位、基本风貌、总体内容、精神实质以及总体价值取向的定位。民族的文化是指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平等交流、汇合而成的一种多样化统一的文化;科学的文化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先进的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对待一切事物的思想文化;大众的文化是指面向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文化。

中共十七大报告尽管没有提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但首次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共为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样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前者沿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后者改用“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显示对这一方向在理念倡导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践行。

为把握“三个面向”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共科学制定发展文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主要有“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等。当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既充分体现了中共对发展繁荣当代中国文化的正确领导,又表现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尊重和对文化民主、艺术自由的倡导;改革开放之初确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纠正了我国长期存在的文艺与政治的不正常关系,是中共对文化的社会职能和服务对象的科学认识①《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日报》1980年7月26日。。实践证明,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化建设事业就繁荣发展;背弃这个方向和方针,文化建设事业就停滞倒退。自十四大开始,每次党代会报告都重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发展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基本方针。在此基础上,每次党代会报告又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和新认识,增加新的内容。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二个精神文明建设决议,重申了1994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宣传思想战线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同时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要求。这一要求在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中得到再确认。从2003年开始,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此后这一要求进一步扩展到文艺领域和整个文化建设领域。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些都为坚持“二为”方向和贯彻执行“双百”方针提供了实践途径,也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以上这些文化发展方向、方针、要求都在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被再次确认。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把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与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等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涵,凸显了中共在文化建设方向上的高度清醒与坚定不移。

五、不断明确文化发展的目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明确行动方向,才能激发奋斗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发展目标实现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服务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调整和重大战略转型,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历史使命的科学把握,反映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对文化发展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目标的,而且主要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都提出了培育“四有公民”的重要目标。十二大要求“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②《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9、30页。。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第1176页。。此后“四有公民”被确定下来,其中十四大用的是“四有新人”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2页。。

20世纪90年代后,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愈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国内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问题越发突出,仅提“四有”目标已经显得不够了。

为适应新的形势,从十五大开始,中共中央对文化发展目标不断作出调整。十五大报告在沿用培育“四有公民”提法的同时,强调要“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成就”等。这表明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在原来注重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塑造“四有”公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注重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可以说,从十五大开始,文化建设的目标增加了走出国门、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定位,而且此后的党代会报告不再局限于“四有公民”的表述。

中共十六大报告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在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报告还明确了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40、38、19页。人成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体现了文化发展目标的人本性。

中共十七大报告要求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发展目标上有了更新的提法。一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确认了“文化权益说”。我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于2001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之后,党和政府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较多使用了“文化权益”概念。十七大正式确认这一提法,将之列为文化发展目标之一,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2—33页。。二是首次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强调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软实力与硬实力并举,这是从文化的功能和特征的角度对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进行定位。这一定位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总体进程是一致的,即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由初期的“引进来”为主,发展到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的新阶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文化建设的创新性目标,把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从新的层面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给予肯定。

十七大之后,根据中共中央的一系列部署,我国迅速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先后有20多个省区市都提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目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与此同时,中央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虽然是文明古国和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是文化强国。推进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为此,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也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其中,《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阐述和部署,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第6、7页。《决定》鲜明地回答了文化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体现了中共对文化建设发展目标的理性把握和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的庄严承诺。

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八大报告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进一步部署,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突出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8页。。十八大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无疑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更加有利于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除了以上几方面,新时期党代会报告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也都有不少理论创新,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述及。

六、结 语

由改革开放新时期历次党代会报告及相关决议构成的历史轨迹,清晰地展现了中共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中的理论创新路径可解读为以下三点:

一是整合。系统论认为,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就能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合前人的认知成果得出新的理论观点,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之一。七次党代会报告通过对若干已有观点的整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如中共十五大提出的“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对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整合,成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定位;中共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结,十七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概括,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等等,其内容虽不是在当时的文献中首次提出,但通过整合后形成的理论则无疑是首创。

二是拓展。根据新的实践经验,新时期七次党代会报告对已有的理论观点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对其理论和现实意义进行新的阐发,进而逐步拓展了党的文化理论的内涵。如中共十五大在表述上开始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十七大总结文化战略地位时用三个“越来越”、十七届六中全会用四个“越来越”来概括;第一个精神文明决议提到“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十四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十六大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等等。这些不断延展的表述体现了中共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拓展和理论创新。

三是探索。在总结回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了推动文化建设,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构想,如十五大报告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报告提出“文化力量说”,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权益说”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这些方针政策和构想经过实践的洗礼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逐步上升为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已经明确,特别是中共十八大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猜你喜欢
报告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