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贤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经济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03)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提出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重大命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的全新诠释和科学定位,研究其基本特征,有利于全面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的区域其表现形式也不同。
经典马克思主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状态划分了人类社会的三大形态,即:“人的依赖性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P104“人的依赖性”对应的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物的依赖性”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全面发展”则指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它的第一阶段。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为标准来划分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2]P72社会制度不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活动的结果,并未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人与自然保持着“原始共生”和“人类对自然寄生”的关系。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和谐。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仍旧有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只是局部的、地域性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随着近代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日益发达,规模空前扩大。这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享受,但过分的、不适当的开发利用也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长期以来,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还不能作出科学的预测,曾一度陶醉人类对自然的胜利,自认为人类可以摆脱自然的束缚,主宰地球,认为自然会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长久的无限的支持。但是随着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森林面积的减少、土壤退化的加速、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损耗、酸雨的不断出现等等。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所带来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3]P579-58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就其内容和实质来说,是资本同自然的关系,是资本对自然的占有。对自然力实行垄断,也就是对这种由自然力促成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实行垄断,是一切用蒸汽机进行生产的资本的共同特点。马克思说,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像瀑布和土地,没有价值,但资本家对其疯狂的掠夺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不是产生于资本,而是产生于资本对一种能够被人垄断并且已经被人垄断的自然力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超额利润就转化为地租,也就是说,它落入瀑布的所有者手中。[4]P728因此,形式上表现为人和自然关系恶化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资本同自然关系的恶化,是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必然,是根本制度的结果。
因此,要使人和自然的矛盾真正解决,就必须首先改变由“资本的逻辑”支配的资本主义制度。经典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实现良性自然循环,以新的物质变换形式代替资本主义性质的物质变换形式。“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因为在这样一种社会中,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人们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P926-927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其本性上是反生态的”。由于资本积累的需要,资本家不断地掠夺自然,也不断地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的新陈代谢,这就使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关系产生了“代谢裂缝”。资本积累的环境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和自然条件之间的代谢断裂的结果,这种断裂影响到人类发展的自然条件,从而导致了人类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危机,要克服人类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危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通过革命根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6]P5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和绿色运动联系起来,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绿色思想。“资本主义的生态矛盾使可持续发展、‘绿色’资本主义成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从而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骗局。”[7]P95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指出:“从整体来看,当今第三世界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要少于目前发达国家开始他们现代增长时所拥有的资源。”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也表示过,中国如果按照美国的生活方式生活的话,那么世界将毁灭。这表明,有远见的战略家们已经看到,美国式的高消费,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是灾难性的,是不可持续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基本特征下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对自然认识的深刻自省时代。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因此,人类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应该超越自然的极限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而是应当在尊重自然秉性,顺应自然特点,保护自然环境中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很突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使一个13亿人口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重蹈过去老路肯定行不通。20年前,我国出台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载入党的正式文件中。十六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的要求,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并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针、目标、任务。我们党对自然生态认识的深刻自省,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表明“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8]P120。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自觉时代。近代工业的发展,扩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和规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但过分的、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已经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权、健康权和财产权。每一个人,不管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人,都有追求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权利。生态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重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对群众来说,没有健康,提高生活水平无从谈起。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经济指标上去了人民就能幸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的需要上,却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人民群众无法全面享受应有的发展成果。今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期待着美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必须把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作为环境保护的根本点和出发点,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享有适度的绿色空间。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体现着人性的光辉和对子孙后代生存发展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感。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充分自信时代。小康社会包含了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精神生活与生活环境等指标的要求,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社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推进、和谐发展的目标。“和谐”,乃和睦、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物质多样化的统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生态是事态祥和、心态平和的客观环境。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共同构成的现代文明体系中,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更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直接酿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发因素,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我国要在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环境质量。因此,当今的生态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的问题,它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十八大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两型社会的目标,反映出我们党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充分的自信。
(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获得较好解决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把全世界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崭新时代。然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被认为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三大问题。生态文明是世界新潮流,按理应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毋容置疑,他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在本国或局部地区解决了局部的生态危机问题。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关系都是一种异化的关系。劳动的客观条件和劳动相异化、劳动过程本身异化、劳动结果异化和劳动者异化成为渗透社会生产一切领域的“恶的必然性”。同时,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技术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性产业,输送有害有毒废弃物,并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掠夺,以转嫁与缓和矛盾,许多欠发达国家由此成为西方国家的“污染避风港”,资本主义国家给人类特别是第三世界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生态赤字”和“环境透支”。任何物质生产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而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主义人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体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恩格斯说过:“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这种变革要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9]P251因此,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会自觉承担起改善与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负责精神为建设生态文明国家而作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经济系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地域,从自然资源的形成条件到各种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及其组合都有很大差别,在空间上构成不同类型的资源地域组合。因此,劳动的发展会使物质变换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勾画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表现形式。
(一)经济建设上的绿色发展。发展是兴国之要,当今的发展应是绿色发展,这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形式,主要是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产业化,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我们面临的是稀缺的现实,稀缺就必须节约,稀缺的资源就必须循环利用。因此,我国工业化进程的特征在发展方式上表现出与先进国家或发达地区显著不同。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在印证这样一种客观联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初期,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经济增长将有助于环境的改善。如果遵循“环境库兹尼茨曲线说”所指明的所谓的“发展规律”进行经济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不作为的消极态度,结果可能是不仅不能成功实现发达状态,相反却会出现环境与发展的同步衰退与崩溃。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从保护生态的角度看,只有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保护需要资金,资金是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绕过工业化污染的原始阶段。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当然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行工业化国家的覆辙。发展,尤其是发展制造业可能会存在污染,但污染并不一定会产生结果,关键看如何处置。当前,以生态文明为标志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江西在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中,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旅游和清洁安全的能源等产业基地,将生态工业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工业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工业与传统要素相互结合,从而给传统要素赋予新的内涵,使生态工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产业高级化的进程。
(二)政治建设上的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和目的是人,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更加突出地位,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宜居人居环境的向往;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兼顾,就是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各方面利益关系。近年来,江西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努力“三个统一”:即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强调“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也要把环保作为硬任务”,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是从制度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三)文化建设上的环保理念。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的提升。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一种理性化的观念,外化于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习惯、行为方式等现代生态文化体系。培育全民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基本美德,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应有之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根本举措是培育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软实力”,最终目的是努力把江西建设成生态环境的优势省、生态经济的品牌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省。三年来,先后举办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广袤赣鄱大地,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绿色企业等各种形式的基层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日益增强。
(四)社会建设上的两型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生态的和谐是人与人和谐的基础,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保障,创造一个使人、自然、社会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质的跨越。近年来,江西有6个城市先后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低碳经济发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试点等国家相关改革试点单位名单。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全省生态与经济相互促进的势头趋于明显——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60.05%迅速提升到2012年的63.1%,各设区市建成区绿化率高达48.9%,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上升到80.5%,11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其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经济高度发展,现代生态文化形成并得到发展,生态建设制度与法制健全,城市和乡村环境优美等等。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法〕安德列·高兹.作为政治学的生态学[M].波士顿,1980.
[7]〔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