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教学科研部,江西 井冈山 343600)
关注民生,始终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局部执政的伟大尝试,也开始了服务民众、改善民生的广泛实践。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如何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和赢得群众支持提供了理论指导。
毛泽东中央苏区时期民生观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其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群众是胜利之本。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争取群众的观念,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随时叨念“争取群众”[1]P12。1934年1月27日,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这是我们的两大任务。”[2]P139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而要完成好这个中心任务,“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2]P136。
毛泽东告诫大家: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2]P137
毛泽东还从正反两方面举例佐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切实关心群众的痛痒,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铸就真正的铜墙铁壁。比如,一个时期,汀州市苏维埃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汀州市群众没有柴烧,资本家把盐藏起来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大米缺乏价格又贵,等等,汀州市人民群众遭遇这些实际问题,十分盼望苏维埃政府去帮助他们解决。但是汀州市政府不管不顾。汀州市工农代表会议一百多个代表,发现几次会上都只讨论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完全不理会群众生活困难,后来就不高兴到会了,会议也召集不成了。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等工作也因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难以取得成绩。与此相反,江西兴国县的长冈乡和福建上杭县的才溪乡,扩大红军却多得很,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子每100个人中有80个当红军去了,才溪乡青年壮年男子每100个人中有88个当红军去了;公债销售也很多,长冈乡全乡1500人,销了5400元钱公债;其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获得苏维埃模范乡的光荣称号。原因就在于长冈乡和才溪乡党支部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牢记党的宗旨,身背斗笠,脚穿草鞋,风里来雨里去,长年累月带着马灯和干粮奔波在生产一线,深入人民群众,解决群众的各种生产生活问题。长冈乡红军家属刘长秀,中年丧夫,家有一子二女,土改前无田无房,生活比黄连还苦。土地革命后,家里又是分房又是分地,她整日里笑逐颜开。1931年,由于国民党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长冈乡夏荒缺粮,刘长秀家终日以南瓜野菜充饥。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昌宝了解情况后,立即委派村苏维埃代表主任万必才背了一斗多粮食送到刘长秀家,缓解了刘长秀一家的粮荒,令其极其感动。下乡调查时,谢昌宝发现刘长秀的小孩生疮,就亲自上山采草药,帮助治好了病。长冈乡贫苦农民马荣海的房子失火烧了一间半,谢昌宝知道情况后,立即指示互济会予以帮助,资助了马荣海6吊多钱,还发动群众帮工帮料,三天就帮助马荣海盖好了新房。1932年春荒,长冈乡苏维埃政府又专门组织人到外地去办米供给群众,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1933年11月中旬,毛泽东到长冈乡调查时,正巧遇上刘长秀。她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为此,毛泽东在大会上号召大家:“要学习长冈乡、才溪乡,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的领导者!”[2]P137-138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土地问题。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土地高度集中。1930年,毛泽东通过对中央苏区赣南农村的调查发现,兴国县占人口1%的地主和5%的富农,占有80%的土地,而占人口80%的农民却只拥有20%的土地;寻乌县,占人口8%的地主、富农占有70%的土地,占人口80%的农民仅拥有30%的土地。在闽西,“据龙岩、永定、上杭、连城、长汀、武平六县调查,田地平均百分之八十五在收租阶级手里,农民所有田地平均不过百分之十五。”[3]P108占有土地的地主阶级,以地租为主要形式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土地上收获的农产品,50%至60%被地主以地租形式掠夺,有的地方甚至高达70%至80%。通过对江西62个县的调查,地租率在25%至75%之间,其中28个县为50%至55%,16个县为60%至65%,6个县为70%至75%。闽西各县,地租率最低为60%,长汀为70%,连城南乡高达80%。[4]P359-360长期遭受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迫切希望获得土地。
解决农民民生问题,最根本的就是从地主土豪劣绅手里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根据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1929年5月,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帮助地方党组织建立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革命委员会。6月,邓子恢在龙岩县白土后田领导分田试点,取得经验后在闽西全面推开,出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掀起了土地革命的热潮。到9月份,闽西红色区域内完成了近百万亩土地分配工作,80万农民获得了土地。赣西南土地分配比闽西开展得稍晚,到1929年,仅有东固、延福、桥头等少量红色区域分配了土地。1930年2月,在主持召开陂头联席会议和赣南会议时,毛泽东对赣西南红色区域迟迟不分配土地的错误给予了严厉批评,提出了“一要分,二要快”的要求。会后,赣西南苏区很快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
为了不断完善党的土地政策,推进土地运动,毛泽东深入乡村调查阶级关系和土地情况,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土地问题决议案》,确立了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1933年6月,鉴于中央苏区“尚有广大区域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这些地方的农民群众还没有最广大的发动起来”,“战争动员与文化经济建设都落后在先进区域之后”[5]P447,毛泽东签署颁布了《中央政府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要求“把一切冒称‘中农’、‘贫农’的地主富农完全清查出来,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财产,没收富农的土地及多余的耕牛农具房屋,分配给过去分不够的及尚未分到田的工人贫农中农”[5]P448。8月12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强调:“深入查田运动,才能彻底地消灭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发展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迅速地走入经济建设的战线上来。”[2]P125
随着中央苏区的不断发展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土地分配区域也不断展开。到1933年秋,中央苏区分配土地人口达到450多万。苏区土地运动的广泛有序开展,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实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拥有土地的愿望,不但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也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总结道:“土地革命不但使农民得到土地,而且要使农民发展土地上面的生产力,由于苏维埃的领导与农民劳动热忱的提高,苏区的农业生产在广大的地方是恢复了,有些并且更加发展了。”“在这个基础之上,农民的生活是有了很大的改良。农民摧翻了地主与国民党的剥削,生产结果落在自己的手里,因此现在农民的生活比较国民党时代是至少改良了一倍。农民的大多数,过去一年中有许多时候吃不饱饭,困难的时候有些竟要吃树皮,吃糠秕,现在则一般不但没有饥饿的事,而且生活一年比一年丰足了。过去大多数农民每年很少吃肉的时候,现在吃肉的时候多起来了。过去大多数农民衣服着得很烂,现在一般改良,有些好了一倍,有些竟好了两倍。”[5]P321-322
中央苏区时期,随着国民党部队对苏区的不断“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造成苏区盐、布等生活必需品极为紧缺,苏区军民生活十分困难。发展经济,改善群众生活,成为党和苏维埃政府打破敌人“围剿”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
1933年8月,在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首先是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战争的彻底胜利;为着争取物质上的条件去保障红军的给养和供给;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由此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为着在经济战线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并且教育他们,使战争得着新的群众力量;为着从经济建设去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去巩固工农民主专政,去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为着这一切,就需要进行经济方面的建设工作。”[2]P119毛泽东批评:“以为革命战争的环境不应该进行经济建设的意见,是极端错误的”,原因在于,战争条件下,工农群众对生活不满意,必然影响我们扩大红军、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等积极性。毛泽东强调各级苏维埃政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去扩大红军,把我们的战线开展到几千里路的地方去,使我们的红军毫无顾虑地在将来顺利的条件下去打南昌,打九江,使我们的红军减少自己找给养的这一部分工作,专心一意去打敌人;也才能使我们的广大群众都得到生活上的相当的满足,而更加高兴地去当红军,去做各项革命工作。”[2]P120
1934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经济政策的原则,是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集中经济力量供给战争,同时极力改良民众的生活”,“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2]P130-131,不断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改善群众生活。
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中央苏区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危机。从1933年9月下旬开始,蒋介石集中了50余万军队、五个航空大队,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剿”。伴随隐约传来的枪炮声,伴随瑞金上空敌机的轰鸣声,毛泽东在“二苏大”上却郑重提出:“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2]P138并谆谆告诫大家: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真正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2]P139
苏区广大群众获得土地后,生产积极性高涨,但为了支援前线,苏区百分之八九十的青壮男子都参加了红军,农业生产面临巨大困难。为此,毛泽东提出:“我们在这一方面,应该有进一步的注意和努力。关于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方面的困难问题,如劳动力问题,耕牛问题,肥料问题,种子问题,水利问题等,我们必须用力领导农民求得解决。”[2]P131
毛泽东非常关注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凡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至分田造屋、架桥铺路,小至柴米油盐、生老病死,无不要求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处处关心群众。1933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搬到沙洲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了解到当地居民吃水困难,为了解决困扰沙洲坝老百姓“吃水难”问题,亲自带领当地群众挖了一口水井。从此,沙洲坝人民喝上了干干净净的井水,也更深切地体会到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为老百姓谋利益的真情实意。
关心群众生活,关注民生,必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认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2]P139要采取“每一个工人、农民所喜欢接受的方式”,反对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坑里去”。[2]P124“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2]P140
中央苏区时期,兴国县苏维埃干部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全苏区前列,多次受到苏维埃中央政府、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表扬和毛泽东的称赞,成为苏区学习的模范。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期间,毛泽东亲笔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题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字,予以褒奖,并号召苏区干部要向兴国县学习,要造成“几十个兴国县”,作为我们“巩固的阵地”。毛泽东分析“模范兴国”等苏区典型形成的缘由,认为在于这些地方的苏区干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模范工作者”,他们注意工作方法,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了。他们是认真地在那里进行工作,他们是仔细地在那里解决问题,他们在革命面前是真正负起了责任,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P140
回顾历史,启迪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需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会发生变化,但关注民生,为民谋利益,始终是我们党的宗旨和不懈追求,毛泽东七十多年前在中央苏区形成的民生观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具有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拥戴,历史地形成和确立的。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党执政后,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执政后,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人民利益,人民就在多大程度上拥护和支持我们的党。党能否长期执政,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活动和执政成效的满意度。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顺应群众利益,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才会让身边的人民群众发自内心说“共产党好”,从而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积淀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物质利益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马克思认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宣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共产党之所以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就在于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利益分化日益明显,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利益的实现程度。要有效动员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各项事业,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通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不断提高党和各级政府的威信。
战争年代,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前线上去,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改革发展时期,要赢得广大群众的倾力支持,同样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从“小事之中有大局的高度”去处理群众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好。当前,紧紧抓住并解决好就业、看病、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改善民生工作最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改善民生,首先要准确了解和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各种民生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和决策部门,一定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了解民意,掌握民需,集中民智,凝聚民力,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从而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杜绝“闭门造车”和“拍脑袋”决策。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关注民生,赢得民心,要有为人民谋利益的能力和思路,更要有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真诚态度和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陈奇涵.赣南党的历史[A].回忆中央苏区[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启安编著.共和国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5]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册[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