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
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351100
印象中的“传统图书馆”,一般是指我们传统认知上所熟悉的拥有丰富的纸质图书、安静阅读环境,以编码形式检索,由图书馆员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读者到馆阅读的场所。
九十年代之后业内逐渐出现了诸如传统图书馆走向末路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传统图书馆”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的讨论。而伴随而生的“数字图书馆”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相较于传统图书馆印刷型文献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多,开放和利用受限制,信息传递慢、资源共享困难等缺点,“数字图书馆”以其信息资源丰富、文献密度大、体积小,受时空限制小,信息传递速度快,资源共享性好、利用率高等优点而主导了后起图书馆的建设方向。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发展改革的产物,在先天上满足了建设新型图书馆的条件。
新型医院图书馆应该兼具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双重优势,可以对珍贵的医学典籍进行收藏与提供借阅,同时又具备数字图书馆信息化的优点。
数字化的概念应用于医院图书馆可区别与传统图书馆的典籍收藏模式,传统图书馆是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传播和利用的一种文化机构,传统图书馆的典籍收藏模式与数字化的信息模式有较大区别。传统图书馆的收藏范围很广,其文献以纸质书籍为主,辅于其他载体。由于载体采用纸质,读者借阅次数多后,必然造成破损、残缺的现象,导致此类文献使用、保存期限寿命较短,容易造成较大资源的浪费。而数字化的图书馆讲传统书籍数字化,以电脑、网络等作为载体,具有保存时间长,资源丰富,受时空限制小等优点。
由于传统图书馆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导致读者之间乃至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十分有限,甚至于信息交流都被限制在了馆内,这样将导致信息的使用率低下,资源互补性不足等后果。而网络话的医院图书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将各个图书馆分部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联系起来,拓宽了读者、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势必提高信息和资源的传播与交流,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对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单来说,要从医院的网络环境、硬件设施、数据库资源、图书检索、图书馆管理等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及改造,信息化医院图书馆的优势在于其优质的网络环境,高效的图书检索能力,有效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这样可以突破传统图书馆狭隘的服务模式,阅读模式,信息交流模式等等。
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开拓思维及填补不足,以应付每天层出不穷的新的病征,跟上学术发展的脚步,掌握前沿的医疗科学动态,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医院图书馆兼具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双重优点,则更应该在这些方面高效优质的履行其职能。
医院图书馆首先秉承了传统民间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即服务于读者,在图书馆职能内为读者提供帮助,满足读者对于阅读和获取知识的需求,同时提供足够以及准确的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医院图书馆来说这样服务职能并无根本变化,只是服务对象变成了指向性更加明确的医科专业人员。
在医院的需要履行的职能中有一点明确指出的,即培养合格的医疗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以期推动全民健康的发展。作为医院的信息中心,资源中心,医院图书馆当仁不让的承担起了对于医疗工作人员的教育职能。新进的医疗工作者可以在医院图书馆获得足够的智力支持,填补自身相关知识的不足和学习相关的医疗经验,在学习哥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逐渐成长为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可以说谁主导了相关领域的新信息走向,谁能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或者在驳杂的信息中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谁就可以占领学术的高峰,所以建立新型的医院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牢牢把握住医疗学科的前沿动态,及时的补充进图书馆的信息库,并反馈给医院和医疗工作者,就可能推动医院以及医疗工作者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这同时也有益于医院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每一个机构都应该有一套完善的运作机制来实现它的功能性,相比于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新型医院图书馆的运作就显得更加复杂,由于其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全新的关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概念,所以传统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型医院图书馆的需要。对于新型医院图书馆,由于它兼具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双重特点,所以,发展医院图书馆的数字馆藏就成为了新型医院图书馆的必然要求。通过数字化处理的信息经过刻录,储存等方式进行再处理,通过光盘、磁盘等非纸质的媒介,依靠计算机、打印机、网络等方式把信息完整在现,这样就可以节省储存空间,由于数字化信息的无限拷贝性,这样就可以减少信息损耗,减少资源损失,同时加强信息的流动性与交流,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于新型医院图书馆的传统馆藏部分,应该将书籍信息加入新的数据库中,优化图书的检索方式,同时将其与数字馆藏进行网络化连接,实现信息的互补性,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图书资源的使用,提高效率。
简单来说,优化医院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就是努力完善数字馆藏与传统馆藏的协调运作,网络化两者的联系,同时优化图书检索模式,以便及准确的获得需要的信息。
如果将医院图书馆比作一个运转复杂的大脑,那么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就是大脑的神经中枢,为大脑带动机体运作传递各种信号。所以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图书馆的运作效率和有效性、准确性。在新型医院图书馆中,这里说的管理人员素质不单单停留在传统的对图书的整理,分类,借阅登记,打扫卫生等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医院图书馆应该始终跟上医疗学术信息交流的步伐。而这就需要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具有敏锐的感官,可以牢牢把握住学科内的前沿动态,可以迅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整理出最有利与医院发展和医疗工作者最需要的信息,可以自主选择引进什么书籍、报刊等。只有图书馆管理员具有这样的素质,才能保证医院图书馆更优质的履行为医院和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支持的职能。
时间是宝贵的,哪怕是来到图书馆寻找需要的知识的读者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耗费在“寻找”上。在前文提到新型医院图书馆具有服务职能,既是服务就应该让读者感觉满意,如何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满足,取决于整个服务系统的运作是否优良高效。
高效的服务系统的基础在于快捷迅速准确的图书检索系统,这需要在图书馆建设的同时建立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建立完备的信息化基础,提供优质的网络环境、硬件设施。同时图书管理工作者也要成为服务系统中的一部分,要及时了解读者的需要,为读者提供帮助,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图书馆良好的交互,达到双方共赢的程度,成就高效的服务系统。
总而言之,新型的医院图书馆是同时兼具新时期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的双重特点,建设新型的医院图书馆必将有利于医院及医疗人员的全面发展,为全民健康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1]李顺飞,罗娟.我院信息服务形式的拓展及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杂志,2005,1(1):15.
[2]三级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指南.
[3]梁伟健.论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及协调[J].跨世纪 学术版,2008,3(3)
[4]张慧湘.在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中看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图书馆论坛,2006,8(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