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红,张 翔,李淑萍
(忻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体育认识的反思
任秀红,张 翔,李淑萍
(忻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狭义体育)的认识就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研究从探寻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历史渊源入手,进而对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一认识进行反思,得出该认识是对伟人文章的误读,是对国家有关教育精神的误解,是体育概念层次上的错位,是没有真正理解“真义体育”之真义。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育认识;真义体育
长期以来,体育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现象:国家对国民体质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体质尤为重视,这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有关文件、国家领导人的题辞或言论中,教育方面则是表现在体育课程的指导性文件的变更,即从教学大纲一直到课程标准,都在不断调整中,企图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对学生健康的关注度,然而遗憾的是现实却远远背离了所有的这一切,从几次国民体质调查可以看出学生的体质每况愈下(2010国民体质调查结果: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1]),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究竟如何去看待这种矛盾状况,这即是本文思考的着眼点。
如果要追究学生体质备受关注,然而结果却走向反面的缘由,必须得从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入手:从最早的体育本质的大论争开始到体育界对学生体质的关注,再到新课标实施后体育课程的更名,所有这些都是由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这一问题引起的,具体地说是由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始终与体育的功能、目的等分不开引起的,而体育的功能、目的通常的认识就是增强体质,新课标实施后又换成增进健康,这实际上是对“体育是什么”问题的迷惑,由此,导致学校体育承载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一不堪承受的重任,结果是虽无力承担却不得不肩负。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对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历史与现实存在的理性认识、体育有关概念的梳理中对体育能否承担起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任务进行新思考,同时也希望引起同侪们对“体育是什么”,体育应该承担什么任务的新思考。
1.1体育增强体质认识的历史渊源
对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功能这一认识,追溯其来源有二:其一,最早可能体现在毛泽东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体育之研究》,其中第四部分体育之效的总结语:“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此盖非天命而全乎人力也[2]”, 明显地提出体育的功效在于强筋骨,强筋骨能改变人的体质。此文章对体育的解释在当时以及现代都颇具影响意义。其二,1952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之际,毛主席所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3]” ;此题辞的提出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增强体质的理解,也为体育界学者们从理论上加深对体育增强体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然而人的认识却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体育的认识,历史上曾经有过体育本质的论争,就体育功能的认识,出现了传授技术与增强体质的论争,但最终“不了了之”。
1.2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现实存在
1.2.1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体育课程中的确立。 从毛泽东提出“增强体质”这一认识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其在体育中的确立则是1961年《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纲要,在这些纲要中明确提出“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首先是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出发,来选择和安排教材”,而后1978年《十年制学校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十年制学校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再次提出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4],重申体育增强体质的功能。体育能增进健康这一提法最早仍然是由毛泽东提出,其在1950年6月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针对当时学生的情况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5],而后体育界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精神,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其结果是体育教学大纲淡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课程标准。在这次改革中把体育课程的名称相应地做了一番修改,小学体育课程名称仍然为《体育》;中学体育课程则改称为《体育与健康》,毫无疑问的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确立。
1.2.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教体艺[2002]12号文件中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是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6]。从这个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学生体质的关注度,无论是教育的手段还是学生的毕业条件,都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当然对学生体质的关注还是基于学生体质的下降。诚然,国家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无可厚非,但对体质的增强寄希望于体育则有失偏颇。
2.1对体育增强体质的反思
从体育增强体质的历史渊源追溯中可以看出,增强体质主要是由伟人毛泽东提出的,当然也不排除前苏联的一些相关体育理论的影响,例如:阿什马丽娜的《身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7]》,这只是为体育界证实体育增强体质再次奠定理论基础而已。如果仔细阅读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不难发现,虽然其文章名称为体育之研究,但是全文八个部分中仅前四个是谈体育问题,后四个则是说运动,实际上这已经渗入了两个概念:体育和运动,在其后来的题辞中也再次出现。那么究竟是体育能增强体质,还是运动能增强体质抑或是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如此疑问又陷入了对体育、运动以及体育运动概念混乱中,究竟是哪一个能增强体质,还须从对这几个概念的认识中入手。
2.1.1 有关概念的认识。 虽然伟人的文章及题辞,国家精神是人们对体育意义理解的前提之一,是弄清事情真相的依据,但要确定体育是否能增强体质,当明确与之有关的概念:体育、运动、体育运动。
2.1.1.1 体育一词的来源。说起体育的概念,人们可能自然而然的想到广义、狭义体育,如果对体育概念进行分类,可采用许多标准:按实施场所分为幼儿园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按参与者的职业分为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等[8,9],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这样就会出现多种体育概念,为避免这种状况,只能从“体育”一词的来源中去解释。体育一词不是产自中国,在中国古代虽无体育一词,却有运动养生的思想和实践,这可以说是原始形态或萌芽态的体育[10]。我国使用“体育”一词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日本引入的,而真正把体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的是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真正实施,当时叫“体操课[11]” ,直到1923年,才在《新学制课程标准》这一官方文件中,正式把“体操课”改成“体育课”,在以后几十年的发展中,“体育”一词逐渐取代了“体操”而被广泛使用,而体操则成为体育的具体手段之一[12]。如果追寻“体育”一词的最早来源,则是1760年法国的一些报刊上用体育一词来论述儿童的身体教育问题,这是体育一词的首次出现。1762年,卢梭出版了著名的教育论著《爱弥尔》。他也使用“体育” 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尔身体教育的过程。由于该书激烈地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体育” 一词同时也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可见,“体育” 一词的最初产生是起自于“教育”一词,它最早的含义指教育过程中的—个领域[13]。
2.1.1.2 体育价值、功能的走向与“真义体育”。虽然《爱弥尔》一书中对体育一词的意义有所描述,但却没有确切的定义,中外学者从诸多方面对体育进行了界定,相比较而言,日本学者前川峰雄的定义更接近卢梭使用该词的本义,他对体育下的定义是:“体育是通过可视为手段或媒体的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14]。”
从体育一词来源以及前川峰雄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本意指身体的教育,换句话说,是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显然的符合学校体育的范畴,我国著名学者林笑峰先生也有类似的言论“体育即发展身体的教育,……,增强体质的教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5]”,并称此为“真义体育”。 “体育属于教育,教育是体育的上位概念,……教育的目的就是体育的目的[16]”。
由此可知,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种,自然当与其他的课程一样,主要承担起传承文化,传授技术、知识的任务,而不是单纯的增强体质。然而,为什么最终的体育单纯追求增强体质,而不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这是伟人毛泽东的影响,他在写文章以及题辞时不单单是指体育同时说的是运动,显然地运动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并且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对骨骼肌、呼吸系统、代谢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都有影响,比如长期运动可使肌纤维增粗,线粒体增多;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等[17,18]。在运动生理学书籍以及一些医学书籍中也都有这方面的陈述,并且运用的词就是运动与……,或……与运动,或运动对……的影响,而不是用“体育”一词。最关键的是大凡有点运动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一点,只要稍加运动就会身体发热,强度稍微加大感觉会更明显:流汗、心跳加速,长期运动累积效应就会有增强体质的效果。由于运动长期累积效应的表现就是增强体质(实际上,运动增强体质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适宜的运动才会增强体质,运动不当会有害于体质健康),而体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运动,再加上毛泽东撰文时把两者合在了一起,如此以来,人们就误读了伟人的文章,以为是“体育”增强体质,而不是“运动”增强体质,导致人们一开始就误入体育增强体质的歧途。
可能有人提出异议:“真义体育”即是“增强体质”这不是与本文观点相矛盾吗?其实,不矛盾,首先“真义体育”指出体育的上位概念是教育,这与本文的观点一致;其次,“先生用真义体育的初衷,是区别多本质、多目的的所谓‘大体育[19],’” 而本文则是区别于运动和体育运动(即广义体育),不能说两者观点一致,但非常相似;再次,笔者对“真义体育”即“增强体质”理解为狭义体育追求的方向性目标即长远目标,是指向未来的,也即“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提法[20]”。狭义体育是传授(健身)运动技术,传承(健身)运动文化知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这与林笑峰先生提到的“增强体质的理论与方法,不只教师掌握,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主要教材内容去教会学生终生健身所用[20]。”的观点一致。也就是说,传授(健身)运动技术,传承运动与健身知识的功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狭义体育的达成性目标,也就是短期目标,这些是为“增强体质”的长期目标服务。正如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体育课程一样“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为终生健身打基础的重要途径[21]”,只是在传授运动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了增强体质的运动效应,正如《技术健身教学论》中所言:这运动技术传习虽具有却不追求而虽不追求却必有强化体质(能)之功效。
也许反对者再次提出异议,狭义体育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不等同于体育教学,说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课程是传承文化[22]、传授知识还能令人信服,但学校体育还包括两操一活动、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等,这些工作的任务难道也是传承文化、传授知识?试问一句学校体育中最核心的是什么,当然是体育课,除体育课具有明确的实施办法,有指导性的文件:无论是教学大纲也罢,课程标准也好,还有其他哪个有如此明确规定?更不用说场地、器材设施、教师人员有限,当然不排除学校体育能达到增强体质效果,那就是学校体育纳入高考或中考的考试项目中,但这增强体质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学生走出校园,学校体育的威力即失效,即使从事运动也不能称为体育,充其量叫做体育运动。这从常规说法中也能反映出来:人们通常说出去活动活动或者是运动运动,锻炼锻炼,而不是体育体育,也不排除因为其他的词比“体育”一词出现得早,“先入为主”在起作用,也或者是习惯说法使然。
最后,引用权威言论证明“杨贵仁提出,想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家长和社会的因素。杨贵仁说:‘我们尤其需要家长的支持。很多家长总考虑加强孩子智力的发育,想培养出天才学生,而忽略了体质的发育。没有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仅靠学校的改善是无法将这项工作真正完成的[23]。’”
2.1.2 运动一词的概念。 运动一词,来源于sport的音译,这应该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对于sport的外文来源却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竞技运动,有的则是与广义的体育异曲同工,对于sport的界定有如下几种[24]:
国际体育和体力教育委员会(ICSPE)1964年指出:“Sports是具有游戏特点的身体运动,是以其本身运动或与他人相竞争为形式的体力活动”。
1975年欧洲共同体委员会通过的《欧洲大众sport宪章》,将sport定义为包括竞技运动、野外活动、健身运动在内的广义的身体运动。
《辞海》中运动的第三条注释为“促进身体发展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这大致反映中国人的普遍观念[15]。
2.1.3 体育运动的有关界定。 体育运动的定义有时候往往与体育具有相同的意思,也就是广义上的体育,即体育总概念,对于这一点周西宽主编的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中就提到。
体育及体育运动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25]:
《美国百科全书》“体育运动(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是泛指一切非生产性的体力活动,即从兴趣出发,以竞技为目的和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体力活动。
《苏联百科全书》“体育运动”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是为增进健康,发展人的身体能力,并为适应社会实践需要而利用这些能力的一个社会活动领域。
其他诸如《苏联百科辞典》,国际体育名词学会出版的《体育名词术语》对体育及体育运动的定义从字面来理解,基本上差别不大,实际上都是体育总概念的概述,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
从上面体育一词的来源,运动及体育运动的有关界定就可以看出,本文中所探讨的问题从属于狭义体育的范畴,而运动和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广义体育的范畴,狭义体育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广义体育则涉及到多学科的角度,甚至达到了社会文化的层面,从这一点上来说,把广义体育的功能与价值强硬地套用在狭义体育中显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致使学校体育陷入增强体质欲罢不能的泥淖中也就无可厚非。
2.2对体育增进健康的反思
“健康第一”的思想虽然首先来源于毛泽东,而后体育界重视学生健康是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26],并在课改中为体育课程易名以体现对“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重视,但是这两者都是从教育的角度提出的,而不是纯粹的从体育的角度提出,不是为体育界下任务,而是对教育界的工作起指导作用,这样解释的原因是:毛泽东是给教育部长写信,而不是给中央体委的领导写信。同样中共中央国务院精神首先提到的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接下来才是对体育工作方面的要求。同时影响健康的因素非常多,如遗传、自然环境、营养、生活习惯、药物以及运动等因素,另外,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也是影响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27]。体育(确切地说是长期运动)能增进健康,只是其中微小的一方面,体育不能独揽增进健康的任务就如同品德课程不能独自承担道德教育一样,显然思品课也没有把德育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样的道理是显而易见,毕竟关乎健康的因素太多,如果单由体育去承担就有点势单力薄了,其他各界呢,营养、环境、卫生又该提出如何方法与措施呢?
由此可见,体育界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本没有错,但是绝不能把其作为学校体育的终极目标或任务来实现,这原本是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学校体育仅仅起到在传承文化技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向终极目标努力。
2.3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反思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其中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6],可以说这里面体育界能做的就是与身体素质有关技术动作的传授、讲解,因为体育对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影响很小。
国家对实施办法的规定是整个学校包括教务处(科)、体育教研部(体育组)、校医院等各个部门或人员的协调配合[6],显然其中体育教研部(体育组)承担的是就是与身体素质有关的技术动作的传授与讲解以及对测试成绩评定、汇总,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则是各方共同承担,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独自由体育教研部(体育组)承担,并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颁布时间又恰恰在基础课程改革之后,也就是体育课程易名之后,这再次给人造成了体育要承担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重任的假象。
体育,从其来源上说是Physical Education,是对身体的教育,其范围仅仅是通常所理解的狭义体育——学校体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从属于教育,应与其他课程一样,承担起传承文化,传授知识的任务。但是由于对伟人文章的误读,对国家精神的误解,体育概念本身层次上的错位(狭义体育不能承揽广义体育的责任)以及对“真义体育”之真义认识不清,导致了体育界现在面临的虽无力承担,结果却不得不肩负的重任——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同样反方向思考一下:如果不是认识的错误,从伟人提出到现在教育部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今小学体育增到每周三、四节课,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体质应该是越来越好,然而结果却是相反,越来越差,这并不是多增加几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政策法规能解决的问题,当然如果学校体育真正能做到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且有适宜的运动量,那结果会不一样,会真正起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如果把体育纳入中考或高考中结果也会不一样,所有这些都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有一定的训练或锻炼的成分在里面,实际上就是运动或者称为体育运动,也因为只有长期坚持运动,才会显露运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诚然体育过程是通过运动来体现,但是运动不等同于体育,只有正确理解国家精神,只有对伟人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文章、林笑峰老先生的《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及其他真义文章仔细研读、认真思考,才能把握体育“增强体质”的真义,才能使体育回归本元,肩负起其应有的责任。
[1] 曹宇晨,姬烨,等.2010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在京公布[OL]. http:// www.gov.cn/jrzg/ 2011-09/02/content-1939212.htm.
[2] 孙海林.毛泽东早期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212.
[3] 傅砚农.中国体育通史 第五卷(1949-1979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9.
[4]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世纪中国中小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汇编——体育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5,520,91,554.
[5]周学荣.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4,6.
[7]王水泉,辛志友,李海燕.辨析“体质教育论”[J].体育与科学,2009(3):98.
[8]杨文轩,陈琦.体育概念的逻辑学问题[J].体育学刊,1995(1):45.
[9]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10]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36.
[11]杨文轩.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1(5):1.
[12]唐宏贵.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41.
[13]赵立.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2-13.
[14]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29.
[15]林笑峰.“真义体育”之真义——兼答熊晓正同志质疑[J].体育学刊,1996(6):6,8.
[16]林笑峰.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J].教育科学研究,1990(1):11.
[17]李永安.康复医学基础与临床[BD]. 超星数字图书馆,2000:46-49.
[18]曹志发.新编运动生理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19]陈琦.林笑峰体育思想述评[J].体育学刊,2011(6):2.
[20] 林笑峰.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J].体育学刊,1996(2):33,34.
[21]杨文轩,陈琦.全民健身与体育课程建设[J].体育学刊,1995(2):1.
[22]贾齐,钟远金.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J].体育学刊,2005(3):6.
[23]单磊,姬烨.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结果解读[OL]. http:// www.gov.cn/jrzg/2011-09/02/content-1939212.htm.
[24]席玉宝.从体育的历史沿革和结构及整体性谈体育的概念与分类——兼评“竞技不是体育”、“竞技与体育分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
[25]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0-31.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27]贾齐.健康与体育关系之我见[J].体育与科学,2001(1):55.
NtrospectionofPECognition
Ren Xiu-hong,Zhang Xiang, Li Shu-ping
(PE Department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Xinzhou 034000, China)
The function of PE is to improve youths' constitution, strengthen their health which is people's view on PE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origin, the author rethink profoundly the introspection of PE cognition of improving constitution and strengthening health, then drew a conclusion: peoples' view on PE cognition was result of misreading the article of Chairman Mao, misunderstanding Nations' Education Spirit, misplacing the gradation of PE conception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true mea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mproving constitution; strengthening health; PE cognition;the true meaning of PE
1004-3624(2013)03-0038-04
G80-05
A
2013-03-14
任秀红(1975-),女,山东昌乐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