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评介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面向国家创新发展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成为重要的核心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胡昌平教授作为我国情报学最具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之一,面对国家创新发展对知识信息服务体制转型与体系建设所提出的现实要求,立足于我国知识信息服务行业发展动态,对面向国家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版了《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这部代表性专著。该著作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机制出发,分析自主创新信息需求,研究知识信息服务的体制变革和行业规划;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导向,从知识信息服务业务组织、信息技术发展、信息资源利用和服务业务推进各个层面,研究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确立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政策、法律架构与服务规范,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形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机构改革与知识信息服务体系优化方案。《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的出版,对推动面向国家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理论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情报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前沿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专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观点新颖、条理清晰、数据翔实,体现了作者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动态发展的学术视野和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归纳起来,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以资本、劳力为支撑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向以知识信息为依托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知识信息资源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保障作用,由此对面向国家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进行服务技术的更新和业务拓展,而且要从国家体制变革出发,建立与创新型国家制度相适应的知识信息服务理论体系,指导服务实践。围绕这一热点问题,近5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展开了相关研究,在知识信息服务组织、国家协调管理与信息服务创新等领域取得新进展,然而,其研究,一是处于分散状态,往往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或者强调其中的某一方面,没有考虑到知识信息服务提供方的多元性和社会体制的完善;二是缺乏对国家自主创新信息机制和以自主创新需求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组织理论研究,未能揭示知识信息服务的转型发展规律。胡昌平教授立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创新型国家制度出发,对现代信息环境下面向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和实现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化并拓展了传统信息服务理论。该书认为,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一是研究知识信息服务体制变革,二是研究基于新的服务体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保障的全面实现。其目的在于从国家创新需求出发,在现代信息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构建与国际相融的、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信息服务行业体制和面向自主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著作紧密围绕这一核心理论,将基于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创新和面向创新主体的信息服务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揭示创新发展的信息机制,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与制度创新出发,以政府、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和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寻求基于国家创新发展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理论,为面向国家创新的知识信息服务理论体系构建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基于信息化的国家创新发展中,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支撑国家自主创新和科技、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先导行业。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我国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尚缺少对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知识信息服务的社会定位和技术实现的全方位规划。《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一书立足于我国国家创新发展机制变革和创新型国家制度下的知识信息需求,从我国国情出发,将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分析了知识信息服务转型发展和体系重构问题,按协同发展理论构建了知识信息服务体系模型;在科学定位基础上,从制度、体制、体系层面进行总体规划,围绕资源组织、系统构建、机构改革、服务实现、服务评价各个层面进行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设计,推动了知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全程化、高效化发展。其中,在需求导向的信息资源组织中,提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组织理论模型;在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集成系统构建中,从知识创新价值链关系出发,提出了跨系统协同服务实现方案;在知识信息服务机构改革中,立足于创新型国家构建中的行业关系演化,确立了国家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信息服务行业重组框架;在知识信息服务评价中,根据服务对象、服务流程、服务基础和服务效果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服务绩效的综合评价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该著作既强调理论研究导向性和基础性,又强调案例和实证的示范性,注重实践应用,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面向实际问题的实践探索中,作者从组织机构变革、信息技术发展、信息资源开发、服务平台建设和实施保证角度展开研究;强调信息化环境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自主创新的需求导向,提出了国家、区域、行业、系统和机构层面的服务拓展方式与对策,将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置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条件下,进行实现研究。基于此,书中的相关章节包含多方面统计数据的分析和理论应用,突出了相关实证,如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知识信息需求结构分析、知识信息服务重组中的机构合作、信息资源配置的社会化体系构建、知识信息集成服务中的区域性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以及知识信息服务业务拓展等。同时,还安排了专门章节进行知识信息服务机构改革与发展案例分析。因此,《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研究》并不完全是一本理论专著,还是胡昌平教授及其项目团队长期以来在知识信息服务领域实践应用的成果结晶。其主要应用包括:在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了国家创新发展中“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推进;在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建设中,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项目组所提出的面向区域创新发展的社会化信息资源组织与跨系统协同服务建设方案,已应用于行业信息资源系统重构之中。
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也是情报学的前沿课题。情报学研究知识信息的组织、表达、检索与利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化环境和国家创新发展的实践。显然,该著作以知识信息服务研究为核心,体现了情报学研究内容的深化与拓展。在情报学和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作者紧密结合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引导下,立足于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的知识信息需求,对知识信息服务的社会定位、支撑构架、行业建设、机构创新和服务评价展开深入研究,突破与拓展了传统信息服务理论。在实证基础上的理论提升,对于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环境和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知识信息服务为特征的现代情报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陈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