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做法与成效

2013-01-28 04:14范彦淳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2期
关键词:坡耕地管护工程

范彦淳

(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河南 郑州 450003)

河南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km2,其中山丘区占到47.4%,全省水土流失面积6.06万km2,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0%以上。坡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低,在产生水土流失的同时,更是严重制约了山丘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坡耕地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而且可以提高坡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山丘区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对于我省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工程建设成效

坡耕地既是山丘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用地,又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地。截至2010年年底,河南省共有坡耕地881016 hm2,分布在全省山丘区的13个市和4个省直管试点县,共77个县(市、区)。河南省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特别是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安排商城、陕县等7个坡耕地面积较大的县启动实施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共投资1.2亿元,累计完成坡改梯5180hm2,配套建设提灌站6座、蓄水池113座、塘堰108座、沉沙池677座、排灌沟渠84.12km、生产道路64.59km,年减少土壤流失量21.76万t,年增加水源涵蓄能力486.49万m3,形成千亩以上(15亩 =1 hm2)坡改梯治理片33片、万亩以上(15亩=1 hm2)坡改梯治理片3片,受益人口136936人,人均增加基本农田0.246 hm2,每年增加经济收入3505.03万元、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643.16万kg。经过综合治理,全省山丘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1)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陕县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控制率达到45%以上,水土保持措施年蓄水54万m3、保土4.7万t。据调查,2012年二仙坡片区坡改梯工程种植玉米253 hm2(产值150万元)、冬小麦133 hm2(产值65万元),还栽种苹果33 hm2;计划2013年增加苹果栽种面积66 hm2,到2015年达到333 hm2。西张村镇反上片区2012年种植萝卜23 hm2、玉米338 hm2,共收获萝卜75万kg、玉米153万kg,总产值342万元;计划2013年扩大秋田蔬菜种植面积,以西红柿、白萝卜为主,发展秋田蔬菜种植200hm2,种植玉米和冬小麦161 hm2,预计到2015年产值将达到1500万元。菜园片区2012年种植西红柿18 hm2、马铃薯12 hm2、烟叶100hm2、玉米和冬小麦217 hm2,总产值870万元;计划2013年发展烟叶种植200hm2,玉米和冬小麦127 hm2,预计到2015年产值将达到1700万元。上述措施的实施,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致富示范。

(2)通过2011、2012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义市项目区新增梯田1380hm2,建成提灌站3座,新增灌溉面积233 hm2,年增产粮食306万kg,年人均增产粮食180kg,年增加蓄水能力110.4万m3,年减蚀拦沙4.84万t。项目区每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67万元,人均直接增收110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83.9万元。

(3)通过2010年的综合治理,商城县项目区包括安置移民在内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人均新增基本农田0.03 hm2,年新增保灌农田面积123 hm2,仅新增基本农田及保灌面积两项年均增产粮食74.56万kg,年人均增产粮食40kg,年增加蓄水量72.2万m3,年减蚀拦沙1.68万t。项目区每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004.5万元,人均直接增收533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95.5万元。

2 主要做法与经验

2.1 专项调查,科学规划

随着坡耕地资源利用的多元化,坡耕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做到科学有效的治理,首先要查清全省的坡耕地资源并对其数量和质量进行系统评价,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确定不同质量坡耕地的利用方向和治理措施。2011年4月,河南省水利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坡耕地基本情况专项调查的通知》(豫水保[2011]27号),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制定了《坡耕地专项调查工作大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坡耕地专项调查工作。对正在耕种或撂荒的坡耕地以及已经改造为水平梯田,但由于治理标准低、自然或人为损坏等原因已失去梯田功能的土地的面积、分布情况、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情况等进行专项调查和评价。通过调查,摸清了全省坡耕地现状,并按照不同区域总结水土保持经验、分析存在问题,为全省坡耕地整治专项规划的编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为坡耕地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2.2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全省高度重视坡耕地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各项目县层层建立组织,县、镇、村逐级落实责任。例如,巩义市政府成立了巩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由市水务局和项目所在镇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工程建设管理;项目所在镇成立了由镇长牵头,分管副职、包村干部、村干部为成员的项目建设指挥部,涉及的行政村分别成立了以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为指挥长、村民小组为成员的村组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施工组织协调。通过逐级建立目标责任制,定员定岗,责任到人,市建管局人员包片,项目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深入施工现场督查质量进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高效的组织保障。

2.3 创新机制,规范管理

为保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顺利实施并长期发挥效益,根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全省各试点县均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例如,巩义市在实施治理试点工程的过程中,为了不影响群众冬季耕种,必须在收秋与种麦之间25 d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坡耕地坡面整修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量大、涉及范围广的情况下,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市建管局依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根据水土保持项目特点,水土保持工程可直接组织受益群众或选择专业化的项目建设单位实施”的规定,积极向市政府汇报,市政府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工程施工方案,即主体工程中的坡耕地改造、田间道路、排水沟工程建设由建管局以邀标方式选择有坡改梯施工经验、信誉良好的专业化施工单位施工;田间灌溉工程因时间充裕,则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灵活的招标方式保证了坡耕地改造工程顺利开工,及时完成了坡耕地坡面整修工程,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冬耕。

2.4 强化监管,严把质量

为确保工程质量,全省各项目县严格执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例如,商城县详细制定了工程建设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并采取监理旁站、质检单位抽检和施工单位自检相结合的施工模式,在施工中建设方无条件地接受质量监督单位和质量检测单位的监督和检测;市建管局抽调工程技术人员分驻各个标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质量督导;对于工程中的主要经济林苗木,采用县林业部门推荐、业主监督、中标方自己采购的办法进行,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

2.5 注重管护,确保效益

为了保证治理效益能持久发挥,全省各项目县都特别重视建后管护工作。例如,商城县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对已治理的工程统一设置标志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档案资料,强化管理措施,杜绝前治后毁现象,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第二,对集中连片的坡改梯工程,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承包等方式,由善经营、会管理的大户进行承包经营,如项目工程Ⅱ区的坡改梯工程,由外来大户承包57 hm2种植桔梗等中药材,既解决了工程后期管理问题又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第三,对小型水保工程全部实行承包制,11座大塘、3座提灌站都承包到户,村委会与承包户签订承包协议,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建立管护制度、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加强后期管护,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第四,探索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路子,成立农民经济合作社,对大面积土地采取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对土地进行流转,农民参与土地分成,既解放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又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第五,对零散的治理工程,由所在村组成立管护小组承担管理任务,并落实管护责任。

2.6 整合资金、打造精品

卫辉市唐庄镇在有多年治山治水的实践经验的乡镇党委书记吴金印的带领下,镇、村组织机构健全,各施工队技术力量雄厚、机械设备齐全,广大干部群众对坡耕地改造的积极性高。唐庄镇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土整治、小农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水保搭基础,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突出重点,连片治理,整体推进,最大限度地改善了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提升了治理效果。

2012年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唐庄镇按照“近村、近水、就缓、就低”的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整体推进,以实施区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梯田建设为重点,坡面水系及田间道路等措施相配套,组织15支专业施工队500多人,动用铲车、装载机、挖掘机、汽车等各种机械120多台(辆),采取“筑坝、闸沟、填土、造地,坡改梯、地穿衣、山穿甲、地修唇”,治沟、治坡、治山同步进行,确保“改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截至目前,唐庄镇项目区共实施坡改梯501.49 hm2,复修梯田38.51 hm2,修建蓄水池30座、沉沙池72座、截排水沟30km,新修田间道路23.1km,栽植护埂植物33.1万株,较好地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3 思考和建议

3.1 配备水源工程有助于保证效益发挥

河南省属北方土石山区,从粮食生产的角度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之需要,除了维持和提高平肥地的生产力外,开发利用坡耕地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因为从目前的农业科技水平来看,平肥地的生产潜力已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但坡耕地仍有较大的生产潜力,通过加强治理、增加投入和科学开发,实现部分坡耕地土地质量升级是极有可能的。因此,坡耕地是今后一段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科学治理和开发利用坡耕地是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战略措施。从试点情况来看,由于试点工程单位面积投资有限,大部分区域都没有配备水源工程,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水平梯田的效益,解决水源问题肯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有助于夯实发展基础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是实现山丘区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是彻底改变山丘区面貌、再造秀美山川的长期工程,需要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的思路,紧紧围绕生态改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发展目标,注重科学规划、整合配套、规范建设,尤其是要注重特色产业培植,才能保证治得好、保得住,从而取得预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3.3 规模开发、集约经营有助于解决好管护问题

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效益是目的。要想充分发挥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必须把工程后期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断探索管理模式。按照“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单位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取得使用权和管护权,变分散管护为集中管护,解决后期管护问题,使治理工程能持续发挥效益。

猜你喜欢
坡耕地管护工程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子午工程
工程
资阳市雁江区:防治并重 建管结合 创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