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磊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教育部在全国各省高校设立了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统管、制度研究、工作创新探索等,各地高校也已经初步形成了“科学化机制、职业化培养、专业化发展”的队伍建设发展思路,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但各高校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和文件精神的学习阶段,对辅导员队伍科学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的可行性措施还不够,还没有研究者对三者结合进行过探索。因此,本文从实现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体系建构上出发,站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角度进行分析,基于现有国家政策支持,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三化”建构体系。
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为升重点大学或本科大学,学校盲目扩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增加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在没有后继力量的情况下,使辅导员工作出现短接、拖后,形成巨大工作压力,量变最终达到了质变,形成恶性循环。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项体制机制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各高校一直在注重教学工作,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限于管理和落实工作基础上,对辅导员的培养机制不够健全,没有专门款项,对辅导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培养,多数辅导员对当前学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知之甚少,以致于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只是在思想上给予指导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辅导员迫于形势的压力,为了评职或者是调转岗,忙于考研和考博的进程,所以在辅导员有限的时间里,就会对工作弱化,同时,也加大了辅导员的流动性,辅导员不能保证足够的工作时间。
高校针对于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素养和职业特征,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方式和管理模式,成立特定的辅导员管理考核办公室,构建一系列符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和科学性的职业规划,不断激励辅导员队伍勇于进取和主动学习。
学校针对招生计划,要拟定较为科学的招聘辅导员计划,形成不同年龄老中青三代辅导员、不同专业机构、师生比例合理的阶梯式队伍;辅导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工作,也不要超出个人能力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探求、研究辅导员队伍工作内在的、固有的规律,进而提出辅导员队伍科学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理论方法和实现途径,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检验,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良好态势,不盲谈科学。
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研修和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在每个辅导员上岗前不仅要进行专业培训,而且要有专职优秀辅导员从旁指导,这是保证辅导员迅速进入角色和快速提升辅导员素质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高校要严把入口关,加强对辅导员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采用“成熟一个使用一个,考核一个上岗一个”的原则,有力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
第一,根据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把岗前培训进行单列,侧重对学生工作态度、心理健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制定出有效的培训方案,促使准辅导员进一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巧,深层次挖掘准辅导员自身的创新优势。
第二,在进行深层次、时代典型案例分析时,应积极鼓励老辅导员一起进行培训,了解当代大学生易犯错误和心理变化趋势,加强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探析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策略,致力于提升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技能。
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辅导员必须有一支专业化队伍担任技术指导,在理论研究中,高校辅导员应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生思想历史发展规律,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语言行为艺术教育的丰富经验,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实时应变和政治教育的定位能力,能独立进行调查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应精通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更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成为专家学者,并最终建立一个“学习、创新、实践、研究”循环的辅导员专业化队伍,认识到它的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队伍把科学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完善理论,把握历史机遇,积极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构建科学把握辅导员队伍机构制度建设,力争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能力上水平,促进广大辅导员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行家。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黄靖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新论[J].中国高等教育,2007(2):52-56.
[3]王明磊.浅析在艺术实践中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J].金田,2012(10):368.